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春秋129:通泉草|没有验证的传说

花木花木 2025-01-23 04:32:05

2018年5月,我在泰安河边的一个小苗圃观察植物时,除了看到溲疏,还看到了通泉草。

之前,并没有注意到这种植物。它太普通了,低矮,花小,枝蔓乱乱糟糟,土里土气,比许多杂草都不如。我注意到它,是因为它的花很不寻常,一片中间吐着白色小舌的花瓣,平平展展,像个微型飞机场,机场边上还有一个微型的机库,机库门前有条略凹的小路,小路边上还有黄色的标志线,感觉就等飞机降落了。

这是什么花?用手机软件辨识,说是通泉草。

搜索它的信息,发现有人说,这花长成这样,是为了方便小蜂采蜜,顺便给它授粉。

这是真的吗?第二天,我又去了小苗圃,决定亲自观察,如果是真的,最好能拍张照片。可我在边上蹲了半天,也没有看到有蜂往那个小机库里钻,很失望。不过由于等待,时间充裕,我倒拍摄了一些更清晰的照片。那个花比较小,拍清楚不容易。

十来天之后,我去凤凰河公园游览,竟然看到了成片的通泉草,小花密密麻麻的。小苗圃里只有三两处,我曾当宝贝般地守着,原来这里多得是。

看到成片的通泉草,我反倒没了蹲着拍照半天的耐心,只拍照了些大场面。

在这大片的花中,我也没有看到蜜蜂,难道通泉草的良苦用心都白费了?

8月,我去南京旅游,在总统府景区,也看到了通泉草,只是这里的通泉草,花没有挺立在叶子之上的花梗,全都萎缩地藏身于叶子之间了。

2019年我在广州仁寿寺,2023年我在武汉植物园,也看到了通泉草,也是总统府的这样的品种。我查了一下,这种栽植于景区的低矮的通泉草是“匍茎通泉草”。它们大概是通泉草中的“矮人一族”吧。

武汉植物园

通泉草为玄参科通泉草属植物。据《中国植物志》介绍,它遍布全国,仅内蒙古、宁夏、青海及新疆未见标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土著。

1956年出版的《广州植物志》收载了通泉草,并提示,“通泉草”之名出自《庚辛玉册》。《庚辛玉册》约成书于明宣德元年,即公元1426年。编著者为宁王朱权。

据说《庚辛玉册》已经佚失,不过《本草纲目》对其内容多有引述。我们现在看到的《庚辛玉册》关于通泉草的记述,就出自《本草纲目》第二十卷石长生条目下附录“红茂草”时的再附录,书中说:“[时珍曰]案《庚辛玉册》云:通泉草一名长生草,多生古道丘垄荒芜之地,叶似地丁,中心抽一茎,开黄白花如雪,又似麦饭,摘下经年不槁。根入地至泉,故名通泉。俗呼秃疮花。此草有长生之名,不知与石长生及红茂草亦一类否?故并附之。”

通泉草根深至泉的说法,只是传说,我看到过被挖出的通泉草,根往长里说也就30厘米。还有人说通泉草喜水,有通泉草的地方适于打井,我感觉也不靠谱。

古人的传说,听着都神奇,但只能当增加文章趣味的调料,不能当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