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中秋月》中的“此宵此景”误为“此生此夜”

大林品诗词 2024-09-17 18:10:40

今天是中秋节。

说起关于中秋的古诗词,人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亦即“明月几时有……”。那么,第二选择呢?可能还是苏东坡的作品,那就是七言绝句《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宵此景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熟悉这首诗的网友可能很快就发现了,第三句好像“错”了两个字,即:“此宵此景”应该是“此生此夜”。的确,在包括《语文》教科书在内的现在通行的各种出版物中,这四个字基本上都是“此生此夜”。

“此宵此景”真的错了吗?古籍中的这首诗是什么样子?

翻开《东坡集》或《苏东坡全集》,从宋刊本到明清的版本,乃至现代的版本,这首诗的第三句都是“此生此夜不长好”。此外,宋代的文献《施注杜诗》、明代的文献《宋艺圃集》、当代的文献《全宋诗》等,也都是“此生此夜”。

但,《事类备要》宋刻本、明刻本中,此诗第三句一直都是“此宵此景不长好”。

《锦绣万花谷》的前集和后集先后两次收录这首诗。该文献的宋刻本中,前后两次亮相,均作“此宵此景不长好”。

在笔者检索到的5种宋本中,《东坡集》《施注苏诗》作“此生此夜”,《事类备要》《锦绣万花谷(前集)》《锦绣万花谷(后集)》作“此宵此景”。

《事文类聚》的元刻本和明刻本亦均作“此宵此景”。也就是说,在6个宋元版本中,“此生此夜”和“此宵此景”是二比四。

《宋文鉴》《诗话总龟》《对床夜话》《风月堂诗话》等宋代文献的明清版本均作“此生此夜”,《山堂肆考》等明代文献的明清版本则作“此宵此景”。(另:《诗林广记》明清版本的第二、三句为“银汉无声泻玉盘”、“此天此夜不长好”——此为孤例,姑且忽略。)

就文献价值而言,《东坡集》《苏东坡全集》等个人专集的权威性及其文本的可信度比较高。但任何文献及版本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也都可能出现讹误。

关于此诗的写作背景,《东坡志林》云:“东坡作彭城守时,过齐州李公择,席上赋此绝。其后山谷在黔南,令以《小齐王》歌之。”《锦绣万花谷》《诗林广记》等文献均引用了这段话。

《风月堂诗话》则谓:“东坡《中秋》诗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眀月明年何处看?’绍圣元年,自录此诗,仍题其后云:‘子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时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后遇此夜,宿于赣上,方南迁岭表,独歌此曲,聊复书之,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日之悲,但悬知为他日之喜也。’”

《诗林广记》又云:“愚谓东坡此诗之意,又有《十月十五观月黄楼席上次韵》云:“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又《和子由山茶盛开》云:“雪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王元之《黄州竹楼记》云:“未知明年,又在何处。”近世有赋《赏春词》,末句云:“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噫!好景不常,盛事难再。读此语,则令人有岁月飘忽之感云。”

从上述三则记载可知:东坡在做彭城太守期间,与弟弟苏辙一起路过齐州时,参加李公择的中秋晚宴,酬和写了这首诗。不难想像,此次宴会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当时的场面是欢乐的,东坡的心情是愉悦的。但“好景不常,盛事难再”,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畅饮欢聚之余,多愁善感的东坡却又想到,这样的情景不会常有,不知道来年的中秋能与谁一起欢聚赏月,于是有了“此宵此景不长好”的感叹。——此可谓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反观“此生此夜”,则给人以违和感。“此生”非常漫长,“此夜”却非常短暂。从逻辑上讲,“不长好”的应该是某一个时段或某一个场景,而不应该是整个人生即“此生”,亦即,可以说“此夜不长好”,但不能说“此生不长好”。

说明一下:在《东坡集》中,本诗为《阳关词三首》中的一首。与王维的《阳关曲》亦即《渭城曲》(又题《送元二使安西》)一样,《中秋月》亦为“折腰体”绝句,第二、三句失粘。“此宵此景”与“此生此夜”平仄一样。翁方纲撰《石洲诗话》云:“《中秋月》其法以首句平起,次句仄起,三句又平起,四句又仄起,而第三句与四句之第五字,各以平仄互换。又第二句之第五字,第三句之第七字,皆用上声,譬如填词一般。渔洋先生谓‘绝句乃唐乐府’,信不诬也。”

综上所述,“此宵此景”当为正本,“此生此夜”应为讹误。

参考文献:

[01](宋)苏轼撰:《东坡集》,宋刻本,卷8第10页。

[02](宋)苏轼撰:《东坡集》,明嘉靖十三年江西布政司刻本,卷8第13页。

[03](宋)施元之、顾禧注:《注东坡先生诗》,宋嘉泰淮东仓司刻本(国图藏),卷15第32页。

[04](宋)谢维新撰:《事类备要》,宋刻本,前集卷1第10页。

[05](宋)谢维新撰:《事类备要》,明嘉靖夏相刻本,前集卷1第10页。

[06](宋)佚名:《锦绣万花谷》,宋刻本,前集卷4第14页。

[07](宋)佚名:《锦绣万花谷》,宋刻本,后集卷33第4页。

[08](宋)祝穆撰:《事文类聚》,元刻本,前集卷11第8页。

[09](宋)祝穆撰:《事文类聚》,明内府刻本,前集卷11第8页。

[11](宋)蔡正孙撰:《诗林广记》,明弘治十年(1497)張鼐刻本,后集卷3第20页。

[11](宋)蔡正孙撰:《诗林广记》,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后集卷3第25页。

[12](宋)吕祖谦辑:《宋文鉴》,明嘉靖五年(1526)晉藩養德書院刻本,卷28第59页。

[13](宋)阮阅撰:《诗话总龟》,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月窗道人刻本,前集卷11第4页。

[14](宋)朱弁撰:《风月堂诗话》,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下第10页。

[15](宋)范晞文撰:《对床夜语》,古抄本(国图善本书号:CBM2450),卷3第27页。

[16](宋)范晞文撰:《对床夜语》,清抄本,卷3第27页。

[17](明)李蓘辑:《宋艺圃集》,明隆庆暴孟奇李蓘刻本,卷4第18页。

[18](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书林周显刻本,角集卷31第23页。

[19](明)彭大翼撰:《山堂肆考》,清文渊阁四库写本,卷127第31页。

[20](清)翁方纲撰:《石洲诗话》,清乾隆二十三年刻本,卷3第10-11页。

附本文所据部分古籍版本:

0 阅读:7

大林品诗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