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传读后感之43:王夫之说师卦,左次是阳道

叶还生说文化 2024-03-26 01:15:25

今天说师卦。

自轩辕用兵以征不服,迄乎有扈之役,帅师者皆君也。

从黄帝轩辕氏使用武力征伐那些不服从的部族,一直到夏朝有扈氏之战,都是君王亲自带兵出征。

迨夫太康失御而胤侯徂征,则弗躬弗亲,而兵柄移下。

是到了夏朝太康时,因荒废国事而失掉政权,后来被后羿阻止在洛水河畔不能回国,他的弟弟们和胤侯联合起来对他进行征伐,这样就出现君王不能亲自带兵出征,而把兵权移交给臣下的情况。

《易》,衰世之事也,故二以阳为群阴之主,而《象》为师修命将之典。

《易经》中所叙述的事,都是处于衰世时期的事,所以其中的《师卦》的二爻出现阳爻,其余全是阴爻,阴爻占了多数,但二爻的阳爻却是主爻。而《象传》也都阐述了关于出兵征战的大道理。

孔子说,这叫【阳卦多阴】,也叫【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易》衰世之事也,用来解释这个,算对,也不算对,因为易是赋比兴的,【衰世】当是阴中生阳的易理,不仅公指朝代的没落。

因王霸之命讨,以治尧、禹之天下,盖弗能违已。

因为不论是王道,还是霸道的征伐,都是出自君王的命令,为的是治理出像尧、禹那样的天下,所以做臣子的不得不听从。

【盖弗能违已】翻译成:所以做臣子的不得不听从。

这里有疑问?这一句,应该是不能违背天地之道的意思。

但是,这个【已】字,一下子就让人无从考察原义了。如果是自己的【己】,或是【巳】字,就可以翻译成天地之道的意思了。

已经,已经,或许,【已】也是经吧。

但易经的原文里没有【已】字,你若找到一个已字,那一定是认错字了。

然授三锡之命,行开国之赏,令行于师中,功论于宗庙,上为宗庙。威福之权自一也。

但是君王出征要授给主将象征权力的器物,叫三锡,颁布开国的奖赏制度,因为上古打仗是君王带队,在主将出征的过程中,君王的命令一定要落实在军队中,而论功行赏时,要在宗庙中举行盛大的仪式。所有的策略和行动都是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着想。君王的威严和福祉,要会权变,其权变之术要来自道的启示。

道者,一也。所以叫【权自一也】。

“上为宗庙”是古人的信仰,就是一切为了江山社稷的长远利益为首要考虑。

这里说说【三锡】。

【锡】是什么,【金】字加【易】字,金为天,易为给予,师卦中的【锡】其实就是虎符,【易】字甲骨文象个飞虎,【金】就是金子做的飞虎。

三有多的意思,所以三锡,就是不断的打仗,不断的把节兵权交给打仗的将军。

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打仗时的【三锡】是给将军的。以三才而论,就是天地人,一是符节,就是指挥权;二是兵器,如战车斧钺之类;三是军队的士兵。

但是现代人认为是车马、衣服与护卫。

这不是打仗时的【三锡】,这是不打仗时的【三锡】,是给文臣的。

这个【三锡】其实是【九锡】的一部分。

这个叫赐。

是皇帝给大臣的最高赏赐。

“锡”同“赐”。

九锡有什么呢:

车马,衣服,虎贲,乐器,台阶,红大门,弓矢,斧钺,香酒。

这些东西只有天子才能使用,赏赐大臣就是认可大臣的能力。

历史上第一个受九锡的是周公旦。 因为当时,周公是摄政王,也叫王叔父,替小皇帝看江山的。还有哪些人受过九锡呢?

比如,王莽,曹操,孙权。

司马懿也给了,不过他没有要,他的儿子司马昭,也故意多次不要后,又要了。

诸葛亮是坚决不要的人。

桓温是多次想要不给他的人。

也有活着不要,死了硬给的人,就是高欢

最好玩的是太监也想要,比如魏忠贤。

九锡一到乱世就是笼络军阀的虚物,一到盛世就成了忠臣避嫌的实物,不过千古以来,没几个忠臣要这个,常常是有失臣节的奸臣反而不断追求。

乃夫一阳受钺,所帅者皆阴也。

所以,三锡一下,就是皇帝大人的命令下了,主将带队带兵,受命出征,他所率领的士兵乌泱泱一大堆,都是只能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捐坟墓,弃妻子,争生死于原野,以贸金钱、牛酒之颁,其非孝子顺孙而为贪欲惨忍之细人,亦明矣。

他们不顾忌祖宗的坟头有无烟火,抛弃了自己的家庭、老婆和孩子,也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在战场上拼杀,

这都是为了换取君王的赏赐,像金钱、牛酒等。

由此也可看出,这些人不是不想当孝子和顺孙,而是被贪欲所驱使的残忍卑鄙的小平民。

但是这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也是向着大王的光明而去的。

故不律有戒焉,无功有戒焉,弟子有戒焉,小人有戒焉。凡凶者,皆以阴柔而戒也。

所以,师出以律,就是说,军队中需要纪律,但纪律不是主要因素,有功没功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战争是为了追求正义。

这善良才是人心的戒律。

所以,士兵们都有了戒律,是为了光明;小人们也有了戒律,不光明就会被纪律。

总之,一定是正义的战争,大凡在战争中出现的凶兆,都是因为出师不正。

一定要善良呀!这才是真正的戒律。

阴之为道,蕴毒而不泄,耽欲而不厌,投危地而不前,处成功而善妒。

如果不善良,战争就失去了根本,理由站不住脚,就没有人支持。

那些阴柔之道,其实都在人心里,内含恶毒,表面又不显露;贪得无厌,而又永不满足;遇到危险,就畏缩不前;取得成功,就嫉妒别人。

此四者,皆不利于师,而其害相因。

这四种表现,都对作战不利,而且它们的害处是相互关联的。

溺于利,则义不奋矣。竞于私争,则公战怯矣。娼以居功,则掩败不耻矣。兵刚事,而用柔,则吉一而凶三,岂不危哉!

如果贪图私利,那奋不顾身的义气就没有了。

如果热衷于私心,那打仗时就胆怯畏惧了。

如果自以为有功,而居功自傲,就会把失败掩盖起来,而不以为耻。

如果军队应该勇敢作战却,表现得十分怯懦,那就吉凶难卜,也就是吉少而凶多了,这难道不是非常危险的吗!

虽然,又岂能舍此而别募君子之军邪?然则如之何?其惟“容畜”于居平而致果于临敌乎!

话虽如此,但是我们又怎么能舍弃这些人,而另外去招募君子的军队呢?

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看来只有在平时能够宽容地蓄养他们,培养厚德载物,而又自强不息的精神,等有战争了,鼓励他们奋勇杀敌吧!

以其容畜,奖其致果,则小人之勇可使也。以其致果,用其容畜,则君子之怒已乱也。

如果平时能够宽容地蓄养他们,在战时又能鼓励他们奋勇杀敌,那么老百姓的勇敢,也是可以被我们利用的。

如果是为了让老百姓帮我们打仗的目的,而宽容地蓄养他们,那么君子也就不是君子了,君子成了小人,那君子的愤怒,就是真正的乱象了。

班仲升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可谓知容畜矣。

《汉书》中班固说:“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人太认真了就没有朋友。”这可以说是,真正懂得了宽容蓄养的道理。

宽容蓄养是利他精神,宽容蓄养要是成了利己精神,也就不是宽容蓄养了。

以三十六人攻匈奴之使,何其果也!此千古行师之要,授受在心。盖参阴阳之用,酌健顺之宜,而不至学古兵法之区区也。

班超以三十六人攻打匈奴的使团,取得了成功,这是何等的英勇果敢啊!

这是千古以来用兵的要诀,其中的奥妙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

它包含了阴阳的相互作用,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妥善处理刚健和柔顺的关系,而不必去斤斤计较,那些古兵法中的条条框框。

其实人若有了必死之心,还不是为了利,生有富贵,死有尊荣,这不就是古人提出的人生意义嘛!

其实,人生那有什么意义?开开心心才是最大的意义。

一切皆是浮云,地球是粒小灰尘,太阳是个大灰尘,银河系也是个更大一点点的灰尘而已。

俗儒之言兵也,贵其“左次”,则“无咎”而已。

那些庸俗的儒生,谈论起兵法来,就和赵括一样,只读兵书不会用,比如,他们按易经上说的“把军队驻扎在高山的左边,这样就不会出现灾祸”。

这是被迷了个信去了。

左次无咎,可不是表现意思。当左次,则左次,当不左次,则不能左次。

所谓左,就是阳道也,阳道是会变的,这才是真正的左次。

左次二字,左为阳,次为阴,这是天地否卦,打仗就是天地否的事,不是你死,就是我生。

常仅不失,而变无以御。宋以之亡而不悟,乃曰“君无失德,民不知兵”,以乞命于天下而辞其咎,则岂不哀哉!

这就是说,不要以为只要按常规办事,就不会有过失,但却不知怎样去适应,瞬息万变的战争形势。

宋朝就是因此而灭亡的,却仍然不觉悟,竟说什么“国君没有丧失德行,老百姓不懂得打仗”,向天下人乞求活命而推卸自己的罪责,这难道不是很可悲的吗!

可见,大宋朝的左次,没有次好,一次一次的退,而他的失败根本的原因,不是左次的罪,却是左次的因。

为什么呢?

因为老赵家是以军阀起家,他们害怕有人学他们,就把军他真的左次了,搞了个杯酒释兵权,只认文官,不认武将,把军人都左次没了,有了战争,焉能不输。

一直输到,小皇帝跳了河,跟随他们的十万百姓和文臣们,也左次到大海里去了。

左次者,阳道也,当活用之,凶三之。

三锡者,阴之用也,当少用之,吉一之。

0 阅读:7

叶还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