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道”和“德”的一个重要概念:反——可惜被玩坏了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9-23 14:26:37

本人拙作【】发表后,虽反响虽平平,但收效也不错,让平台上两位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的研究老子之大佬&在评论区握手言和,不知两位朋友能否放下争执,一致对外(我)?

华夏盛赞七宝哥(原东半球主义者)

这是朋友对我文章的评论:

这是(原东半球主义者)对我文章的评论:

对两位朋友评论的回复比较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围观。

今天的文章,重点说说“反”,确实如七宝哥哥所言,“反”有很多意项,但我们的解老者却为何总是选取诸如“相反、反向、反复、循环”这些意项呢?为什么不像我一样选取“反馈、反映、返回”这些意项呢?放到我身上就是“只取一瓢饮”,你就不是了?这不是双标吗?

所以,我不止一次告诫同道朋友,评价、批驳别人的观点,一定要抛开自己对《道德经》的理解,因为自己的理解不是标准答案,我们都是盲人摸象,你敢肯定你摸的就比我摸的准确?这不是妄自尊大吗?

言归正传,我们重点说“反”字。

凡选取“相反、反向、反复、循环……”之类意项来理解“道”者,本身就是错的。

为什么?为什么呀为什么!!

因为“相反、反向、反复、循环……”之类的概念,都是主观视角下对事物运动状态的一种描述,是“主观结论”而不是事物的“本然和本质”。打个比方,我们认为太阳东升西落循环往复,对太阳本身来说也是东升西落、循环往复吗?我们认为有生死循环,但对于物质世界本身来说,难道不是不增不减、不死不生?我们认为左右相反、上下相反,对于被观察的事物难道不是纹丝不动?换句话说,“相反、反向、反复、循环……”是你自己认为的,不是事物本然的。

普通的事物尚且如此,何况“道”呢?“道”从实体来说是万物的混成,从概念上来说是对万物运行逻辑的形而上概括,不管从哪方面理解都不存在“相反、反向、反复、循环……”之类的运动状态。在老子的笔下,“道”是惚恍的、寂寥的,无物无名的,需要人类从其“象物精信”中总结、提炼出一定的认知逻辑而形成后天之道,而且后天之道还要不停地、反复地去检验、印证。而从先天之道中可道出后天之道,才是“反”和“弱”的真义所在。

所以,建议和两位好朋友,先回顾一下自己对“道”的理解(我不在此列举),再来对照一下自己对“反弱”的理解,其中明显的自相矛盾(悖论)难道一点自知和自感都没有吗?

“反”——正是认知世界、与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

人类用什么与世界相处?很简单,用感觉、用思想、用头脑、用心、用认知、用思维……这些都可以统称为认知工具。认知工具就像一面镜子,把世界映照进我们的思想里、或者说心里,于是我们的心里就会产生一个映像,这个映像就是认知和思维对外部世界的逻辑加工,或者叫逻辑构建。

比如我们吃一口苹果,感觉到很好吃,就把苹果的味道构建为“酸酸甜甜”这样的逻辑,我们即使没有真正把苹果吃到嘴里,或者就没有吃过苹果,但是也从人类文明对“苹果的逻辑”里知道它是“酸酸甜甜”。要知道,“酸酸甜甜”这样逻辑对自然本身来说是根本没有的,人类的认知赋予了这种逻辑,才与“苹果”这个物结合在了一起。“酸酸甜甜”这个人类构建的逻辑就是“有”,所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所以,“反”,很简单,就是:反馈、反映、反应。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循环往复,这个“象物精信”反映到人的思维中,人的思维对之进行反馈,于是构建了太阳系、光照、日夜、循环、反复、时间……一系列的认知逻辑,这就是“道之动”——动用了人类的认知之道,对客观事物进行反馈从而产生一定的认知逻辑,我们得到的这些认知逻辑只适用于我们的反馈结果,不一定就是“普适的认知和普适的道理”,也就是说,“无中生有”而得到的“有”是相对的、局限的、主观的,所以我们要“弱”,弱化主观认知,弱化“有”对我们的控制和束缚。

心如止水,才能返照万物之“真相”

当然,反也可以当作返回解,返回到哪里呢?从心之内返回到心之外的认知对象的本身和本质,读懂了第16章,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老子在《道德经》中,非常科学地回避了站在主观立场对自然世界进行解释的叙述。

老子对自然世界——道的本质和运行状态的描述,集中体现在第4章、第14章、第21章,老子用似、或、恍兮惚兮、寂兮寥兮、无物无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样的逻辑进行表述,正是体现了人类近似于盲人认知世界的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无知”者的地位,以“知不知”的态度、敢于探索的同时又敢于试错的精神;而不是以全能神或全能神代言者的角色来解释或规定世界的运行逻辑。

所以,亲爱的,你怎么知道道的运动是反向的,或循环的?你怎么知道道以弱的方式发挥作用?你是上帝吗?

《道德经》不是解释世界的,而是论述和启发我们如何认知世界、与世界相处的。

《道德经》中的“反”共出现4次,前3个反,都是明白无误的“反馈、反应、反映或返回”:

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65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78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25章中的“反”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是“大曰▓,▓曰德,德曰反”在传抄、流传过程中被修改后的文字,原文是:

论证起来篇幅太长,建议读者去某乎搜一位叫“龙潭今语”的作者的文章,我之前的文章也有论述。这几个字据龙潭今语考证,应该是: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我对于《道德经》的文字修改或篡改,是不敏感的,我认为只要理解了老子的思想,不在乎几个字的改动。但这句话的考证却很重要,如果结合第21章的文字,那么疑似原版的“大曰▓(寰),▓(寰)曰德,德曰反”表达的意思非常直白,简单就是大白话,根本不需要后世辩来解去:

【大曰寰】道之所名为大——赋予其认知逻辑为“大”(并不是字道名大类似于刘备字玄德,参见我的其它文章),是因为它是混成之物,包含寰宇(理解这一句要结合第14章文字)。

【寰曰德】包含寰宇这么“大”怎样去认知与相处?要靠人类去“德”——总结、提炼其中的“象物精信”,形成我们人类的文明成果——后天之道(理解这一句要结合第21章文字)。

【德曰反】而人类之“德”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就是对物质世界——混成之物的“象物精信”进行“名可名”即逻辑构建——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这里的“反”就类似照镜子,是反馈、反映、反应的意思(理解这一句要结合第16章、第21章文字)。

而此句紧接下来的“四大”,正是“德”与“反”的结果——四大文明成果——人类建立的与自然、与天地以及社会共处的“四项基本原则”(请参阅我的其它文章)。

第40中的“反”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之思维原则,正是“道—德”理论体系的必然选择。《道德经》的主题思想,毫无疑问,阐述的就是“道——德”理论体系。什么是“道—德”理论体系?分两个部分,或者两个步骤:

一、通过“道可道”,形成“非常道”,这一步是认知逻辑构建。这一步是通过“名可名,非常名”实现的。通过“名可名,非常名”,从而“无中生有”,人类创造出来各种各样的认知逻辑——文明成果。

这一步是从道而得的过程,通过这一步,先天之道转化为后天之道。

二、通过对后天之道的运用,形成有德社会。先天之道不可用,只有通过“得”转化为后天之道,才可用。但可用并不意味着后天之道就是标准。先天之道不可用,所以不能成为标准;后天之道可用,但不足以成为标准。后天之道是对先天之道的有限总结,有其局限性、相对性、主观性,因此要“玄德”,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玄德”要义就是要弱化对“有”即认知逻辑(文明成果)的依赖,其原则也是一个“反”字,即“返回”到客观世界本身。

特作示意图如下:

这个示意图其中的含义是:逻辑构建的过程是“反”的过程;而逻辑运用的过程是“弱”的过程。

第65中的“反”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还有比这句文字更准确、更隽永的表述吗:人类的深远之得(德),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正确反馈。

我们来看老朋友的解释:

65章的“玄德”的表述则有所不同,其大意是:“明(智)”与“愚(不智)”两者,实关治国之利害,也即治国之法则。能知道这古今不易的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远,与人相反:人欲利己,玄德欲“与人”,唯此玄德,乃可及于大化。

【玄德深远,与人相反】:在现实的生活和治理实践中,怎样“与人相反”?【人欲利己】:人都是利己的吗?利己有什么不对吗?再者,老子在《道德经》中,并没有提倡要与“人”对着干,“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就是明证。【与人相反】:是与所有人相反,还是与一部分人相反?如果是与一部分人相反,是与哪一部分人相反?作者看似很“圆融”的解释,其实经不起推敲,放在具体的实践中毫无意义,如果一位官长在工作中用了这样的“玄德”,那就是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不需要人为“圆融”,其本身的逻辑就是自洽的。生而、为而、长而的动作对象就是“有”,特指君主侯王的治理逻辑:主义、思想、理念、制度、文化等,这些东西都是后天之道,是相对的、局限的、主观的,在治理实践中要以这些“有”为治理手段,但不能依赖这些“有”,要弱化之,弱化之就要“反”,一是正确“反馈”客观现实,二是善于“返回”到客观现实,不管是“反馈”还是“返回”,都是一体的、一致的。

如果给“玄德”下一个定义,我认为最合适不过的定义是:

玄德:建立在对客观世界正反馈基础上,自觉反思主观成分对行为效果的影响,善于在实践中检验治理理念的为政境界。

如果朋友们认为这个定义不好,可以自己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学习研究者(或修炼者),认为德是道的显化,此认知是妥妥的“道帝”拥趸者——道不会显化,道就那儿,不多不少,不净不垢,不增不减,不善不恶……人要知道、遵道,必先通过主观努力有所得,此乃一“德”;得之而后行之,此乃二“德”,行之而能修之,此乃“玄德”;行之修之而能与人同德,此乃“玄同”。只有人,才有德;离了人,德就失去了主体。

第78章的“反”

通过以上长篇大论的分析(特别感谢能耐着性子看到这里的朋友),我们可以无死角、无疑问的知道:第25、40、65三章的“反”字,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反馈、反映或返回。那么第78章的“反”是不是还是这个意思?我认为仍然是,但是不太肯定。

第78章的主题是谈“守柔守弱”的,老子特别提出了两个守柔守弱的实例,一个是“受国之垢”,一个是“受国不祥”,其含义是,统治者治理之道的关注点、关键点,是国家的薄弱环节,而不是显示自己有多聪明、多强大、多有能耐。论述了这些道理后以“正言若反”总结,但是“正言若反”的字面意思并不是本章主题的总结,也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遍认知规律(传统解读几乎清一色地认为是“正话反说”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正言若反”应该别有深意,传统的解读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道德经》文字逻辑,是完全错误的。

那么,其深意是什么呢?我认为,仍然要从“反馈、反映、反应、返回”这个方向来理解:“正言”即正确的治理理论、治理原则、治理策略,“若反”即应当选择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馈。如果觉得这个理解太勉强,也可以这样理解:正确的治理理论、原则、策略,应当选择与常规观念相反的视角,即关注容易被忽略、容易出差错、容易不受待见、容易遇到艰难险阻的环节。这里的“若”是选择的意思;“反”可理解为相反。

本文比较长,再次感谢能读完本文的朋友,请有理有据地批评、反驳我的观点。

0 阅读:8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