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698家预告了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司393家!

鬼话均说 2024-07-12 09:00:55

阅读提示:因本文长度超过2000字,可能需要观看广告视频才能阅读全文。

7月9日收市后,陆续开始披露上市公司的公告信息,中期业绩预告成为最重要的内容。截至7月9日晚上23点共有69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中期业绩预告,其中预盈公司305家,预亏公司393家!以往我们更习惯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但是今年的情况非常不一样,预亏公司的数量远超预盈,这不得不让人心惊。

预亏公司中亏损额超过10亿元的公司有19家,如隆基绿能亏损情况最为严重,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48亿元至-55亿元;华夏幸福预计上半年净利亏损45亿元-50亿元;金地集团预计上半年净利亏损30亿元-36亿元;首开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亏损19亿元-24亿元;天齐锂业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8.8亿-55.3亿元;赣锋锂业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6亿-12.5亿元;鞍钢股份上半年度预亏26.79亿元、本钢板材上半年度预亏15.19亿元。最受瞩目的当属万科预计上半年亏损70亿-90亿元!

这一系列的巨亏让很多投资者不知所措,因为这些巨亏的公司中有不少都是以前的明星股,如地产界的万科、金地,光伏界的隆基绿能、通威,钢铁界的鞍钢、本钢,电子界的维信诺,家居界的美凯龙,还有生产新能源车的北汽蓝谷等等。

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公司的巨亏?有些实属无奈,最典型的就是周期性行业。例如刚刚宣布亏损的鞍钢和本钢,钢铁行业受周期变化影响,主要产品钢材价格大幅度下跌。螺纹钢期货价格从2021年高点6000元左右已经下滑到3500元附近,线材期货价格从2021年高点6800元左右下跌到现在3600元左右,热卷则从2021年高点6700元下滑到现在3700元左右。

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而原材料铁矿石和焦炭等下跌幅度远远不如产品价格下跌幅度,再加上地产开工不足,需求也下降明显,因此钢铁行业的亏损一点都不让人奇怪。

有些是行业发生了扭转,比较典型的就是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从去年开始形势急转直下,受销售不畅以及降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多家公司亏损,也有不少已经退市。这种窘境和前几年地产行业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亏损额度也越来越大。例如万科本次预告亏损70-90亿元,上年同期则是盈利98.7亿元。如果按照季度数据来对比可能会更清楚一些。

2023年一季度万科盈利14.46亿元,到中报的时候盈利就达到了98.7亿元,三季度末则是136.2亿元,全年是121.6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实际上去年的四季度已经开始出现了亏损,这已经是趋势发生了变化。按照单季度数据来看,去年四季度亏损了14.59亿元,今年一季度亏损了3.62亿元,似乎是有所好转的。而现在披露的半年亏损70到90亿元,也就意味着短短三个月亏损数十亿,几乎都是二季度亏的。

与之类似的还有光伏行业,受到下游需求下降,上游成本提升等影响,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等一批光伏行业公司全部巨亏。这些行业的亏损不同于周期性行业,属于行业发展预期发生了改变。如果欧洲和美国市场仍然不能有效提振,国内市场容量是无法完全容纳这么多巨头同时存在的,未来的曙光暂时还看不到。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之前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厂家盲目扩产,导致积累过多产能,产品价格下跌。最典型的就是锂电池,之前对锂盐需求旺盛,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公司不断提价的同时不断收购新的产能。由于锂盐价格很高吸引了大量别的资本入局,产能升起来以后价格下降非常快。产能提升容易,去产能却很难,需求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超出的产能必然会形成杀价格局。碳酸锂最高峰60万元/吨,最新的期货价格却不足十万元,扭亏遥遥无期。

这些巨亏公司中有两类是最应该值得我们警惕的。一类是类似北汽蓝谷这样的持续亏损,公司自2020年开始亏损,到4年累计亏损了225亿元,现在中报预亏24到27亿元,公司的亏损并没有扭转,如果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全年亏损可能还是会在50到60亿元之间。虽然华为不断为公司的产品在加持,多个产品也陆续在推出,市场预期可能成为赛力斯第二。可是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的净资产还剩下约70亿元,如果2024年不能扭转继续亏损下去,到2025年公司的净资产可能就会成为负数,最快2026年可能因净资产为负而退市。能够改变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公司产品旺销而扭亏,二是再次进行融资以续命。

另一类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一些每年保持不错盈利现在突然亏损的公司,这类公司没有行业特征,显得非常分散。在以往的年份公司盈利不错,但都以为保持继续发展为理由不分红或者极少分红,多采用送转股等形式安抚投资者。实际上这些公司的盈利都比较虚,有些是盈利本身就是在账面上,款项没能收回。往年都是采用间隔数年来一次财务大洗澡巨亏抹平账本上的盈利,用这种方式维持绩优股形象。

今年监管部门对分红提出了要求,必须强制按比例分红。以往的老套路开始行不通了,在必须强制分红的压力之下,如果公司继续披露优良业绩就必须拿钱出来分红。可是这些公司根本就没赚钱,拿什么分红呢?所以他们只能披露没有掺水份的报表,业绩出现大幅度下降甚至亏损也将会成为常态。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会发现身边预亏的公司越来越多。其实这并不是坏事,上市公司以更真实的面目示人,投资者可以避免以超高的价格买进那些没有投资价值的公司。从投资的安全性角度来说,实际上是得到了提高的。

0 阅读:0

鬼话均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