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千年精粹观古今之变辽宁省博物馆(六十二)

杖游说历史 2024-04-26 05:31:07

十七号展厅  古代院 辽宁 展(三) 辽宁 历史(五)第四组  北魏营州

刘贤墓志 碑全高1035毫米、宽303毫米、厚120毫米

一九六五年出土于 辽宁 朝阳 城北。碑额刻四螭,阳面碑额题“刘戍主之墓志”三行六字,字体近篆书,兼具隶书韵味。碑文隶书,四面连文环刻,界以棋子格,总计194字。志主刘贤是北魏营州 临泉 戍主,是品位不高的下级地方官吏,志文中记载了刘贤的籍贯、官职、生平及其先辈由陕甘迁居“营土”的戍边历程。结合志文和墓室、墓志形制,刘贤很可能死在北魏 文成 帝拓跋濬在位期间,如果推断无误,则刘贤墓志应是北魏前期的遗物,迄今各地所出北魏诸志,以它为最早,因此极为难得。此墓志为研究 辽宁 地区的民族关系和北魏早期的书法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

十六国时期錾金提梁小铜壶( 北票 出土)

释昙无竭法师,是我国最早西天取经僧人之一,堪称关外西天取经第一人,比唐玄奘还早209年(玄奘赴印取经时间有二说:一说是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一说贞观三年(629年,)),是我国古代佛教事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魏武士像( 朝阳 北塔出土)

冯素弗,十六国时期北燕宗室、大臣。北燕 文成 帝冯跋之弟,北燕昭成帝冯弘之兄。官至侍中、车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等,封辽西公。北燕事业,素弗居功厥伟。初为京尹,及镇营丘,百姓歌颂。及为宰辅,谦虚恭慎,非礼不动。虽厮养之贱,皆与之抗礼。车服屋宇,务于俭约,修己率下,百僚惮之。论者归其有宰衡之度。

“范阳公章”金印( 辽宁 北票 西官营子冯素弗墓出土)

“范阳公章”为金质龟钮。根据印文所反映的官爵说明,此印为北燕宰相冯素弗所有。黄金龟钮、印上所刻“章”字、印面大小正符合汉代制度。金印的龟钮口目皆具,四足刻出脚爪纹,生动有趣。背脊上刻圆圈纹带象征着银河,两边分刻有小圈六个和七个,象征着南斗和 北斗 。冯素弗是北燕天王冯跋的弟弟。在后燕高云时封范阳公,北燕建国改封辽西公,前朝之印没有收回,得以随葬 ,这枚纯金打造的金印突显了他极高的身份地位。

十六国时期鸭形玻璃注(1965 年9月 北票 县冯素弗墓出土)

冯素弗墓出土的玻璃器以透明深浅绿色为特征,器胎较薄又是卷边。鸭形玻璃注更是造型奇特,以粘贴玻璃条装饰细部,长205毫米、腹径52毫米,重70克。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

这件质地纯正,完整如新的鸭形玻璃注的造型及装饰艺术与风格皆属 罗马 玻璃系统。其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也是古 罗马 玻璃制作的常用技术。经检验,材质更是当时 中国 尚不能自主生产的古 罗马 帝国的钠钙玻璃。可见这件鸭形玻璃注应是产于今叙利亚至 地中海 沿岸一带的古 罗马 帝国,其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过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的。它是研究草原 丝绸之路 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为 辽宁 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玻璃杯、玻璃碗,十六国时期

玻璃杯深翠绿色透明, 罗马 玻璃中深翠绿色的玻璃容器不是很多,多为高级奢侈品。冯素弗墓出土的玻璃器五件之多,可见冯素弗地位的尊贵,也从侧面反映了北燕在草原丝路的重要地位。

北周鎏金人物故事纹银壶

0 阅读:5

杖游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