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铅华洗尽。当步履渐缓,鬓染微霜,热闹过的心便开始渴望一隅宁静。而对中国人来说,这份渴望,往往具象为一个院落。
一方院子,是丈量岁月的量尺,盛着山水情怀,也藏着暮年的慰藉。老了,若有一个院子,那该有多好!

一方天地,四时景异
有院子,便有了自己的方寸天地。 不必雕梁画栋,青砖黛瓦,石板小径,足矣。
春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墙角新绿,阶前嫩苔,撒几粒种子,看它破土,是无声的欢喜。
夏天,“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葡萄藤下,竹椅一张,凉风习习,蝉鸣悠悠,日子也慢了。

秋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果实挂枝头,桂香满院飘飘,收获的不仅仅是瓜果,还有一份从容。
冬临,“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雪覆瓦,天地俱寂,炉火暖茶,静看雪落,心中自有乾坤。
这方小院,是自然的微缩,四时流转,尽在眼前,心自得一方安宁与清朗。

半榻清风,茶香书韵
老了,精力不比从前,心却愈发安稳。院子,正是那方理想的心安之处。
清晨,闻鸟鸣而醒,于院中舒展筋骨,扫一地落叶,仿佛也拂去了心头尘埃。午后,偷得浮生半日闲,泡一壶清茶,捧一卷闲书。

看茶叶浮沉,闻墨香氤氲,或静坐廊下,观云卷云舒,任光阴轻缓流淌。偶有老友来访,对坐石桌,品茗对弈,或闲敲棋子落灯花,一笑一语间,皆是岁月的温柔回响。
院中生活,是一场与时光的和解。日子慢下来,才见得生活深处的清欢。一杯茶,一阵风,皆藏着人间的美意。

篱边温情,邻里守望
院子,不仅关乎独处,也承载着温情。
若有儿孙绕膝,院子就是他们的乐园,嬉戏玩闹,笑语盈盈,是天伦之乐最热闹的画面。 夏夜,一家人围坐纳凉,数星望月,闲话家常,耳旁传来童声“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朴素而温馨。

院墙隔着喧嚣,却隔不断人情味。隔壁飘来的饭菜香,墙头递过的新鲜菜蔬,清晨简单的问候语,都是“远亲不如近邻”的真实写照。几位老街坊,倚门闲聊,晒着太阳,这份陪伴,最是难得。
院子里的烟火气,让晚年生活重新扎根,踏实而温暖。

草木之心,闲情雅趣
中国人的骨子里,总有一份对草木的深情,对“诗意栖居”的向往。院子,恰是这份情怀的落脚处。
几竿修竹,数丛兰草,一棵老树,便能铺陈出“禅房花木深”的意境。看竹影婆娑,听雨打芭蕉,闻幽兰芬芳,似置身画中。

闲来侍弄花草,修枝剪叶,体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禅意。或学古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这份闲情逸致、化作精神的滋养。
这份闲情,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内心的清宁和智慧的生长,让老去的时光,在安稳之外,更添几分风雅与诗意。

老了,有一个院子,不为繁华,只求安稳。篱落疏疏,草木葱茏,便是天地间最好的归宿,也是对余生最好的交代。
- End -
来源|黛青,图片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