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华为合作成立新公司,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在这里

汽车生活传媒 2023-11-27 22:43:10

“华为把汽车业务单独拆分出来,就好比阿里把支付宝单独拆分”

11月26日,长安汽车与华为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2020 年 11 月 25 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签发了一份有效期三年的决议—《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明确表示“华为不造车,但聚焦 ICT 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在这份“不造车”文件失效的第一天,这份《备忘录》落定。长安汽车的股价也在上周两次之后,今日再度涨停。

总结下来关键核心信息有三个:

1. 华为原则上不从事与目标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包括汽车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汽车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

2. 长安占股比例不超过40%,后续也将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逐步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3.目标公司将基于市场化原则独立运作,采用市场化的管理体系及薪酬激励框架。

华为为什么会分拆车BU?

这次合作其实是在华为和其汽车BU发展渐入佳境的阶段之下。华为麒麟芯片突破之后,发展空间遐想不断,现在的华为可以说是“有钱有人有技术”,如果直接下场造车,这难免会让很多合作的车企不放心。至少就面子上来说,华为的这个举措给很多车企保留了最多的面子。

协议明确规定了华为不得从事与目标公司有竞争的业务,这就避免了华为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担心,车企就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灵魂交给华为。后续,其它车企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与新成立的目标公司合作,大家利益共享。

这次合作,说的更简单一点,就相当于大家玩手机,然后共同成立了一家公司,华为把麒麟芯片贡献出来,让其他企业的能入股,各个公司用麒麟芯片也就心安理得了。

因为华为也明白:你技术再好,吃独食也是没人愿意看的。

我们回顾博世的发家史,可以看到它身后站着宝马、奔驰、福特、通用、丰田等几乎囊括了当下全球汽车的巨头,他们利益捆绑及共享。

在燃油车时代,无论我们的技术如何发展,都限制在别人制定的规则中。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不再是“以发动机为核心的交通工具”,更多地像一个“围绕智能驾驶的移动工具”,把A点到B点变成了以车为载体的智能世界。而华为几十年的经验,正好适应了这个新世界。

所以这个“新公司”就是在尝试构建新的游戏规则。你做不好车机?做不好智能座舱?做不好智能驾驶?通通都没关系,只要你加入新公司,华为来负责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以及服务。

为什么是长安?两者合作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是长安在阿维塔上已经与华为有了良好合作基础,双方磨合的也非常好。就长安汽车本身而言,在智驾上的投入肯定是不如华为的,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不与华为合作,也需要一个比较成熟的智驾团队直接入场。

而长安又不同于赛力斯、极狐、江淮等,毕竟年销量超200万台。所以局面就是长安花钱买时间,但灵魂又不能丧失,所以跟华为这个时候拆分出来的车BU一拍即合。“双方都可以更好地活下去,这就是最大的基础”。

新成立的公司,有了长安的资金,有了华为的核心技术,并且已经有了一定客户基础,才真正能实现成为智驾时代的核心供应商。卖个好价钱,马上上量收回前期投入,并且快速占领市场。

这无形之中就会加快国内智能驾驶行业的进步,同时一些相对落后的企业也会找上门来,实现国内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级的快速整合。

新公司谁说了算?

按照目前的《备忘录》来看,在未来可能的股权结构中,如果华为是 51% 的控股,长安选择不超过 40% 的顶格方案,那留给其他车企的机会只剩下9%的份额。

公告同时也指出,新公司将对现有战略合作伙伴车企及有战略价值的车企等投资者逐步开放股权,成为股权多元化的公司。

这表明长安汽车只是首个拟合作的整车厂,后续或将有更多汽车公司加入。目前还无法确定新公司是否会成为华为智能汽车业务的唯一载体,包括未来长安在新公司的话语权是如何,这需要等待后期更多官方消息的披露。

其他车企怎么办?

在华为与长安发布合作消息后,赛力斯作为曾经华为参与度最深的整车厂来说,随之也发了一份情况说明。

其一,对此次华为成立独立公司的事宜表示欢迎;其二,回顾了过去三年赛力斯与其的深度合作;其三,特别强调了,“车 BU 本次战略调整,不影响双方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影响对赛力斯的零部件供货关系,不影响为 AITO 问界车主和潜在用户持续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表示,赛力斯也已经收到了投资邀约。

汽车生活认为,在已有一家整车厂占股的情况下新公司能否真的吸引其他车企加入还有待观察,而最有希望后续入股的或是与华为在智慧出行领域有合作的汽车公司,比如一汽和东风汽车。

至于其它车企怎么选择?长安和赛力斯已经打好了样板,与奇瑞,江淮和北汽的合作后续也可能这么做,协议并没有排他性条款,其它公司也可以这样做,毕竟国内的传统车企如果没有信心自己搞好智能化,那还不如赶紧加入。

站在华为的角度,它也可以安心做“toB”业务,做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就行。那么也就意味着,每家选择鸿蒙智能座舱的朋友都可以称自己是华为的汽车了,因为没有真正的华为汽车。

未来趋势是怎样的?

国内的智驾市场看似热火朝天,但都还不够强大,除了技术水平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市场占有率太低了,小鹏几十万辆,华为还不到10万辆。

“算力一定是在量的基础上,而达到一定量级之后,才能去反哺或者推动算力的继续发展。”

当华为把精力放到“toB”业务后,可以更加快速的帮助鸿蒙生态拓展,这才是最重要的。一流的企业做生态,就像在国外特斯拉的FSD已经具有统治地位,FSD即将入华,很有可能像充电接口标准统一那样,把其他车企慢慢都统一起来,形成智能汽车时代的特斯拉自动驾驶生态。把鸿蒙系统打造成国内市场份额第一的操作系统,在世界市场形成至少与苹果和谷歌三足鼎立的操作系统可能才是华为的战略目标。

所以国内想要在2-3年推出一个出货百万量级的搭载某一套智驾系统的车企,现在看来最快就是长安+华为了。

注:以上图片来源于品牌官方

0 阅读:79

汽车生活传媒

简介:人车生活第一视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