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观水通禅意,闻香去染心。
——明·姚道衍《晚过狮子林》
《晚过狮子林》是姚道衍在傍晚时分游览狮子林时有感而发的一首诗。狮子林是一处充满禅意的园林,诗人在此环境中,通过观察和感受,写出了富有深意的诗句。
浅析:
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的领悟,也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各种琐事和烦恼所困扰,很难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纯净。而这句诗则提醒我们,通过观察自然、感受美好,我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02
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唐·李白《僧伽歌》
在解读李白《僧伽歌》中的“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这句诗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李白作为唐代伟大诗人的背景,以及他作品中常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超脱世俗的情怀。僧人元素与李白个人的豪情壮志、超然物外的思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独特的意境画卷。
浅析: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李白对于佛教修行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向往,也反映了他内心追求一种超脱世俗、自由的理想状态。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修行者的心灵境界。

03
岂住空空里,空空亦是尘。
——唐·李咸用《赠山僧》
在探讨这句诗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它出自唐代诗人李咸用的《赠山僧》,这是一首富含禅意的诗作。
浅析:
这句诗,不仅是对山僧修行生活的诗意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它启示我们,在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空”与“尘”的辩证关系,学会在无常的世界中寻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04
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
——宋·黄庭坚《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
这句诗意境深远,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超脱。
浅析:
在寒冷的冬日,诗人独坐寒窗前,手捧美酒,静静地聆听窗外雨雪交加的声音。在夏日的夜晚,诗人躺在竹席上,烹煮着清茶,享受着清风明月的陪伴。
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对于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不同季节、不同场景下的生活状态生动地呈现出来,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闲适与超脱。
05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这两句境界极高的偈语出自佛教禅宗《嘉泰普灯录》南宋雷庵正受编
任何江河只要有水就能映出明月,万里无云自然会显露出万里的天空。我自己最早知道这句诗是读台湾作家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一部古典诗一样的当代小说 顺便推荐。
06
天边明月清如许,不载红尘一点愁。
——元末明初邓雅
这首诗写海上夜景,最后两句让人豁然开朗 - 明月皎洁如许,可以洗净世间一切忧愁。
07
日暮春山绿,我心清且微。
——唐代诗人储光羲
这首写景诗融合了诗与画的意境,清新淡远、自然脱俗。
08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这两句来自南宋末年翁卷的山水诗
既有山水的闲趣,也有诗人内心的自在闲适。
09
世间萧散更何人,除非明月清风我。
——宋代张抡
这两句词灵感大概来自苏轼的“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 明月清风是纯净、自由、不受世俗羁绊的象征,也是作者希望脱离世俗的心境。
10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明代袁中道
这首诗是一幅山间夜晚的山泉美景图,营造了一种幽静空明的境界,意趣深长。

11
溪风吹却白云去,添得他山一抹青。
—这首明代陈镒的写景诗是一副灵动的山水画
微风推开白云,给山色更添一抹青绿,山下溪流潺潺,互相交映、美不胜收。
12
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宋代释冲邈
这首诗把花开花落与人间世事的兴衰成败、离合悲欢相比,很有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哲理。
13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是南北朝王籍的写景诗
有山有水有静有动 - 是深幽寂静的山景,也是游子落寞的思乡之情。
14
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
——唐代名臣牛仙客这两句诗很有禅意
花开的清丽明艳与花落枯颜凄婉都与僧人无关,因为心不染凡尘 -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5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这首诗是唐代杜荀鹤写给一位云游僧人,羡慕对方心无所系、随性而行的生活 - 大概脱离红尘、了无牵挂也是诗人的向往。
16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
这是一首写景禅诗,作者是唐代德诚禅师
前两句用夸张的笔法写月夜垂钓,后两句点题 - 虽然最终未能得鱼,但满载月光而归也是一种收获 - 世间得失,尽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