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特朗普上台,世界各国就不得不应对这个特不靠谱的“奇思妙想”。
前不久,特朗普就扬言,不排除用军事或者是经济胁迫的方式,拿下格陵兰岛的控制权。而这直接让丹麦坐不住了,毕竟自18世纪起,格陵兰岛的控制权就在丹麦手里,虽然这些年格陵兰岛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归根结底,法律上还是丹麦的一部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008f3278a60bed2574e39dec5d4dbd8.jpg)
所以特朗普的话一出,丹麦首相梅特·弗雷泽里克森就站出来强调,格陵兰岛是丹麦的一部分,不是商品不会出售。格陵兰自治政府也表示,格陵兰的未来要由自己决定。不过,面对超级强国带来的压力,丹麦也知道,光嘴上说没用,还是要自己拿起行动。
于是,在上个月末,经过丹麦政府、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法罗群岛政府等协商,他们投入了146亿丹麦克朗,也就是大概20亿美元,来加强北极、北大西洋地区防务。而要说这里面具体涉及什么举措,无外乎买点海军舰船、搞点无人侦察机以及训练岛上的军事力量,用丹麦国防大臣的话来说,就是北极、大西洋地区面临严峻的安全和防务挑战。当然,面对美国的军事力量,丹麦这些准备还远远不够,但拿出这个态度,就表明他们决心要捍卫主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17925dbf2adf9083de846a35a718b7.jpg)
而除了这些,2月初,丹麦又从芬兰手里买了一批羊毛袜,下单的是丹麦军方,一共花了400欧元,买75双羊毛袜。表面一看,丹麦这个操作还有点幽默,但实际上,这里面有五个款式,最厚的那批,足以在格陵兰岛上抵抗寒冷。
作为世界上的最大岛屿,格陵兰岛的绝大部分都位于北极圈内,即便在夏季,这里也是基本维持着5到10度的气温,鲜少时候能到15度以上。而一旦到了冬季,沿海地区的平均气温会维持在-10°C至-20°C之间,而内陆地区,就会达到-30°C至-40°C之间。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气温可能会降至-50°C以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e6f827c7ed1db3106fc3e99911b9cb.jpg)
由于严寒,岛上的因纽特人使用动物皮草制作服装,比如海豹皮、北极熊皮和驯鹿皮。而现代的格陵兰岛民,就用羽绒服、抓绒衣和保暖内衣来抵抗寒冷。采购袜子,就是为了以后格陵兰岛上的军人能够增加防寒能力,看来丹麦也是下了决心,不是防特朗普这一时,而是想多为以后打算了,毕竟这份订单,一签就签了4年。
至于为啥找芬兰袜子厂,而不是丹麦自身生产,主要是从成本效益还有灵活性来说,从芬兰采购能少花钱多办事,并且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才能保证供给。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丹麦和芬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双方针对北极地区的合作和治理也是挺积极的,把这活儿交给芬兰,丹麦放心。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f70cd5472366fb6c3f81bbb4544f7f8.jpg)
最后,说回美国,其实在美国内部也有不少人反对特朗普的这一计划,他们认为这个想法这不切实际,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同欧洲盟友的关系。虽然格陵兰岛上确实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稀土、石油和天然气,但眼下解决美国内部的民生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自家的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和教育都没跟上趟,还想进行海外领土的扩张,共和党内部都有一些不赞成的声音。目前来看,特朗普还没跟上实际行动,而一旦真有那一天,估计北极圈,也要乱成一锅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