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2019年11月的行政处罚案件,在2020年12月形成了一份处罚决定书,到2021年4月,火了。
4月12日,上海市场监管局的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位于上海的英文外卖平台食派士因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被予以行政处罚。罚款金额116.86万元,为食派士2018年销售额的3%。
就在两天前(4月10日),阿里巴巴刚刚因为“二选一”而被处以182亿元的巨额罚款。人们纷纷猜测下一个被处罚的会是谁,在餐饮行业,矛头则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美团和饿了么。
没想到第一个被挂出来“示众”的,是这么一家听都没听过的小平台。
1专注于英文外卖的食派士,说来也算是外卖平台的“前辈”了。它成立于2001年,比美团、饿了么的外卖要早十几年,2017年被百胜中国收购。官网显示,食派士的业务已覆盖北京、上海和苏州。
由于英文外卖的市场规模有限,所以别看食派士取得了不可思议的先发优势,它的营收也并没有高到哪里去。上述处罚书显示,2018年食派士的年营收仅为3895万余元。相比之下,美团2020年的营收为1148亿元,是食派士的2800倍。
显而易见的大平台不去罚,却罚这种小平台,这是什么情况?
有人说这是“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对于垄断行为,居然才罚了116万,简直就是“垄断了对‘垄断’的解释”。甚至有人调侃,食派士本来没什么人知道的,这下好了,相当于花116万打了个广告。
这种说法当然只能当做玩笑话,因为哪怕市场再小,只要你垄断,那么就违法了。而在英文外卖这个小众市场,食派士的的确确是有垄断行为,而且强制商家“二选一”,这是客观事实,无可辩驳。
不过,这种说法也的确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朴素的诉求:
苍蝇要拍,老虎更要打。
2监管层也不是没有注意到美团们。
早在2019年11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在杭州召开座谈会,召集了美团、阿里巴巴、京东等20多家平台企业,特别强调“二选一”违法。
进入2021年,美团更是多次被市场监管总局约谈。昨天(4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三部委联合开会,指出强迫实施“二选一”危害极大,“必须坚决根治”,参会的有美团、腾讯等34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
在具体的案件方面,今年1月,广东梅州市监局对当地美团强制“二选一”的案件处理结果作了公开答复。这个答复的时间点值得玩味,因为案件发生在2019年底、2020年初,而且也于2020年5月29日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上作了公示,直到今年1月5日,才有“相关人士”向梅州市监局提出公开申请。
这种种迹象,颇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也难怪有人这样评价食派士被罚:
杀鸡儆猴。
3美团的股价这两日也应声下跌。按4月9日(上周五)的收盘价314港元计算,截至4月13日收盘,美团股价在两个交易日跌去12.1%,市值缩水224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87亿元)。
不少餐饮人都在等着,看美团什么时候被罚。有人甚至算好了,如果按处罚阿里的标准(年营收的4%),美团该被罚50亿。
不过,让我们冷静地说,这种期望很可能会落空,甚至美团可能都不会被罚。
昨天三部委联合开会,要求“充分发挥阿里案警示作用”,各平台企业要在一个月内全面自检自查,逐项彻底整改,并向社会公开《依法合规经营承诺》,接受社会监督。
市场监管部门将组织对平台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整改期后再有发现平台企业强迫实施“二选一”等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从重从严处罚。
这番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美团们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来整改,一个月后如果还有“二选一”,那个时候才会被处罚。
这或许是相当一部分餐饮人不愿看到的结果,过去的账难道就这么算了吗?对于这种持续多年的恶行,难道就因为它改过自新,就真的既往不咎了吗?
美团该罚,而且该被重罚,这是无数餐饮人的呼声。
然而,站在监管的角度,“罚”不是目的,“扯袖子”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让平台经济“更好地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
而且已经重罚了阿里这个平台企业的标杆。
4对于餐饮人来说,美团被罚,那自然是大快人心,但也没必要一直等着,看它到底会不会被罚。
因为有比这更实在的事,那就是:从现在开始,想上几个外卖平台就上几个,看看这些平台到底整改了没有、整改得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