春节假期间读完了福楼拜的成名作,也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这本书一举奠定了作者的文学声誉和在文学上的地位。
小说讲述了19世纪中的法国,一个农村普通女孩艾玛,因为受了贵族教育,追求爱情、浪漫和优雅,为了维持心中浪漫的爱情和优雅的生活,被诱骗出轨、借高利贷,最终因无力偿还高利贷而破产,并绝望服毒自杀的故事。
虽然这本书写于1856-1857年,但是放在今天,包法利夫妇的悲剧依然对婚姻有着极强的警示作用。

结婚前,艾玛是坚信自己爱夏尔·包法利的。
结婚后,她兴致勃勃地改变房屋摆设,换上新墙纸,把楼梯粉刷一遍,重新布置花园,坐马车出去兜风,黄昏下漫步,给夏尔画素描,弹钢琴,看书,帮丈夫催收账款,做美食……
夏尔呢,自由自在,因为娶到美丽的艾玛沉醉在满心欢喜中,离开时给她飞吻,走到半路想起他会掉头回家,突然从后背一个热吻……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艾玛不禁对平淡的婚姻产生疑问:“难道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爱情?”
夏尔呆板乏味、没有主见、不思进取、庸俗平凡,但是他爱她!只是爱她!喜欢她素描,喜欢听她弹琴,喜欢她的美丽,喜欢她的贤惠,每天半夜出诊回来完完全全讲述自己白天的经历。
他却从不关注艾玛的内心,不为他们的未来筹谋,无法在精神上为艾玛的迷茫和困惑排忧解难。
伊能静曾在自己的书中写给庾澄庆说:“你不读我的字,不看我的表演,你不在乎我的荣耀,你只是爱我,却不理会我灵魂的出口。”
这段话放在包法利夫妇的婚姻中也同样适用。
她想要苹果(比如她想要夏尔知识渊博、医术精湛),可是他却只给她梨(比如他只给了体贴、分享每天自己出诊的琐事见闻)。
爱一个人最对的方式是:以他/她想要的方式去爱他/她。
02 自我成长才是婚姻的法宝艾玛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丈夫呢?英俊、有头脑、有地位、引人注意。
夏尔却只是无条件对她好,爱她做的一切琐事。
艾玛想要的东西,即使后期他们家的经济已经捉襟见肘,他还是会竭尽所能满足她,她想骑马就给她买,想去报钢琴课,就鼓励她去报。
婚姻里,只是一味地讨好对方,倒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
六十册的医学大字典,夏尔几乎没有翻开过;给自己征订的《医学精粹》刊物,晚饭后翻上一两页就犯困;被同行贬低,只是感动于艾玛帮他痛斥那位同行,却不想怎么提升医术,挽回尊严;对治疗坡脚的手术没有任何经验,在别人的怂恿下就做,最终导致病人截肢……
艾玛也是,整天沉溺于爱情的幻想,想要幸福、浪漫、名利,却把这些都寄托在夏尔身上,自己被当时社会所谓的浪漫读物毒害,看不清爱情的本质、婚姻的真相。
《知否》中明兰说:“凡事最好也不要太指望人,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实在要指望,也不能太多、太深,指望越多,难免会有些失望,失望一多就生怨怼,怨怼一生仇恨就起,这日子就难过了。”
同样处于女性无法外出工作的旧时代,明兰嫁给谁都会幸福,而艾玛嫁给谁都会是悲剧。
爱人先爱己,与其讨好对方、指望对方,不如把时间放在自我提升上,强大自己的内核。
03 家庭的第一核心是经济艾玛被情场老手罗多夫的甜言蜜语诱骗出轨。
为了维护自己奢靡的生活,以及给情夫买礼物,她又被商人勒合诱骗签下了借据。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体会到签字即可消费购买的快感,艾玛便像赌徒一样难以自制自己的物欲,她只顾偷情,完全不关注家里的经济状况和自己在勒合那的账单。
夏尔更是离谱,一切听艾玛的,对家庭财政情况一无所知,甚至艾玛重病期间,也被奸商勒合强塞了很多不属于艾玛买的东西,也签下了借据。
真是对这对夫妇恨铁不成钢!
隔着一百多年,透过纸张,我都能感觉到这个家庭的财政状况摇摇欲坠,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的时候,艾玛还在用贷款买华丽的地毯、漂亮的衣服,还在主动向奸商贷款,对因到期还不起贷款而收到的传票束之高阁。
先谋生再谋爱,家庭的第一核心是经济啊!
最终,在法院查封了他们家以后,艾玛向两任情人借钱无果,绝望中服毒自杀。
包法利先生悲痛欲绝,送走艾玛后,依然被债主、家产被法院查封,在最后得知艾玛出轨的真相后,贫困和打击之下也离开了人世,只留下可怜的孤女,在人世间颠沛流离。
曾有人问过福楼拜,谁是包法利夫人的原型。福楼拜回答:“包法利夫人就是我自己啊。”
人人都笑艾玛,可是人人都可以在艾玛的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一些自己的身影:对爱情的幻想、对物质堆砌的浪漫和优雅的向往。
人人都笑她,人人都是她。
所以这本诞生于一百多年前的小说,直至今天,其中的悲剧,仍值得当下的年轻人警惕。
强烈建议每个人都去读一读这本书,早点认清婚姻的真相,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家庭和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