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出自宋·雷庵正受《句》
赏析:
无论江水大小,只要有水,就能映出月亮;如果天空中没有云彩,那么无论多远,都是晴朗的天空。这两句诗共同表达了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即通过内心的清净和对物欲的超越,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千条江河,只要有水,便能倒映出天上那同一轮明月,每一条江都有属于自己的月光景致,虽各自不同,却又都共享着同一源头的光辉。这意味着,世间万物虽形态各异,却都蕴含着相同的真理或美好本质,就如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轨迹,却都能拥有内心的安宁与对美好的感知。
万里晴空,若没有云朵的遮蔽,湛蓝天空便毫无保留地展现,那是一种纯粹到极致的状态。它象征着当我们的心灵摆脱了烦恼、杂念的阴霾,便能呈现出本有的清明与自在,没有丝毫的污染与束缚,能清晰映照出生活的真相。此句教会我们,在这多元复杂的世界中,既要看到万物的独特性,又要洞察其内在的统一性,更要努力让内心回归纯净,去拥抱生活的美好与真实。
02
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
句中的明月并非单纯的自然天体,而是象征着我们的本心或生命的真理。它时刻高悬,无论何时何地,都散发着皎洁的光辉,其本质从未改变,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表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本自具足、永恒不变的美好存在,那就是我们的本心。然而,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外界的功名利禄、纷繁世事所迷惑,四处奔波,劳心劳力地去寻找所谓的幸福与真理,如同在黑暗中盲目摸索。
真正的幸福与真理就在我们内心,无需舍近求远,不必为了追寻它而绞尽脑汁,询问方向。只要我们停下对外在的追逐,回归内心,静下心来,便能发现那轮 “明月” 一直都在,它从未离开,一直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我们走向生命的圆满与自在。

03
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
当我们的内心没有任何杂念、妄想产生时,就如同平静无波的湖面,清澈透明,呈现出一种澄澈、安然的状态。杂念往往是烦恼的根源,它们如乌云般遮蔽了心灵的阳光,让我们陷入焦虑、困惑之中。而当一念不生,内心的平静便得以显现。这种平静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不存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别,也没有所谓的产生与消逝。
这纯粹的心境中,没有事物的流动与变化干扰,一切都处于一种永恒的静止与和谐之中。此时,我们能够体验到内心最本真的宁静与自在,感受到一种超脱生死轮回、摆脱世俗烦恼的解脱感,仿佛置身于一种永恒的境界,与宇宙的本质融为一体,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并非在于不断地追逐变化,而在于回归内心的平静与永恒。
04
慈悲喜舍入圣门,功德多少莫计分。
回报之心不必也,乐善自然天堂存。
——《禅诗佛偈》
禅诗佛偈: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疼痛。 凡所有相,皆是虚幻 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 一期一会 。
05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出自唐·神秀《坛经·偈一》
赏析:人的身体就如同菩提树一样,是觉悟的基础;人的心灵就像明镜台一样,能够清晰地反映万物。神秀强调渐修,即通过不断的修行和拂拭来达到清净的境界。
06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出自宋·无门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赏析:如果心中没有烦恼和杂念,那么每一天都是美好的。这是一种禅宗思想,强调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从而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07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出自唐·庞蕴《诗谒·其十》
赏析:内心保持清净和宁静时,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体验到这种平静的状态,就像莲花在任何清澈的水中都能盛开。
08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华严经》
释义:心就好比工画师,能够随意挥洒,画出世间百态; 一切有为法,皆由此心所造,透过感官呈现种种色相、感受与意识。

09
苦海翻成天上路,
毗卢常照百千灯。
——唐代 吕岩 《绝句》
释义:经历了困苦和磨难,如同翻越苦海,不受尘世之扰,拥有非凡的能力,佛的智慧如同千百盏灯照亮四周,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10
去来如一,真性湛然。
风收云散,月在青天。
——宋代 朱真静 《临终偈》
释义:去和来没有什么区别,真实的本性清澈安然。风停了,云散了,月亮还挂在蔚蓝的天空之中。
11
人生何似一杯酒,
人生何似一盏灯。
——宋代 白玉蟾 《快活歌二首》
释义:人生就像那一杯酒,时而热烈,时而沉静;又似一盏灯,照亮前行,也温暖内心。一辈子这么长,风霜雨露,春花秋月都是有的,五味杂陈个中的滋味都需要自己去品味,总之心宽地就广了。
12
虚空无处所,
仿佛似琉璃。
——唐代 刘商《酬问师》
释义:虚空没有确切的所在,却仿佛透明如琉璃,诗意与禅心在此相遇,超越了语言的界限。
13
山花落幽户,
中有忘机客。
——唐代 柳宗元《禅堂》
释义:天地万籁都有缘而生,喧闹当中有深深的寂静。山花悄悄落在幽静的门扉旁,那里居住着一位忘却机心的客人,与世无争。
14
已将世界等微尘,
空里浮花梦里身。
——出自:宋·苏轼《盐官绝句四首》
释义:苏轼把偌大的世界,视为微不足道的尘埃。即便世界五彩斑斓、错综复杂,在他眼中,也不过是虚幻不实的存在。
“空里浮花梦里身”,世间的美好宛如虚空里转瞬即逝的花朵,而我们自身,就像在梦境中徘徊,一切都并非永恒不变。这是在提醒我们,莫要被事物的表象迷惑,要学会洞察其本质。
感悟:尘世喧嚣,我们常被功名利禄裹挟,过度追逐世间繁华。苏轼的这句诗,宛如一道光,穿透迷雾,让我们直面世界的虚幻与无常。
万物似空花易逝,人生如梦幻泡影。但这并非是让我们消极处世,而是引导我们以豁达超脱的心态面对生活,不被虚荣蒙蔽双眼。
在这如梦的人生中,坚守内心的宁静,珍惜当下的每一刻,才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寻到真正的价值与内心的平和。
15
木食草衣心似月,
一生无念复无涯。
——唐• 居遁《偈颂并序》
释义:
我虽然以花木水果为食,以树木草皮为衣,但我心好似天上月,明朗得很。我一生不妄求,不计较、不执着,人到无求品自高,人到无念便安闲。
16
有缘即住无缘去,
一任清风送白云。
——唐•怀海《无题》
释义:
有缘分就留下了,没有缘分就离开;就像在清风吹拂下的白云一样轻轻随风漂浮,悠闲自在。
17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山中问答》
释义:
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18
如今枕上无闲梦,
大小梅花一样香。
——宋•孚上座《悟道偈》
释义:
开悟后的禅者行坐卧皆与道契合,再也没有闲愁噩梦了。在开悟者眼中不仅大小梅花一样香,十方世界亦是同共此香矣。
19
岩间一梦酲,
忘却旧时忧。
——宋• 道楷《一梦》
释义:
在岩间睡了舒服的觉,醒来以后,内心像虛空一般,什么是从前的忧虑,我竟然想不起来了。
20
松风十里时来往,
笑楫峰头月一轮。
——宋 • 释怀深《退步其二》
释义:
在松门十里之地来来往往,临峰头时,欢笑着向高悬的明月致意。表达了人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告诉我们要放下心中的执着,具有“以退为进”的达观,才能真正的自由。
21
休将琐琐尘寰事,
换我一生闲又闲。
——宋• 释如庵主《辞住持偈》
释义:
请别再将琐碎的尘寰事情带给我,我情愿换取一生的闲逸。
22
永日萧然坐,
澄心万虑亡。
——唐•泰钦《拟寒山二》
释义:
独自一人静静坐着,一整天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是这么悠闲,内心宛如清水,找不到一点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