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厕所装监控、限时2分钟,打工人被逼成“工具人”
打工人苦“职场PUA”久矣,但谁能想到,如今连上厕所的自由都成了奢侈品?
深圳某科技公司员工爆料,行政人员因不满员工在厕所抽烟、打游戏,竟站在梯子上用手机偷拍如厕照片,打印后张贴在“曝光墙”上。
公司辩称“只是贴了一两小时”“为了警示”,但律师明确指出:厕所是私密空间,偷拍并公开照片已涉嫌侵犯隐私权和肖像权。
更讽刺的是,涉事企业身处深圳,这可是座以“法治化营商环境”自诩的一线城市。
另一家广东企业则搞出更加反人性的规定:“小号不超过2分钟”。
网友直呼“这和坐牢有什么区别?”
当企业把员工当机器,连最基础的生理需求都要“精准管控”,这背后不仅是管理的粗暴,更是对底层劳动者尊严的践踏。
企业把员工当流水线上的螺丝钉,连排泄都要掐表,本质上是对人的异化。
企业若真追求效率,为何不反思管理漏洞?
企业总抱怨员工“摸鱼”,却从不反思:为何员工宁可躲厕所也不愿工作?是薪资太低、压力太大,还是晋升无望?
即便员工在厕所抽烟违规,企业也无权用违法手段“以暴制暴”。企业若想处罚员工,应通过合法程序,而非践踏法律尊严”。
人性化管理才是出路,与其偷拍限时,不如改善管理。比如,设置吸烟区、休息区,疏解员工压力;优化排班制度,避免厕所拥堵;用技术手段(如烟雾报警器)替代偷拍。总而言之,管理应激发善意,而非制造恐惧。
员工躲厕所打游戏的根源可能是长期超负荷工作下的身心疲惫,而企业却用违法手段“治标不治本”。
从“996是福报”到“厕所限时”,资本对劳动者的剥削已渗透到最私密的角落。
过去我们说“教育、医疗、住房”是三座大山,如今又添“职场霸权”,连呼吸、如厕都要被监控,打工人何谈“生存尊严”?
这些荒诞事件引发全网共愤,只因它们戳中了打工人的集体痛点:
“上厕所都要被监控,和奴隶有什么区别?”
“今天限时2分钟,明天是不是呼吸也要审批?”
“我们只是出卖劳动力,不是出卖尊严!”
“现在的资本越来越不把人当人了?”
网友们的集体愤怒,是对“被工具人”的反抗。
当企业用“效率”之名剥夺人的基本权利时,我们不得不问:所谓“发展”,究竟是为了谁的幸福?
一个容不下打工人尊严的社会,不可能真正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