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培一定不能顺着家长来

元化玩转趣事 2025-03-19 03:11:07

教培行业是服务行业?不,它是教育服务行业,教育在前服务在后。

但很多人都搞混了。

为什么现在做教培老师越做越累?因为责任定位不清晰。

校内老师的内耗,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既没有把教学行为落实好,也没有把教学服务做好,既要接受上级的门面行为约束,最后还可能被家长不近人情地举报。

家长现在的教育焦虑问题,不是纯粹情绪问题,而是教育低效的结果:是家庭教育不充分,学校教育不给力,社会教育资源不对等这一系列原因造成的。

做教培如果只为解决家长的情绪问题,家长就会像情绪失控的小孩,不断地依赖你的情绪价值付出,让你教学工作低效,如果没有教学结果家长还可能埋怨你教学能力不足。

所以做教培一定不能顺着家长来。

图片来源于豆包AI生成

01

“一定要给我孩子情绪价值上满。”有家长她报班的时候说这个是最基本的要求。

然后她接着说:“只有在孩子开心的状态,才会愿意学习。”

我曾经接待过类似的家长,他跟上面那位家长想法一样。

每次上课都会在课室门口盯着孩子上课,对于老师的一些上课行为有自己的看法,下课时指责老师这不对、那不好,让老师很为难。后来,只要这位家长在玻璃门口看着,老师就对那位孩子特别多地关注。但他的课程节奏和进度就越来越受影响。

如果家长真的懂教育,他应该学会放手,各司其职,而不是谁的教学行为都横插一手。

学校的老师也有过类似的抱怨,工作每天就像做保姆一样。什么时间要提醒孩子喝水;午饭时孩子挑食不吃的话,老师还得哄着孩子吃甚至要喂着吃;如果孩子在学校产生一些正常的争吵后回家跟家长抱怨一番,家长就在班群里各种控诉。搞得老师的工作,战战兢兢。

就因为有的家长明确提了这样的要求,有的教学老师开始钻空子,不再以教学任务为重,为了续费,各种讨好孩子,机构的冰箱里时刻满箱的冰淇淋,抽屉里堆满了零食。老师的教学成果一般,但孩子非常喜欢老师。

人,不是开心了就愿意学习了,人更容易得寸进尺。

今天玩手机玩开心了,明天收起手机不让玩就发脾气,甚至乱打乱摔的孩子也不少见。

提出“给孩子上满情绪价值”的家长,本身也非常自我中心,想要让他报课,只要各种附和认可就行。但想要让自己教学节奏不受影响,就要有边界的认同,提前做好职责区分。

02

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课,不完全是因为孩子需要,而是家长需要有一个出口证明自己对孩子的学习负责了。

我曾经说过,我接待咨询的时候喜欢跟孩子沟通而不是跟家长沟通。就是因为家长经常陈述的是情绪,而孩子反馈的是意愿。

例如家长说“这孩子很让人不放心的,最近成绩跌得一塌糊涂”“别人都推荐这个课程,说这个课程可以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陈述中包含基本的教育焦虑,但很少陈述孩子自己的想法。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在外面上课上着上着就厌学了。

在我看来,如果孩子对自己的学习都没有掌控权,那么他很难理解学习对于他来讲有什么意义。如果单纯满足家长的情绪需要,而忘记孩子的意愿,这种结果就会像保健品一样,一直吃,但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教培行业,这种情况很常见。家长想给孩子报名,但孩子很抗拒。机构为了现金流就容易忽略孩子的意愿,收进来再说。他们也会美其名地说“不收,怎么有机会改变孩子呢?”

但机构往往没有“收进来就能改变孩子”这么大的能耐。

家长对教培行业常见的吐槽——让我报名的时候,就说各种好,各种有办法,但真报名后就不管不顾——就证实了这个结果。

很多主动报课的家长,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只是某些因素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挥。报课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

面对这种家长,我们要客观判断,要跟孩子和家长共同沟通,让三方达成一致的方向,教学才会有效。并且要对实际情况做出客观预判,不能被家长的这种假想带着走,不然最终无法交付就是教学的责任了。

03

“情绪价值”污染了教育赛道。

今天的服务市场,哪哪都在讲“情绪价值”。但在我看来,教育行业太重视“情绪价值”反而是脱离教育本身。因为我们卖的是情绪价值,而不是教学质量;因为我们不断地塑造一种索取的价值观,而不是修身的能力。

为什么教培需要提供情绪价值,是因为教育结果达不到宣传的实际,所以要用情绪价值来补充吗?《情绪价值》这本书讲情绪价值,我的理解是,情绪价值是在沟通时更能体察情绪,为的是更有效解决根本问题,而不是为了成为消费的一部分。

做教培一定不能顺着家长来,是教培工作的重点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案和解决路径,而不是为了解决家长目之所及的教育焦虑。从根本上做好教学工作,才能根除家长的教育焦虑,而不是让家长不断为“情绪价值”消费。

在我的《教培人越“矫情”越吃香》的文章中,有网友留言说:家长会教育每一个矫情的课外培训老师。

我想这位朋友误解了“矫情”。我所写的矫情是认真,不是附和,是保持教育初心,而不是盲目提供情绪价值。

如果教培人能够做到中立、诚恳,认真、负责,我相信市场会给出最好的回报的。

做教培面对家长,就像家长面对孩子,既要无条件的爱,但也有保持边界。这才是好的教培也是好的教育的核心。

0 阅读:0

元化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