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泉灵:科技史是深度思考者的通识,孩子越早读到科技史,就越好

书研聊育儿 2021-09-11 21:35:58

你好呀,我是书研。

前段时间,儿子跟我说他喜欢看历史类书籍,让我给他再买两本。

搜索寻找了好一阵,才发现吴军的这本《给孩子的科技史》。

为什么想要买这本《给孩子的科技史》呢?

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这本书的主题——科技史。科技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它将会彻底的颠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方式。

正所谓科技兴国。

近年来,围绕着科技发生过很多的大事,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华为被制裁,孟晚舟被扣押。

这种种欺人太甚的事件,无不都是因为某国想要压制我们国家高科技的发展。

正因为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国家现在已经在往自主创造主研发的路上大踏步行进了。

值得高兴的是,当国家需要芯片人才的时候,总会有人愿意投身于“卡脖子”的行业,他们只愿为国家的未来贡献一点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比如,今年的海南考生吴京泰以900分的高考成绩,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未央书院录取,他立志投身于芯片事业,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吴京泰这样说道:

“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以脱离时代而存在,我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跟着国家的发展目标走,方向肯定不会错,同时这也是个人发展的巨大机会。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自以为让孩子早接触和了解关于科技的历史,实在太有必要了。

另一个就是作者吴军,第一次读他的书是《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很惊喜于他对阅读与写作的讲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阅读写作的最底层入手,深入浅出的对读者进行通识教育。

在他看来,阅读与写作是一个人的底层能力,无论是谁都可以学会,哪怕不想学,也应该了解,因为这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虽说是通识教育,但在现在的学校教育中,根本不存在什么老师教学生通识教育。通识教育通常都是在学生上高中和上大学时才会涉及。

由此我们可以知晓到,通识教育其实是一种很底层和必须的教育。正如少年得到董事长张泉灵说的那样:

“每个孩子都应该读一读科技史,科技史相当于人类思想的进化史。好的大学,理工科学生通常必修一门科技史 因为,这是深度思考者的通识”。

而这本《给孩子的科技史》,正是吴军博士写给孩子的科技通史。

他的《全球科技通史》《信息传》是这本《给孩子的科技史》的母本,荣获了著名的“吴大猷科普著作奖”,并入围“中国好书”,入选“文津图书奖”。

《给孩子的科技史》从原始人用石头砸开坚果,到如今的人工智能,再到展望星际旅行,其跨度之大非常罕见。

全书图文并茂,且幽默风趣,读来时常让人莞尔和好奇,不仅适合孩子独立阅读,也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亲子共读。

当然,如果你想要将它作为睡前读物,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最初的火种是怎么得到的?

粮食最早是从哪儿来的?

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穿衣服的?

知识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

电是怎么来的?

未来世界又会是怎么样的?

……这许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是一个个基础的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又一个全新的视野。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确实是的,一本好书可以打开一个人的思维,突破自身的障碍,让人获得新的认知,提升自我思考能力和拥有更高的视野与格局。

而这本《给孩子的科技史》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值得家长和孩子都读读。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