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上的《小儿垂钓》诗错了两个字

大林品诗词 2024-09-11 18:29:30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有一首唐人胡令能的七言绝句《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诗,生动刻画了一个蓬头小儿专心致志学习钓鱼的表现。此诗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是非常合适的。但第四句中的“怕得”可能有误,应为“恐畏”。

这首诗最早出自唐人范摅所著《云溪友议》。在此书的四部丛刊明刊本(铁琴铜剑楼藏)中,本诗第四句前两字为“恐畏”。

宋初李昉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转载了《云溪友议》关于胡令能的那段文字。在《太平广记》明沈氏野竹斋刻本和明隆庆活字本中,本诗的第四句亦为“恐畏鱼惊不应人”。

另外,《万首唐人绝句》明嘉靖刻本、《唐诗纪事》四部丛刊明刻本、《尧山堂外纪》明万历刻本、《石仓十二代诗选》明崇祯刻本、《御选唐诗》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清文渊阁四库写本等均作“恐畏”。

在笔者检索到的十余种古籍文献及版本中,唯《全唐诗》清摛藻堂四库荟要写本为“怕得”。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小儿垂钓》没有注明出处,可能就是选自《全唐诗》。

《全唐诗》的编纂非常匆忙,加之四库馆臣喜欢窜改前人的文字,《小儿垂钓》中的“怕得”应该是四库馆臣失误或臆改的结果。

“怕得”和“恐畏”,都是恐怕的意思。虞世南《咏萤》诗中有“恐畏无人识”之句。虽然涵义一样,但后人也不应该窜改。

附本文所据古籍版本截图:

1 阅读:15
评论列表
  • 2024-09-11 22:01

    第一有这个版本 第二不影响意思表达第三字形简单 适合二年级使用,这些理由够不够?没屁搁愣嗓子

大林品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