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原配龙升贤:独守空房76年,坚决不改嫁,91岁孤独离世

史在没有弦 2025-01-21 05:39:01

在封建礼教的桎梏下,女性命运多舛,龙升贤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因一场冲喜婚礼嫁入聂家,却长时间独守空房,丈夫聂荣臻投身革命,远赴他乡。多年后聂荣臻成为开国元帅,而她依旧在江津等待。尽管最终未能与丈夫共度一生,但她的忠诚与坚守令人动容。她的等待与牺牲是否值得,聂荣臻又是否意识到这段未曾真正属于他的婚姻所带来的伤痛与愧疚?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聂荣臻

朱安虽然并未获得鲁迅的真正认同,但毕竟是他们曾正式拜堂成婚,至少在传统观念中,她是鲁迅的原配夫人,名分比较明确。而龙升贤的情况则不同,尽管她与聂荣臻有婚约,却并未经过正式的拜堂仪式。她的悲哀正是在于即使她嫁入了聂家,却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夫妻地位。

龙升贤比聂荣臻大两岁,1897年出生于四川江津县(今重庆江津区),本是聂荣臻的远房表姐。1912年,聂荣臻的母亲重病缠身,家中一片慌乱。由于那时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家人焦虑万分,甚至出现了一些迷信的做法——“冲喜”。在这种情况下,聂荣臻的父亲便听从了族里人的建议,决定为儿子娶个媳妇,希望通过这场婚礼带来好运,能化解母亲的病痛。

聂荣臻

聂荣臻的父亲立刻找上了龙升贤的家,提出了这桩婚事。那个时代,女儿家几乎没有任何自主选择的权利,婚姻大多是父母包办。对于龙升贤的父母来说,女儿能够嫁入一个看似体面的家庭,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哪里管得了她是否愿意。经过短暂的商议,婚事就这样定下了。龙升贤年仅15岁,正值少女的花样年华,对婚姻和家庭几乎没有太多概念,更不曾想过自己会在这么年轻时被安排嫁人,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

然而聂荣臻正置身于外面的世界,接触了许多新思想,且开始逐渐感受到革命的气息。他对封建礼教的束缚深感反感,并在接到家书后愤怒至极。他坚决表示不会回来成婚,还要求父亲将母亲带去医院治疗。

合照

婚礼举行时聂荣臻并未出席,而是由他的舅舅唐富华替代他与龙升贤拜堂。在传统眼中这样的婚姻已算是合法,但聂荣臻对这段婚姻并未真正承认。婚后聂荣臻继续追求自己的学业,远离家乡。

聂荣臻的心中始终有着报国的梦想,他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而对家乡、对龙升贤却始终保持距离。但龙升贤嫁入聂家后,依旧默默承担起作为“妻子”的责任。她照顾公婆、承担家庭事务,尽管丈夫远在他乡,心中满是孤单。她从未反抗,始终如一地为家庭付出,希望有一天聂荣臻会回到她的身边,履行应有的责任。

1917年,18岁的聂荣臻刚刚考入江津中学,几个月后川黔地区的军阀混战爆发,贵州军队进驻学校。这一切给他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军队的暴行和民众的苦难在他心中埋下了对不公和压迫的强烈反感。

聂荣臻

第二年五四运动的火焰席卷全国。聂荣臻被这场反对袁世凯、反对卖国条约的运动深深吸引,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和同学们走上街头,奋力抗议日本商品充斥市场,以及《凡尔赛条约》将山东交给日本的屈辱。学生们冲进商店,把日本商品砸烂、烧掉,这一火焰是对商品的毁灭,更是对国家屈辱的愤怒。

然而聂荣臻参与抗议,注定要付出代价——他被当地军警列入黑名单。江津已容不下他,家人劝他暂时避风头,但聂荣臻却心生另一种想法:他决定去法国留学,深知只有学识才能改变国家的命运。

父母舍不得他出国,尤其是母亲,宁愿看到儿子结婚后再走。聂荣臻不愿与母亲违背心意,尽管他并不真正愿意结婚,但为了安慰母亲,他同意了这个要求。新娘是他的远房表姐龙升贤,她没有文化,但纯朴勤劳。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婚当天聂荣臻内心的矛盾和不安让他无法迈过心里的那道坎,与龙升贤分床而睡。第二天一大早他便背上行囊离开了家,踏上了通往未来的道路,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家。

聂荣臻离家那一年龙升贤只有22岁。对于这个年纪的她,生活的艰难似乎让她的未来变得黯淡无光。几年前聂荣臻偶尔寄信回家,但自从他加入共产党,参与南昌起义后,信件就断了。

聂荣臻的父母无法理解儿子的苦衷,他们面对音信全无的困境,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与无奈。他们或许曾幻想过儿子在外的风光无限,却未曾料到他在革命的道路上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

合照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期,龙升贤默默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要照顾年迈的公婆,还要抚养聂家新抱养的儿子聂再阳。生活的艰辛并未压垮她柔弱的肩膀,她以坚韧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维系着这个家的温暖与希望。

为了维持生计,龙升贤起早贪黑地劳作。她靠着碾米赚取微薄的收入,又租下他人的土地辛勤耕种。她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对家人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盼。尽管聂荣臻从未承认过与龙升贤的婚姻关系,但在龙升贤的心中,聂荣臻始终是她敬佩与思念的丈夫。

她坚信聂荣臻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和非凡才能的人,他的离去只是为了追求更伟大的事业。因此她始终珍藏着聂荣臻留下的旧物,期待着有朝一日他能够归来,让这个家重新焕发光彩。

聂荣臻

日复一日龙升贤默默守着这个家,把聂荣臻的旧物一一珍藏,心里想着,某天他回家时,一切依然如旧。然而随着聂荣臻的父母相继去世,家庭失去了支撑。龙升贤不得不带着聂再阳投奔聂荣臻的妹妹聂荣昌。聂荣昌家境也不宽裕,婆家人并不待见她,夫妻二人甚至多次为此争执。即便如此龙升贤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她拒绝了周围人的提议,坚定表示:“我这一生,注定是聂家的人,等双全回来。”聂家的亲戚也见她的坚持,每年送给她一些黄谷,勉力维持她的生计。尽管贫困龙升贤依然相信,聂荣臻一定会回到她身边。

而聂荣臻从国外学成归国后并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前往广州投身革命。他未曾与家人团聚,甚至没有与龙升贤见面。龙升贤听到消息后,心中五味杂陈,既为丈夫的理想感到骄傲,又为自己的孤独感到无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27年国民党清洗共产党员,聂荣臻被迫转入地下。龙升贤和丈夫的联系越来越少,她只能默默祈祷,期盼着他的安全。她心中无比矛盾,既想为丈夫的奋斗感到骄傲,又无法忍受不能陪在他身边的遗憾。

九一八事变爆发,龙升贤得知丈夫正奋勇抗敌。她既为丈夫英勇感到自豪,又因无法与他并肩作战而心酸。抗日战争的岁月里,龙升贤的生活过得艰辛且不安。她和聂家其他成员不得不四处流离,频繁搬家。

每一次的迁徙,都让她感觉自己像一颗被风吹得摇摆的小草,虽然不住地被风雨摧残,但依旧顽强地扎根在大地上。从未有过的困苦与不确定性让她感到深深的孤独。然而她从未动摇过对这段婚姻的坚持。无论生活如何艰难,龙升贤始终在心底坚信,这段婚姻代表的是她与聂荣臻之间深深的羁绊,是她无法轻易割舍的责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45年聂荣臻终于成功地回到家乡,通过朋友接回了外侄子到重庆。龙升贤听闻后激动不已,等待着那个和聂荣臻重逢的机会。然而这次她依然错过了与丈夫的见面。

重庆解放后,龙升贤依然在后院忙碌,晾晒着自己腌制的咸菜。邻居们赶来告诉她,电台正在播报聂荣臻解放华北的消息,她点点头,依旧没停下手中的活。她早已习惯与外界的联系淡漠,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1950年春政府找上门来,告知她可以享受军人家属的待遇。龙升贤却拒绝了:“我能自食其力。”她依旧每天清晨起床,打扫院落,做着腌菜,生活朴素却充实。她从未想过依赖任何人,哪怕背后是丈夫的英雄事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年后随着重庆的旧城改造,聂家所在的街区面临拆迁,政府提议为她安排新房。龙升贤坚决拒绝,最终政府将聂家老宅列为保护建筑,并修缮了部分破损的地方。次年街道办事处为龙升贤安排了清洁工的工作。她每天凌晨开始打扫街道,直到太阳升起才回家。街坊邻里都劝她不必如此辛苦,但她坚持道:“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才踏实。”十多年间,她从未改变这份坚韧。

60年代重庆的城市面貌迅速改变,但聂家老宅依旧安静地存在。龙升贤继续着她的老习惯,每天上香、打扫院落,保持着与先人的联系。1965年考虑到她年纪已高,街道办事处为她办理了退休手续。但龙升贤依然每天清晨起床,继续清扫家门前的街道。邻里亲切称她为“聂老太太”,她从不依赖他人,坚持用自己的方式生活。

1988年5月,龙升贤在91岁时去世。聂荣臻得知消息后,内心充满愧疚。他虽然是赫赫有名的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帅,但回想起自己与龙升贤的一生,他心中那份愧怍始终未曾平息。为了弥补未曾给予她的陪伴,聂荣臻亲自安排了龙升贤的丧事,并亲笔写下挽联:“龙升贤同志千古”。即使他已经成为历史的英雄,面对龙升贤的孤独与等待,依然感到深深的自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

鲁迅曾说:“做一世的牺牲,那是万分可怕的事情。”这句话勾画了朱安的一生也映照了龙升贤的命运。但龙升贤的悲剧并非聂荣臻的错,但她的生活却早早被时代的枷锁定型。

龙升贤与聂荣臻的婚姻,看似是两个人的故事,实则是那个时代制度的产物。聂荣臻年轻、求变,而龙升贤是传统的封建女子。两者的结合,根本不应发生,但却在父母和社会压力下“自然”地发生了。对于聂荣臻来说,这场婚姻是对父命的无奈屈服,而对于龙升贤来说,她是那种时代的典型牺牲品,无法反抗,无法选择。

聂荣臻心怀天下,志在四方。他毅然离家投身革命的洪流,追寻着心中的理想国度。而对于龙升贤来说,这场婚礼却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将她牢牢束缚在了原地。她等待着期盼着,直到青春逝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多年后聂荣臻功成名就,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帅。他回望过去,心中不禁涌起对龙升贤的愧疚。而龙升贤在得知昔日丈夫的消息后,内心也是五味杂陈。她曾试图寻找聂荣臻,但最终在现实的无奈中选择了放弃。

如今,当我们站在历史的彼岸回望这段往事,不禁为龙升贤的一生感到惋惜,也为聂荣臻的抉择感到无奈。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些时候即便是英雄,也难以抵挡命运的捉弄;而有些等待,注定是一生的徒劳。然而正是这些充满无奈与遗憾的故事,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历史长河。让我们在感慨之余,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与美好。

合照

信息来源:

【1】田玄编. 聂荣臻[M]. 1993

【2】陈志凌主编;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编. 中共党史人物传精选本 第4卷 军事篇 上[M]. 2001

【3】一代风流丨父亲聂荣臻离开家乡之前.今日重庆网

【4】龙升贤:生是聂家人,死是聂家鬼. 党史田地

-1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