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写历史,很幸运,收获了很多。但窃以为,最大的收获还是认识一大批能志同道合且善于友好交流的历史发烧友。
在这样一个过程之中,也收到了很多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比如:我们应该怎么去品读历史?这个问题我没法用几句话来回答,所以就推荐了吕思勉老先生的历史观:读历史最重要的是读懂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背后的合理性。又比如:我也喜欢历史,有什么好的历史书籍推荐吗?我的回答还是有点模棱两可的,因为在我看来,读历史读到一定的境界后,任何历史只是一个载体,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从中能读到什么。但从历史的客观性上来说,我还是推荐了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因为前四史是最大程度做到“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的。
前四史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这四部史书是史官们真正的匠心之作,之后的史书都在它们的基础上打了一定的折扣,具体原因大家要去问问千古一帝李世民了。但很多人根本读不懂这背后的内涵,所以一顿瞎指责,说司马迁夹带私货,帮汉朝的老刘家洗白;说陈寿跟诸葛亮有恩怨,所以是带着情绪黑化蜀汉等等。
如果大家真的这么见风就是雨地去读历史,还真不一定读得懂历史。不信,咱们今天就以陈寿和《三国志》为例来分析一下,我们的认知偏差究竟出现在哪里?
陈寿和《三国志》陈寿是益州本土士族出身,从小书读得相当不错,很有文采,善于写文章。他的师傅便是后来臭名昭著的蜀中大儒谯周,这个谯周把卖国求荣玩出了清新脱俗的感觉出来了。
作为益州本土士族,必须得有点主场优势,入仕对于陈寿来说几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陈寿成年后,在蜀汉集团历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观阁令史等职。
但是,陈寿身上的书生意气比较重,对于当时专权的宦官黄皓颇为不满。咱大汉的官员历来就跟宦官不对付,简直就是世仇,尽管其他官员都尽量阿谀奉承黄皓来明哲保身,但是陈寿就是坚持自己的情怀不向黄皓低头,结果自然在职位上被一撸再撸。
一个人如果不得势时,是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排挤和挑刺的。陈寿的父亲去世时,刚好陈寿也生病了,就因为让丫鬟服侍自己服药,结果招来了乡党们的非议,说他书白读了,根本不懂什么礼义廉耻,对父亲不尊重。
在陈寿30岁的那一年,咱们的大汉说没就没了,陈寿也因此成为了司马家的臣子。
在蜀汉都没有混出什么名堂的陈寿自然不是司马家重点安抚和拉拢的对象,多年都没有人举荐他入仕。
后来是他的伯乐张华慧眼识才,觉得陈寿腹有诗书气自华,应该安排一官半职,于是推举其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又出任阳平县令。
陈寿虽然入仕了,但是他并没有丢下写作这个业余爱好,在工作之余,他整理了诸葛亮的遗留文字,编成了《诸葛亮集》,上报给了朝廷。并因此被授职著作郎,兼任本郡(巴西郡)中正。
陈寿这个官职一看就有点带学术研究性质的。陈寿也很享受和尊重自己的工作岗位,又撰写了《益部耆旧传》十篇。受到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嘉奖。
于是,张华准备荐举陈寿为中书郎。但是中书监荀勖因忌恨张华而厌恶陈寿,便示意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但陈寿其实更钟情于文史研究,并无意于政事管理,所以便以奉养老母为由没有去就职。
一直到了他45岁那年,即278年,他才再次得到了镇南将军杜预的举荐,推荐的职位是黄门侍郎或散骑常侍之职。陈寿最终被授职为治书侍御史。
但陈寿的官运确实不大好,因为其母亲去世时遗嘱他要将其葬在洛阳,陈寿按照母亲的遗愿干了。但又被一些看他不顺眼的人以没有让母亲落叶归根为由好好地攻击了一番,再次被贬官。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统一天下。陈寿撰写完成《三国志》,共六十五篇。
《三国志》一经公布,虽然没有达到洛阳纸贵的轰动效果,但是晋朝上下的反响和评价还是相当高的。大家都夸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据说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但看到陈寿的《三国志》后,便销毁自己的《魏书》,因为他感觉自己的水平根本没法和陈寿比。张华更是对陈寿倍加赞赏,说他是编撰《晋史》的不二人选。
数年后,陈寿被拜为太子中庶子,但没有去报到上岗。
元康七年(297年),陈寿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他去世后,晋朝的一些朝中大臣如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人便建议朝廷把陈寿的《三国志》采录过来,那是难得的文史档案,不容错过。于是,晋惠帝便诏令河南尹、洛阳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其书。
陈寿的《三国志》其实是记载了从曹丕称帝到晋朝统一中间那60年的历史,也就是从220年到280年那六十年的历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
由于陈寿修史的时候已经是晋臣了,而晋朝是承接曹魏的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他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一点大家要理解陈寿,人在体制内,就必须要按体制内的规矩办事。
尽管陈寿是尊曹魏为正统,但是人家也没有因此踩低蜀、吴两个政权,他安排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相当的客观。
最后需要介绍一下的是,《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前四史,这前四史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是要高于后面的二十史的。它们还有两个共性:一个是都属于私人修史;一个是它们都是纪传体史学名著(后面的史书慢慢像编年体转变了)。
但是,在历朝历代的史学家心目中,《三国志》其实也并不完美,在叙事时,除了在某些人的纪和传中有矛盾之处外,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对魏和魏晋改朝换代的史实,多有隐讳,不敢直书,多有曲笔,创立“回护”笔法,受到了历代史学家的批评。 另外,全书只有纪和传,而无志和表,也是一大缺陷。
上述陈寿和他的《三国志》的情况,也导致很多人对《三国志》持质疑态度,根本不愿意真正花心思去解读和分析它。这其实是一些人狭隘的史学观所导致的,一般人都喜欢那种直白的介绍,不太喜欢那种遮遮掩掩的介绍,他们宁愿看《三国演义》,也不愿意看《三国志》。本质原因,其实是他们根本没有读懂《三国志》和陈寿。
应该怎样去解读陈寿和《三国志》古往今来,修史其实是一件技术难度极高的事情。怎么说呢?也不好太直白地跟大家解释,反正有丰富的公文写作经验的朋友,或者经常给领导写会议纪要的同志,应该能理解。
如果还需要进一步解释,咱就以自媒体写作为例。你不遵守平台规则,或者明显违背平台意愿的文章,基本上是过不了审核的。你别说你写的都是事实,那没用,你在这个平台写自媒体,就得遵守这个平台的游戏规则。
修史也是一样的,如果你修的史书让统治者太难堪了,那基本上你的心血会付之一炬的。太史公写《史记》实在已经相当注意措辞了,也差点没能公之于众。所以,一个高明的史官,他一定会用某种隐晦的方式把历史的真相预埋进去,但同时又不会引起统治者的强烈反感与抵触。
前面说了,陈寿的《三国志》缺点很明显,其中最突出的毛病就是很多地方写得很隐晦,欲言又止,让人看了之后感觉很不痛快。但是,大家要学会去理解陈寿,人家有很多东西是不能直白地写出来的!你把曹魏篡汉和司马家篡位的事情写得明明白白,晋朝那些皇帝会允许你的《三国志》发行才怪。
但陈寿和司马迁一样,都是比较高明的史官。有些东西不能明说,但是人家会留下一些反常的蛛丝马迹引导大家去合理推断出真相。
比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没怎么介绍吕雉家族对刘邦打天下的支持,以及吕家的势力怎么样?但是人家用了春秋笔法写了刘邦流落芒砀山时,人家吕雉隔三岔五就去看他,刘邦那伙人在深山老林里也从来不愁吃,不愁穿,这些东西哪来的?还有彭城之战后,刘邦的爹和吕雉的爹都在沛县,结果负责保护领导家属的将士们仓促之间优先保护吕老爹逃走了,刘太公却因无人保护被捕了,这说明什么?刘邦被项羽追得无路可逃时,是他大舅子吕泽率兵挡住了项羽,人家能够挡住气势如虹的项羽,你说人家厉害不厉害?还有张良归隐之后,谁都请不动他,但是吕家人因为刘盈的太子之位不稳,分分钟就找到了张良,张良还得给面子,帮他们请来了刘邦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
还有,诸吕之乱后,司马迁不能把军工集团和刘姓皇室对吕家的镇压写得太血腥了,就一笔带过写汉文帝捡了个便宜皇帝当。但是,人家也暗示了,汉文帝登基前,他之前那个代王妃就突然消失了,代王妃和他生的四个孩子也在一夜之间全部暴毙了,这些说明什么?
包括司马迁对卫青、霍去病颇有微词,而故意对一生未能封侯的李广不吝赞美之词,他的本意是什么?是在指责汉武帝任人唯亲,不守规矩。但反过来,即便不满卫青、霍去病靠外戚身份崛起,人家还是把卫青、霍去病的功劳业绩记录得详详细细,具体到了每一战杀敌多少,俘获物资多少……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是史学界对司马迁和《史记》公认的评价,其实陈寿和《三国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担得起这样的评价的。只不过很多人并没有真正读懂而已。
咱随便举两个例子吧,看看陈寿在《三国志》中到处留破绽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曹丕的儿子曹叡的身世之谜。关于曹叡的出生年份,陈寿给了两个说法:
一、年十五,封武德侯;延康元年(220)五月戊寅,天子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叡为武德侯。
二、景初三年(239)帝崩于嘉福殿,时年三十六。
古人都是按虚岁算,生下来就算一岁,所以上述两个说法,第一个是说曹叡出生在206年,第二个是说曹叡出生在204年。陈寿为什么要这么自相矛盾呢?因为当时早有人怀疑曹叡不是曹丕亲生的,曹叡其实是袁熙的遗腹子。
曹叡的生母甄宓是曹丕于204年九月从袁熙那里夺过来的,如果曹叡是204年出生的,那就不用说了,他就是袁家的血脉。如果他是206年出生的,身份和血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人家陈寿为何故意留这么明显的一个漏洞?就是因为人家没法把这个问题去挑明,自然用这种方式引导大家去自行思考。大家也别批判陈寿著史居然这么喜欢八卦,大家要是仔细品味曹丕、曹叡父子全程狗血的父子关系,其实曹叡的身世有着相当大的可怀疑性。
第二个例子就是陈寿在《后主传》中,曾经写道:
又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诸葛亮虽达於为政,凡此之类,犹有未周焉
啥意思呢?就是说蜀汉内部没有史官,所以很多事情没法考究了。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很多蜀汉集团的人和事,他是不能写的。大家看《关羽传》、《张飞传》也就几百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陈寿故意删减了很多东西的。但他又不能明着说自己不能写,只能说是因为蜀汉不修史,很多事情不记得了,没有存档。
那么,蜀汉是不是真的没有设置史官呢?怎么可能?丞相是具体到极致的政治家,怎么会忘记这种国家大事?陈寿同样是在《后主传》中也这样写过:
景耀元年,姜维还成都。史官言景星见,於是大赦,改年。
这不?蜀汉的史官出来了吗?陈寿为什么要这么自相矛盾?因为他写的蜀汉集团的君臣都很平庸,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刘备前面大半辈子越打越天下闻名,你们看见的却全都是鸡飞狗跳,那都是因为我不敢如实写而已!我故意在这前言不搭后语,就是要你们不相信我所说的,然后自己去理性分析。
比如关二爷绝北道到底打出了多么神奇的战绩,我也不能直接写,只能告诉你们,荆州方面的总司令乐进转个头就被撤职了,然后几乎成了光杆司令,给张辽当副手去了。只能告诉你曹仁从江陵撤退时,需要宛城方面派兵来接应,你们自己去推理吧。
比如关二爷在襄樊战场上有多牛气冲天,我不能直接写,我只能写曹仁躲在樊城里不敢出来,需要于禁去救他,然后于禁还全军覆没后投降了,你自己去想吧。
比如关二爷和张三爷到底有多厉害,咱也不能直接写,只能借程昱、郭嘉等人的嘴说他们是万人敌,借周瑜的口说他们是雄虎之将,你们自己根据这些的态度和评价去推断他们到底厉害不厉害。
还比如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诸葛亮不善于将略,然后又详细介绍了诸葛亮打得“雍凉不卸甲、中原不释鞍”的情况,最后来了一句“臣寿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啥意思?我陈寿迫不得已要贬低丞相一下,实在是罪该万死。
总而言之,《三国志》在很多人眼里漏洞百出,其实这些大部分都是陈寿有意为之,他就是故意留下那么明显的漏洞,让大家不由自主地去进行自我辩证。因为我是晋臣,身份和立场迫使我必须要把大量的笔墨花在曹魏那些人身上(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他是如何描写张辽在逍遥津八百破十万的,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但我又真的不想彻底掩盖蜀汉集团的非凡事迹,所以故意留下破绽,引导你们去推断。
蜀汉集团的人为什么在《三国志》中不受待见?因为他们不是胜利者,不是主角,配角就应该有配角的觉悟,对你们大书特书,把你们胖揍曹魏集团那些事情写得太绘声绘色了,岂不是让主流阶层下不了台?所以,我不能瞎写,我也希望自己的呕心之作能够流传于世。我只能尽力去给你们留下一些有用的线索。
说到这,也不知道大家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根本读不懂《三国志》的原因了吗?因为很多人喜欢那种通俗直接的文化快餐,不愿意去深思和推断。就好像很多小孩子问一个问题的答案,你若告诉他答案是一加一,他一般不会满意,他需要的是你直接告诉他答案就是二。
一点点总结和感慨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为啥呢?因为《水浒》里基本上在讲简单粗暴的江湖义气,替天行道,该出手时就出手,年轻人血气方刚,受那样江湖义气的刺激,也搞不清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不该出手,反正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不该出手都出手了,结果害人害己,所以少不读水浒。而《三国》背后全是各种阴谋诡计,人在年轻的时候因为阅历有限,根本理解不透彻,但到了老年,经历许多沧桑沉浮,该明白的都明白了,读了也没啥意义了,所以叫老不读三国。
这句话虽然不是绝对正确,但还是相当有道理的。当下很多年轻人是真读不懂三国,他们只会照着《三国演义》的剧本使劲看热闹,人云亦云地说袁绍志大才疏,说曹操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说刘备是爱哭、爱跑的假仁假义之辈,说诸葛亮是被演义神化了的名不副实之人,说关羽、张飞这样万人敌徒有虚名,说陈宫是正义感满满的文人……
其实真实的历史根本不是这样的,也不可能是这样的。汉末乱世那波澜壮阔的历史,其实就是一个秩序重组的过程,也就是士族集团在追求更高政治权力的一个过程,背后全是各种勾心斗角的博弈与利用,怎么可能就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个样子呢?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看到刘备集团的可贵之处,因为他们是当时纯粹性、仁义性最高的一支队伍,也是更好地诠释了理想、奋斗、情怀、仁义的一支队伍。他们的失败其实是必然的,但是他们的奋斗史和精神却是足以流芳百世的。
《三国演义》为什么要颠覆《三国志》的主题思想,要“尊刘抑曹”?人家罗贯中是因为置身事外趁机帮陈寿当初不能说、不敢说的东西抖露出来。如果大家连这一点最核心的东西都读不懂,怎么可能读懂三国呢?
今天之所以花了这么多笔墨介绍《三国志》中隐藏的玄机,就是告诉大家,人家陈寿不是因为在蜀汉没有受到重用而故意贬低蜀汉,他在晋朝也没受到重用,他这么苦心孤诣地去写《三国志》这部皇皇巨著,其实是尽自己最大能力去保留蜀汉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底片。
同时,也只有读懂了《三国志》中各种各样的的伏笔,才能真正读懂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伟大。就以诸葛亮为例吧,陈寿说他治国、行政、经济等各方面都是顶级,但在行军打仗方面稍有欠缺,人家是啥意思?是在说诸葛亮其他科目门门满分,但军事科目可能只有98分。因为他最后北伐没有成功,必须要扣两分。但不代表人家军事方面不行,人家打得曹魏瑟瑟发抖,打得司马懿不敢应战,打得曹魏那些名将只要能顶住他的北伐就能受到皇帝的嘉奖……人家能不行吗?
解释完了这些隐藏的东西,接下来将继续全面介绍丞相伟大的一生,请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