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消息……

刘晓博说财经 2024-04-11 18:32:54

原创 刘晓博

昨天一整天都在广州出差,错过了在第一时间分析惠誉下调我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这件大事。

信用评级,是由专门的经济、法律、财务专家组成的机构,对证券发行人和证券信用进行等级评定。权威的评级,可以决定国家、企业的融资成本,并成为他们发行的金融产品(主要是债券)的定价参考。

信用评级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

经过上百年的金融博弈,目前全球影响最大的评级机构一共有三个,分别是总部设在纽约的标普、总部设在纽约的穆迪,以及纽约、伦敦双总部的惠誉。

可见,当前全球信用评级的话语权掌握在美国手中,这构成了美国全球霸权的一部分。

在经济下行周期,当三大评级机构一致性下调某个国家信用评级的时候,往往造成这个国家金融信用崩溃,甚至国家破产。比如2009年惠誉、标普和穆迪相继下调了希腊的主权信用评级,引发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和国家破产。

下图是2013年4月以来,三大评级机构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含展望)的调整状况。

三家机构一共下调了8次。其中惠誉2次,穆迪4次,标普2次。

去年12月5日,穆迪把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的展望,从稳定下调到了负面,整体仍维持A1级。下图是穆迪的信用评级表:

2017年5月24日之前,穆迪对中国的信用评级是AA3;2017年5月24日下调为A1,维持至今。

从表格可以看出,在A1下面还有A2、A3、Baa1、Baa2、Baa3等,这些都属于投资级别;到了Ba级或以下,就算投机级,或垃圾级了。

昨天(4月10日),惠誉宣布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2013年4月之前,惠誉对中国主权信用的评级是“AA”,当年4月下调为“A+”,一直维持到现在。此前“展望”为“稳定”,昨天调整为“负面”。

下图为惠誉的评级表:

虽然惠誉和穆迪的评级表述方式不同,但在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上,两者给出的评级一致。最近又先后下调了展望,仍然保持了高度一致。

刚才提及的8次调整,理由大同小异,不外乎赤字率上升、政府债务率上升或者城投债之类。

惠誉和穆迪出手后,标普会不会也下调评级或展望,未来几个月会见分晓。

从历史经验看,三大评级机构对中国的“出手”,往往影响不大。而对欧洲、拉美等中小国家的出手,则往往带动巨大的金融市场波动,甚至国家破产。

为什么中国更抗压?

第一,中国经济体量大,过去这些年一直存在开放红利、增长红利。第二,中国外汇储备巨大、有贸易顺差、外汇管制,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最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外资重新布局产业链、房地产熊市、人口负增长,让我们抗风险能力有所减弱;但另一方面,国家调整了金融监管体系,加强了金融领域反腐败,这又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整体而言,三个评级机构的动作对中国影响不太大,历史上看往往只引起股市短期波动。

有些影响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清楚,是不容忽视的。

主权信用评级,是一个国家信用评级的天花板。主权信用评级(或展望)被下调后,发行国债的成本会上升。这种影响会逐步向下传递,增加地方债、企业债券的发行成本。

比如去年12月,穆迪下调中国主权评级展望后,接连几天下调了中国115家主要银行、保险公司、国有企业的信用评级展望。最终可能引发国内金融市场波动、跨境资本流动加剧、汇率波动风险加大、中资企业境外融资成本上升等。

或许有读者会问:两大评级机构下调中国的评级展望,是金融战的一部分吗?跟耶伦刚刚结束的访华和一些事情没有谈拢,有关联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需要指出的是:去年8月,惠誉也下调过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当时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批评惠誉“武断且完全没有理由”,而惠誉则反驳说“理由充足”。

再回过头来看中国。

挑战,必然带来应战。

主权评级展望被下调,可能倒逼我们宏观政策“轰油门”。

我在文章里多次讲过“轰油门”,也引起过一些读者的误解,这里解释一下。我说的“轰油门”,是指官方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不是大水漫灌。这就好比飙车需要轰油门,但轰油门不等于飙车。当上坡、而且车速偏慢的时候,轰油门是让车快一点,更有利于克服阻力。今年的轰油门,就是这个意思,不是大水漫灌。

2月的双倍降准、双倍降息已经是轰油门了。但这是一季度的,二季度也要再轰一次才好。可以是继续降准降息,也可以是大力度松绑楼市,比如减税降费、降低首付比例等。

我之前已经在文章里多次说过,楼市不回暖,财政缺口、投资缺口偏大,自然会导致国债、地方债和城投债的增加,而这会引发信用评级的问题。用债务来顶着,不能太久。

通过拉升CPI,刺激更多的消费和投资,是必由之路。

昨天晚上美国公布了3月的CPI,又反弹了,达到了3.5%。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去年6月美国CPI见底(3%)以来,CPI一直无法再创新低。而美联储的调控目标是回落到2%左右。所以,昨天的数据发布后引发了美股下跌、美元指数和美元汇率的反弹。

中国的情况正好相反。今天上午发布的CPI和PPI都出现了显著回落。

中国的CPI在3月同比只增长了0.1%(上图),马上又要转为负增长,这距离央行调控目标2%以上接近于3%,有相当距离。

以至于央行最近在货币委员会会议通稿里说,要推动物价温和回升。通胀率太低,会让老百姓产生通缩预期,不愿意消费和投资,只愿意存钱。

于是我们看到,最近多个城市公示了新的天然气价格上调方案(深圳、福州、镇江、莆田兴化等)。天风证券统计,已出台价格联动机制文件或价格调整通知,涉及调整的市、县级行政单位达125个。

气价跟电价、通讯价格、水价等一样,都是基础价格。上调气价,不仅可以增强公共事业单位的盈利,减轻地方补贴的压力,还有利于“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现在的中国经济,距离复苏大概“只隔着一场通胀”了。

当温和通胀出现后,投资和消费欲望都会上升,到那时房价、股价都上涨,政府收入增加、债务率受到控制,主权信用评级的难题自然化解。

刚刚有媒体报道说,4家头部券商已经暂停融券,不过这个消息有待进一步证实。我相信,在两家评级机构“做空”的背景下,政策有必要这样做。或许,这是今天A股没有跌的一个原因吧。也有人猜测,下周一的MLF会传递降息信号。这些“轰油门”的政策会有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在国际上有做空中国迹象的时候,我们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打赢人民币资产保卫战,是必须的、正确的选择。

0 阅读:5

刘晓博说财经

简介: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