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知道王阳明,是因为看“当年明月”的人文社科历史作品《明朝那些事儿》,其中用了不小的篇幅来介绍王阳明的事迹,特别是他在正德十四年即1519年迅速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这样的一番壮举,是对那些认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最好回击,也是对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的最好例证:学问方面做到极致,领兵打伏也是有勇有谋,可谓智能双全。据说,宁王叛乱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朝中不少大臣都震惊不已,但却有大臣十分自信地说:“王伯安在江西,肯定会擒获叛贼。”而后果真如此。
“王阳明”虽然常用,但其实这却不是本名。“阳明”是他的号,本名王云,后来改名叫王守仁。为什么改名呢?这里也有一个故事。因为他已经5岁多了仍旧不会开口说话,他的祖父王伦便帮孙儿改了名字,没想到刚改了名字不久,王守仁便能开口叫“父亲”“母亲”了。刚改了名字就来了好运,虽然未必过于巧合,但也真够神奇的。
客观评价,“王云”和“王守仁”哪个名字更好一些呢?显然是后者。前者过于寻常,后者却大有来历。这个名字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祖父王伦希望自己的孙子能用仁德守住自己的本心,因而为其改名为“王守仁”。
作为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王守仁的一生注定会是“大部头”般的篇幅才足以细说尽道。但假如一般人没有这样的耐心的话,却又想“认识”王守仁以及他的学问,那就不妨看一看日本当代著名儒学家冈田武彦的《王阳明新传》。作者对王阳明及其学问研究甚深,所以才能够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用一本小书就“轻而易举”地把王阳明的生涯以及其思想核心娓娓道来;但又具备了一定的深度,干净利落,在有限的篇幅里尽可能讲透了一个全面和立体的王阳明,也为下一步更深刻地了解王阳明、“熟识”王阳明奠定了基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行合一”包括了两方面的意思,首先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他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其次,就是要以知为行、知决定行。他的原话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最明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虽然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但在今天在实践层面上依然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