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小看曹爽这个人,不信,请看他是如何把司马懿压制十年的

采蓝说历史 2023-11-22 07:31:08

曹爽这个人,其实很多人都小看了他。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最后在高平陵政变中被司马懿反杀了。但其实,这个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别的不说,搞政治斗争的能力和水平还是相当在线的。

史书上说:(曹爽)少以宗室谨重,明帝在东宫,甚亲爱之。这个人从小就能深得魏明帝曹叡的器重和信任,绝对简单不到哪里去。

曹叡自幼就能得到曹叡的欢心,说明他很擅长跟老板打交道;又能和曹魏那些老臣处理好关系,说明他也善于跟同事打交道;最后还能长时间压制司马懿,说明他跟对手博弈也是一把好手。

总而言之,曹爽一个玩权力游戏玩得相当有章法的人,只不过运气不太好,遇到的对手是一个神级演员。讲白了,还是命不好,跟能力关系不大。可以这么说,如果单从能力方面来讲,曹爽算是老曹家第三代人中的佼佼者了。

曹爽是怎么压制司马懿的?

公元239年,曹叡去世,曹芳继位,曹爽和司马懿二人共同辅政。但鉴于曹爽的宗室身份,自然是当仁不让的第一辅政大臣。

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及晏等进用,咸共推戴,说爽以权重不宜委之于人

曹芳刚继位时,曹爽就立马进入了角色。刚开始,他对元老司马懿很是尊重,甚至执之父礼。但是,时间一长,他的亲信班子成员何晏等人就劝他,说不能和外人分享权力。

慢慢地,曹爽也就上心又上头了,开始玩套路了。他先是把司马懿抬到了大司马这个位置上,然后又以大司马这个岗位太不吉利了,之前几任大司马都累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再度把司马懿抬成太傅。

爽欲使尚书奏事先由己,乃言于天子,徙帝为大司马;朝议以为前后大司马累薨于位,乃以帝为太傅。

这是啥搞法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升暗降,给你至高的名声和地位,但削弱了你的实权。太傅级别是特别高,但那一般都是虚职,不大适合参与具体工作。就此一招,曹爽就把司马懿挤出了尚书台,然后把政事大权一手抓了。

丁谧画策,使爽白天子,发诏转宣王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先来由己,得制其轻重也

尽管曹爽已经开始挤兑司马懿,但是并没有动司马懿的军权。不是曹爽不想动,而是他知道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得慢慢来,司马懿在军中的根基太深、威望太高,不能操之过急。

太尉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东灭公孙渊,功盖海内···其以太尉为太傅,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如故

为了稳住司马懿,在剥夺司马懿的政权后,曹爽随后又给了司马家一些养老政策:入殿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萧何故事;以及一系列家属善后政策:嫁娶丧葬取给于官,以世子司马师为散骑常侍,子弟三人为列侯,四人为骑都尉。

司马懿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无声地表示抗拒,坚决不让子弟接受曹爽的封赐。

帝固让子弟官不受

241年五月,孙权四路伐魏,司马懿以63岁高龄主动申请主持了对吴的作战。司马懿为啥要这么干呢?一是想暂时脱离压抑的朝廷氛围,通过对外立功来重新树立自己的政治旗帜;二是牢牢抓住自己“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如故”的军权。

结果,司马懿这一仗再次干得很漂亮,直接吓跑了东吴军队,还追杀了吴军一万多人,缴获了一大堆军用物资。

于是休战士,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吴军夜遁走,追至三州口,斩获万余人,收其舟船军资而还

曹魏朝廷再次使劲封赏司马懿和司马家,司马懿的个人封邑达到了恐怖的万户,子弟十一人皆为列侯。

但越是如此,司马懿越是低调和小心,对谁都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即便对方官阶比自己低,他都下拜行礼。

帝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以太常常林乡邑旧齿,见之每拜

而且,司马懿还反复告诫家族子弟:一定要低调!

恒戒子弟曰:盛满者道家之所忌,四时犹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损之又损之,庶可以免乎?

随后,司马懿继续发扬老黄牛精神,与自己提拔的邓艾在淮南、淮北搞军屯,兴建水利搞建设,咱兢兢业业为国家做点实事,你们总不至于要针对我吧?

曹爽趁机把司马懿的老哥们蒋济晋升为太尉,免去了蒋济原执掌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一职,改任命其二弟曹羲为中领军。还是明升暗降那一招,把核心权力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走完这两步之后,曹爽实际上已经把行政权和禁军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了。但曹爽觉得这样还不保险,还进一步启用了一些曹叡在位时打压过的浮华子弟,像何晏、邓飏、李胜、丁谧全部被曹爽招为心腹担任了朝中的要职。这些浮华子弟都跟当时著名的“浮华案”有关,实际上是曹魏宗室与世家大族的政治博弈的结果。

丁谧、何晏、邓飏被封为尚书,何晏还掌管了人事大权负责选拔官员,李胜为河南尹、毕轨为司隶校尉(相当于现在的首都警备区司令员)。

曹爽的思路很清晰,那就是像禁军等关键权力必须掌握在自家人手里,比如毕轨原来所在的中护军岗位就被他的表弟夏侯玄顶替了。然后在外廷的关键岗位大量安插亲近人员。

243年秋九月,已经逐渐被挤出权力中枢的司马懿又一次督诸军击败了东吴的诸葛恪。然后继续在淮南屯田搞建设。

军次于舒,恪焚烧积聚,弃城而遁

如果历史真的就按照这样的节奏和秩序进行下去,司马懿在史书中的形象或许会成为一个迷你版的“魏国诸葛亮”。但是,历史的转机又要出现了。

曹爽当权后,曾派曹操时代的老臣赵俨去接替司马懿督关中的角色,可谁知道,四年过去了,赵俨这个曹爽他爹曹真的大司马军师,居然主动要告老还乡了。说是说自己年纪大了,实际上是他这个“外人”根本指挥不动被司马懿经营多年的西北诸将。

赵俨不干了,曹爽便只好派自己的表弟夏侯玄去顶上这一要职。可如此一来,夏侯玄原来负责的中护军关键岗位又空出来了,这个岗位不知道怎么搞的,居然被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给递补上去了。

玄既迁,司马景王代为护军

背后原因史书上是不可能有记载的,但大抵可以推断出这是曹爽和司马懿之间的一次利益交换,我帮你表弟夏侯玄在西北军那边松松口子,你让我儿子在禁军中谋个实职。

曹爽这次交易还是有点麻痹大意了。因为司马懿之前连各种封赐爵位都可以不要,但这次却主动来给儿子争取禁军之中的一席之位,说明人家开始要往禁军中扎钉子了。为什么要在禁军中扎钉子?不就是为了筹备反击的资本吗?你为了表弟夏侯玄能更好地开展西北军务,就松了这么一个口子,后果非常严重。

244年,曹爽在夏侯玄西北上任不久后就力主伐蜀。曹爽这个部署其实也是暗藏玄机的,表面上是希望夏侯玄借此机会立功,然后在西北军中树立权威,进而巩固自己在曹魏朝廷的权力。但是大家想过没有,曹魏有多少年没有主动进攻蜀国了?为什么?因为人家有天险屏障真不好打!要对付蜀地,自古基本上都要等他内部乱了虚弱了才好下手,此时蜀中蒋琬主政,武侯遗风尚在,你能打的动吗?所以,曹爽这次伐蜀的根本目的是想趁机松动松动铁板一块的西北军方结构。

司马懿一看曹爽要对自己的根据地下手,自然不同意,但没办法,曹爽根本不搭理他。

宣王止之不能禁

曹魏这次伐蜀的结果很不理想,被蜀国此时挑大梁的王平一顿胖揍,吃了大亏,也引发了怨声一片。但这对曹爽来说,其实都不叫事,他的目的是搅浑西北军那摊子水,输赢只要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算啥。

245年八月,曹爽又出招了,他废掉了禁军中的中垒、中坚营,把两营兵众统交中领军曹羲率领,司马懿再次表示反对,并援引了先帝旧例来站台,可惜的是,曹爽再次忽视他了。

六年秋八月,曹爽毁中垒中坚营,以兵属其弟中领军羲,帝以先帝旧制禁之不可

这两个营原来就是归中领军管辖的,曹爽为什么要直接划拨给曹羲呢?司马懿为何又会强烈反对呢?原因只可能是,这两个营的将领可能是司马懿的嫡系,是当初直接隶属于司马懿托孤时“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与爽各统兵三千人”中的最后力量!

这样一来,司马家族在禁宫内的最后军事力量被彻底清除了。

247年四月,司马懿的妻子死了,司马师守孝去了,连中护军的外军兵权和“主武官选举”的人事权也丢了。

同月,曹爽趁司马师下岗守孝的时机迅速对司马家族展开了总攻,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断绝了和小皇帝见面的机会。因为郭太后一家和司马家一直都得很近,郭太后的从父郭芝后面可是司马家的排头兵,给司马师点炮进言废掉了曹芳。郭太后原本可以以太后身份行使对曹芳的监视权,可以发挥很大的政治影响力的。现在被曹爽这么一隔离,相当于再断了司马家一丝念想。

就这样,被曹爽彻底挤兑得极其郁闷的司马懿终于又开始“生病了”,从这年五月开始不问政事。

五月,帝称疾不与政事

司马懿这次主动退出,其实是在向曹爽彻底认输,我搞不赢你,认怂了,以后就在家里过点安稳日子,希望你能高抬贵手,放过我这个糟老头子和我一家人。

曹爽压制司马懿的逻辑分析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曹爽和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为什么曹爽一开始就能先声夺人地对司马懿形成压制态势?答案一目了然,因为曹爽是曹魏的自家人,而司马懿毕竟是一个外人。所以,如果大家在职场之中千万不要轻易去奢望所谓的无差别待遇,老板和领导的用人永远都是有亲疏差别的。而且,不同背景的人的权威属性是不一样的,曹爽在曹魏比司马懿要更加自带信得过品牌效应的。

其实,曹爽和司马懿两人之间的差别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任何圈子都是排外的,越顶级的圈子排外性越强。曹爽天生就是皇权那个小圈子以内的人,而司马懿始终是一个外人。

曹爽和司马懿原本也是可以一内一外完美结合的,为什么最后要斗到不死不休才肯罢休呢?因为权力都是自带自私属性的,没有几个人愿意分享它,很多时候它也是不容许分享的,因为一分享、分散,它就失去了权威性、神圣性。

曹爽一开始秉承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原则,很是尊重司马懿,但是在何晏等人的劝说下,终究无可避免地变成了屠龙少年,他要把司马懿死死地拿捏住。其实这背后还牵涉到一个更为复杂的矛盾问题,那就是曹氏宗族与功臣集团(主要就是士族集团、老臣集团)的利益矛盾问题,曹操曾经打压过士族集团,曹丕后来为了称帝又主动妥协过,曹叡后来又慢慢在强化皇室宗亲的权力,而司马懿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士族集团的政治代表,被皇室宗族所敌视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再来看看曹爽逐渐把司马懿挤出权力中枢的过程,几乎都是用清一色的阳谋,没啥太多道理可讲,主打就是一个简单粗暴。

首先,把你虚职不断抬高,然后让你无法名正言顺地过问具体事务,实际上就是我们职场之中常见的架空。你本来是公司经营的班组成员,但是突然把你升任为公司的工会主席,享受副总待遇,你还有多少经营决策权?恐怕连一个生产厂长的话语权都不如了吧。

但是曹叡最开始还是有所节制的,没有急着插手司马懿的军权。其实也不是害怕司马懿狗急跳墙地造反,而是担心司马懿破罐子破摔,从而增加自己集权的难度和风险。他用各种其他利益补偿方式与司马懿虚与委蛇着。

司马懿精明着呢,早已对这一切洞若观火,你们早就开始排挤我这个外人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争不过你们,我惹不起躲得起,我不接受你们的“人情”,尽量申请出差,图个眼不见为净,又或者另寻转机。

司马懿之前当过荆豫、雍凉两个集团方面军的一把手,是曹魏军中当时根深蒂的大神,曹爽要彻底扳倒他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容易。但为什么司马懿在这一过程中却一直都表现的毫无招架之力呢?主要是因为大家对权力的本质理解不够透彻。

权力是都是被赋予的,都是需要相应的背书。比如皇权是老天赋予的,要动皇权,就必须从天意上想办法;比如臣子的权力是皇权赋予的,就必须依赖于皇室的站台和背书。司马懿在外派部队里有很大的军权和威望,但是他对皇权的控制和影响相当有限,发挥不了相应的作用,轻举妄动就容易引火自焚。

曹爽为什么能处处压制司马懿?因为他更能代表、控制皇权。

我们很多朋友看历史,只关注那些精彩刺激的动作、剧情,对于一些人事变动、官职名称基本上是熟视无睹,这其实会导致我们读不懂很多历史的。当时曹魏皇帝身边有三个核心岗位或者三股势力是需要大家去关注的:武卫将军、中领军和中护军。

武卫军是干啥的呢?相当于皇帝的贴身保卫势力。最开始是曹操设置的,第一任的武卫将军是大名鼎鼎的许褚先生,多次给曹老板挡子弹的那一位;武卫将军负责都督中军、宿卫禁兵,属于禁军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一般来说非绝对信任的人,是不会得到这个职位的。曹爽受托孤前的岗位就是武卫将军,也由此可见他跟曹叡的关系,后来这个位置他给了三弟曹训。

中领军这个职位是禁军中的最高统帅,负责统领五校尉以及武卫、中垒、骁骑、中坚、游击等新禁军,总统所有内军。工作职责就是负责皇宫内院的安全工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总部的心脏部位搞保卫工作的。之前的负责人是司马懿的老友蒋济,后来被曹爽安排成了他二弟曹羲。

中护军以前叫护军都尉,大汉间谍头子陈平曾经干过这个差事。后来曹操这将其改为中护军,总统外军并进一步拓宽了职能,掌管选拔武官,隶属于中领军。因为这个职位既掌握着护卫洛阳城的兵权,又有选拔控制中下级武官的权力。这个岗位实际上比较好理解了,其实就是负责公司的内部治安、门禁等事务,摊子大,业务多,权力空间要自由一些,不仅容易受贿,还能因为人事特权培养自己的力量。这个岗位的长官当时是曹爽的表弟夏侯玄,后来被交换成了司马师。

看到没有,曹爽悄然间把整个京城的军权都控制在了自己人手里,最后甚至连中领军下面的两个营都不放过。

这其实就是曹爽一直碾压司马懿的根本原因所在。因为权力游戏,你就得把旗帜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然后掌控各种合理、合法的权力输出通道,即发号司令的渠道。曹爽控制了京城内外的军权,皇帝及皇室的皇权就被他一个人霸占了,旗帜在他一个人手里了;之前他又独揽了录尚书事的实际政务处理权。基本上就没有司马懿啥事了。

大家别说司马懿在外部军区还有很多资源和人脉,那不管用的。因为你根本不敢造反,因为广大将士大多是保皇派,是忠于国家和皇帝的,就算你那一亩三分地被你彻底收服了,还有其他势力会被征调来跟你对抗的。比如司马懿在西北当独角兽,只要他敢造反,还有荆豫方面军、江淮方面军、幽州边防军,都是随时可以被下令来围剿你的。更为关键的是,曹操时期早已下令军中高干要把家眷留在京城当人质,你造反试试?你司马懿不要家人了,你手下的将士都能如此决绝?你大概率会被手下人干掉来向朝廷邀功。

所以,古往今来的政变,核心并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兵力,而是在于你是否出其不意地控制皇帝,也就是你能否掌握禁军势力,控制京城局面。你只要控制了皇帝和京城,把消息一封锁,红头文件随便下,你说啥就是啥,谁不服就降维打击灭掉谁。

看到这里,大家还觉得曹爽这个人是一个平庸之人吗?人家下手真叫一个快准狠,三下五除二就把政务拍板权和皇帝保卫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了。你司马懿再能力强、威望高,也只得打打外围、打打辅助。位极至尊,但已经被排除出权力的核心了。司马懿虽然还有一定的人才推荐和选拔权,还可以去地方平叛,但这些权力已经不是至关重要的了。

一点点现实思考

曾经有一个小年轻跟我抱怨过其工作单位太多的人情世故或者就是各种职场潜规则,让他很不适应甚至愤怒。我告诉他其实并没有必要,你之所以如此强烈地反感这些事情,是因为你没有经历更多灰色的东西。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阴天很阴暗,是因为我们见多了阳光明媚的晴天,而没怎么见过阴云密布的雨天。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世间万象,参差不齐。我们的认知是有限的,不要轻易因为自己认知不了的事情而去动怒和纠结。

我们不要轻易去掺和一些我们并不了解或者无力把控的游戏,但如果我们阴差阳错地进入到那个局了,也不要过于去埋怨和抵触,心平气和地去遵守游戏规则,去玩好每一局、每一步,这其实就是一种很高的修行了。

如果司马懿和曹爽真的有得选,我不相信他们一定会选择你死我活的血腥结局。但是他们参与的那个游戏属性决定了他们没有回头路可以走。曹爽为什么不能容他?因为一山不容二虎,曹爽要更好地拱卫皇权,要团结曹氏宗亲,要为曹家的利益负责,他不那么做能行吗?司马懿为什么后来要绝地反击?因为他接受不了现实给他带来的得失和落差感,他也不是自私得毫无道理。辛辛苦苦几十年,凭什么就得我回到解放前?

遗憾的是,司马懿为了破解自己遭遇的人生困局,最后却捅出了一个更大的历史窟窿。细思之下,其实我们自己不也经常在干司马懿这样饮鸩止渴的蠢事、荒唐事?

人生之中,委实充满了各种算计。之所以各种算计让人身心疲惫的同时,又让人欲罢不能,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们没法真正做到克制和掌控自己的欲望和情绪。曹爽如此,司马懿亦是如此。

此文已经到了司马懿完全黑化的边缘了,自从他被曹叡挤兑得嫉妒郁闷而蓄意反击之后,节操、秩序、道德、礼仪等等的下限终于浮出水面,开始裸奔、狂奔,恐怖而又羞耻的时刻终于要到了。

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也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但请大家千万不要褪尽内心之中最后的廉耻感和敬畏心。若如此,必定会妖魔横行。

咱拿有些吃青春饭的人举个例子吧!不要去询问他们为什么如此选择,必定是每个人都有他们身不由己且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他们一旦走偏这条路,结局又会好到哪里去?曾经有一个女明星豪言,要把自己当初脱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穿起来,她真的穿得起来吗?

司马懿克制了一辈子、隐忍了一辈子,尚且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被钉上历史耻辱柱,永远难以消磨。何况我们芸芸众生?一失足成千古恨,咱们真的没有太多的回头路可走,没有太多的后悔药可吃。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