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利尼亚反击战:基辅阴影下的血战,朱可夫初露峥嵘

悠然历史 2021-06-08 18:35:05

叶利尼亚反击战,是苏德两军于1941年斯摩棱斯克交锋时爆发的一次反击行动,目标是夺回被德军控制的叶利尼亚突出部,而这也是朱可夫第一次指挥前线部队和德军作战。

对于这次反击行动,苏军内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苏军第一次在实战中粉碎德军的重兵集团,并且还由此诞生了苏军最早的几支近卫军部队,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军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然而叶利尼亚反击战真的有苏军宣传的那么伟大吗?朱可夫也真的在这场战役中粉碎了德军的重兵集团吗?既然真的这样,那为何德军内部对此战却没有多少记录?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要从头讲起。

01、叶利尼亚突出部的形成

1941年7月,就在苏德两军还在斯摩棱斯克激烈交战之时,德国第二装甲集群指挥官古德里安不待后续的步兵赶上来巩固包围圈,就命令自己的部队向东前进,目标直指斯摩棱斯克以东的叶利尼亚地区。

面对古德里安的突击,苏军大本营急忙调来原驻扎在西伯利亚军区的第24集团军,以4个师的兵力向古德里安发起反击,试图阻止德军的推进。可是在德军强大的地空火力面前,参加反击行动的苏军很快便败下阵来。

1941年7月20日,古德里安下属的第46摩托化军正式占领了叶利尼亚,形成了一个通向莫斯科的大突出部。

叶里尼亚镇在斯摩棱斯克市东南方向82公里处,位于杰斯纳河以西,是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必经之路,而古德里安占领叶利尼亚就意味着德军已经取得了进攻莫斯科的桥头堡,因此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陆军参谋长弗朗兹·哈尔德和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都对这个地区十分看重,先后调来了第10装甲师、党卫军“帝国”摩托化步兵师、“大德意志”步兵团等精锐部队加强防线,并且命令部队必须坚守叶利尼亚突出部。

而苏军也深知夺回叶利尼亚地区对保卫莫斯科的巨大意义,于是在整个7月底-8月份期间,苏军一直在集中兵力向叶利尼亚发起反攻,可是面对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德军部队,苏军无数次地反攻都变成了白白浪费兵力的无用之功。

02、苏军实力的强化

1941年7月31日,原苏军大本营总参谋长朱可夫正式出任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全权负责对叶利尼亚突出部的反攻。

朱可夫刚刚到任,就马不停蹄地赶去第24集团军的司令部,并在第二天和第24集团军司令拉库京将军一起去勘察叶利尼亚地区的实际情况。

结果,调查的实际情况让朱可夫愤怒不已,因为他发现作为一名前线指挥官,拉库京等人居然连对面德军兵力如何、火力配置怎么样都没搞清楚,纯粹是在打迷糊仗。

这能打赢吗?

朱可夫当即向斯大林发去电报,指出以目前预备队方面军的情况根本做不到立即向叶利尼亚发起进攻,所以他希望部队能有10~12天的准备时间,并且还要求斯大林为他增加2~3·个师的炮兵部队。

起初,斯大林拒绝了朱可夫的请求,但在经历一场不成功的局部反击并遭遇惨败以后,斯大林最终在8月21日同意了朱可夫的要求,允许他在原地休整,直到9月初再发动反击。

趁着这段时间,朱可夫用尽全力来加强他的部队。

在当时,预备队方面军下属的7个集团军中只有第24集团军的情况较好,于是朱可夫便重点加强了这个集团军,并指示由其来担任拔叶利尼亚突出部的主攻部队。

从8月21日停止进攻开始,到8月26日,朱可夫已经给第24集团军增加了4个师的援兵。这时第24集团军的总兵力已经增加至10万余人,下属11个师,其中有2个坦克师和2个摩托化师。

为了增强突击力量,在正式进攻发起之前,拉库京还从内务人民委员会获得了23个行进营,每个营约有1000余人,总计2.3万余人的援兵。

与此同时,朱可夫还亲自给斯大林打去电话,希望他能同意给第24集团军的突击行动提供两个雅克-1战斗机团和一个伊尔-2攻击机团作为空中掩护。斯大林虽然没有第一时间同意朱可夫的请求,但表示会先给朱可夫提供一个雅克-1战斗机团,并在稍晚的时间给朱可夫提供剩下的空军力量。

在得到兵力加强以后,苏军终于有了足够的力量向驻守叶利尼亚的德军发起反击,而由于拔除叶利尼亚突出部的任务主要是由第24集团军,所以朱可夫便把制定作战计划的任务让给了拉库京,让他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适的突击计划。

03、拉库京的突击

在仔细观察德军的火力配备,并审视自己目前得到实力以后,拉库京最终制定了一个钳形的突击计划。

根据朱可夫的指示,拉库京将自己的装甲力量拆分为两个突击集群,北翼突击集群主要由坦克第102师和步兵第107、100师组成,还包括了已经寥寥无几的坦克第105师残部,拥有400余门火炮作为支援。

而南翼突击集群则主要由步兵第303师和摩托化第106师组成,拥有200余门火炮作为支援。

拉库京希望能用两个突击集群的向心突击,从南北两翼突破德军防线,并最终在叶利尼亚突出部根部会合,这样他便能合围德军在叶利尼亚突出部中部署的3个步兵师,并收复叶利尼亚。

为了迷惑敌人,拉库京还特意唱了一出迷魂阵,在主要突击集群发起进攻的时候,拉库京命令第19、309步兵师在叶利尼亚以东发起进攻,以牵制德军在战线中央的部队,以避免德军从中部地区分兵去支援两翼,同时还命令第103摩托化师和第120步兵师分别从叶利尼亚的东北部和东南部发起进攻,让德军无法辨别苏军的主攻方向。

朱可夫对拉库京的这个计划十分满意,还表示就在拉库京进攻叶利尼亚的时候,自己也会从第43集团军中抽调第149、211步兵师和坦克第104、109师,组成一个突击集群,向德军后方的罗斯拉夫利发起进攻,以牵制德国的援兵。

在经过朱可夫的同意以后,拉库京立即将作战计划下发全军,并部队尽快做好战前准备。

8月30日,在经过3天紧锣密鼓的战前准备以后,拉库京的部队终于如期向德军的叶利尼亚突出部发起了反击。

然而令拉库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筹备进攻计划的这段时间里,德军统帅部也对叶利尼亚的兵力部署做了调整!

8月25日,根据希特勒的指示,中央集团军群下属的第二装甲集群和第二集团军开始南下参与基辅战役,所以原先驻守在叶利尼亚的第17装甲师和“帝国”摩托化步兵师都被调走,第10装甲师则被博克调到后方担任第四集团军预备队,驻守叶利尼亚的任务则被交给了刚刚赶到前线的第四集团军下属步兵第20军,具体来说是该军下属的第15、292和268步兵师。

在拉库京最初的设想中,他要面对的只是德军几个经过连续作战已经筋疲力尽的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可德军统帅部对兵力部署的调整,使得他的突击部队需要直接面对3个实力基本完整的德国步兵师。

可尽管如此,拉库京的突击部队还是在兵力和火力上占据优势。

在当时,德军在叶利尼亚突出部内仅有4万余名战斗人员,而拉库京的部队有10万余人;德军一辆坦克也没有,而拉库京则有35辆坦克可以提供支援;德军各式火炮加起来只有500余门,而拉库京的各式火炮加起来则有800余门,其中甚至有20具BM-13火箭炮,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喀秋莎”火箭炮。

战斗一开始,苏军先是用炮兵对德军在前沿阵地的火力点进行密集打击,随后苏军步兵便向德军阵地发起了勇敢无畏的冲锋,可面对训练有素、火力凶猛且士气高昂的德军,苏军士兵的勇猛冲锋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在第一天的战斗中,被拉库京寄予厚望的北突击集群只前进了不到1千米,而南突击集群也只推进了数千米距离,这令拉库京和朱可夫十分愤怒。

在一份报告中,拉库京抱怨道:“坦克第102和步兵第107师的进攻糟糕至极,尽管他们兵器密度很高,却几乎没能取得任何进展。这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这两个师的指挥混乱不堪,为此,我已严厉申斥两个师的师长和政委并对他们提出警告。”

而朱可夫更是直接把第24集团军从上到下全部骂了一遍,在一条名为“关于第24集团军在谨慎并解决使用其炮兵力量方面令人无法满意的组织工作”的训令当中,朱可夫严肃批判了参战的几个苏军步兵师在炮兵使用上存在巨大问题,并责令拉库京立即改正这些问题,同时还要继续向德军发起突击。

为了打破僵局,朱可夫甚至亲自下场指挥作战。

8月30日晚,朱可夫亲自下令组建一个特别集群,由第24集团军司令部作战指挥组参谋长伊万·马特韦耶维奇·伊万诺夫上校指挥,命名为“伊万诺夫支队”,负责绕过德军前沿阵地向西前进,从西北方进攻叶利尼亚突出部,以掩护拉库京两个突击集群的行动。

而就在朱可夫雄心勃勃,想要继续进攻拿下叶利尼亚的时候,一个令他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德军统帅部已经在考虑要不要主动放弃叶利尼亚突出部!

04、德军放弃叶利尼亚

8月31日,重整旗鼓之后的苏军继续向叶利尼亚突出部发起进攻,但是和第一天一样,苏军战士英勇无畏冲锋并未取得任何突破性进展。

拉库京的北翼突击集群本可动摇德军北翼防线,不过随着德军从战线其他位置抽调了一个步兵团增援北翼防线,苏军的进攻最终以失败告终。而攻向罗斯拉夫利的苏军第43集团军特别集群甚至被德军第267步兵师下属的2个步兵团就挡在了原地,进退不得,当天晚上第10装甲师战斗群的一个反击就差点直接击溃苏军这个突击集群。

为此朱可夫十分恼怒,用尽各种手段敦促他的部下继续进攻,包括规劝、警告、撤职、威胁,还指出了这些军官们在指挥作战时的各种问题,比如侦察不力、情报有误、将本来就不多的炮弹浪费在没有意义的地方、白白浪费兵力等。

但无论朱可夫如何指责,苏军低下的士兵素质和糟糕的战术协同,都使得朱可夫发起的这场反击拥有了过高的伤亡和过低的前进速度。

不过朱可夫的凶猛进攻也不是没有效果的,可以说正是由于朱可夫这幅血战到底的气势,才让德军统帅部最终做出来命令部队撤出叶利尼亚突出部的决定。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德军之所以会选择主动撤出叶利尼亚突出部,除了朱可夫的凶猛反击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叶利尼亚这个突出部对德军来说已成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正如博克在日记中记述的那样:

“就像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约德尔将军所说的‘插曲’那样,将我的右翼转向南面,可能会使我们与胜利失之交臂。向东(莫斯科)发起进攻最快要到9月下旬才能实施!在此之前,保持集团军现有实力至关重要,只有2个师正从后方派至我集团军。弃守叶利尼亚突出部的问题因而成为焦点。随着时间流逝,部署在那里的几个师实力逐渐耗尽。同克鲁格几次商讨后,我决定下令放弃该突出部。那里没有长远利益可言,但我必须争取时间,我可以先撤出2个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第4集团军2000多千米长的战线后方只有4个师担任预备队,其中2个师已投入1个团参与战斗。”

仔细研究博克的这段话,便可以了解到为何德军会主动发起叶利尼亚突出部。对德军而言,放弃叶利尼亚突出的原因主要有2个:

1、随着古德里安和魏克斯的部队南下参与基辅战役,中央集团军群对莫斯科的进攻势必要推迟到9月下旬,此时坚守叶利尼亚桥头堡的收益已经不大了;

2、由于兵力不足,博克希望能主动放弃一些阵地来腾出预备兵力,好用来处理突发状况。

正是因为这两点原因,才使博克和其上级哈尔德、布劳希奇同意了主动放弃叶利尼亚的做法,9月3日,就在苏军的进攻发起4天以后,博克正式给叶利尼亚突出部内的德军部队下达了撤退命令。

9月5日-6日夜,经过有序的撤离,德军在叶利尼亚突出部的部队最终全部撤出了叶利尼亚地区,而朱可夫也成功地完成了斯大林交给他的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朱可夫在9月3日晚就注意到了叶利尼亚突出部内的德军有撤退的迹象,于是他命令第24集团军南北两个集群加速进攻,一定要赶在德军逃出包围圈之前封闭口袋。不过很可惜,尽管苏军宣传部门曾断言在9月4日晚时苏军南北两个突击集群相距只有数百米,了实际上这两个突击集群当时距离各自都还有8千米的距离,德军在撤退通道两翼的部队依旧实力强大,并且还得到了德国空军和突出部外围德军炮火的支援,所以朱可夫最终未能合围德军在突出部内的部队。

05、苏军的胜利

尽管未能全歼德军在叶利尼亚内的守军,可朱可夫毕竟还是收复了叶利尼亚,取得了在战争前期苏军少有的胜利。

斯大林对此十分高兴,亲自宣布将授予参战的第100、107、120、129步兵师以“近卫军”的称号,而这也是苏军在苏德战争中的第一批近卫军部队。

而苏联新闻社也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通告了叶利尼亚反击战所取得的巨大战果:

“沿斯摩棱斯克方向,争夺斯摩棱斯克附近叶利尼亚的历时26日天的战斗,以歼灭敌武装党卫军师、第15步兵师、第17摩托化师、第10坦克师、第137奥地利步兵师,第178、第292、第268步兵师而胜利告终。敌人这些师的残部仓促向西后撤,我方部队已收复叶利尼亚。”

对于苏军这份不能用“注水”,只能用“水里注”来形容的战况通报,各位朋友看看就好了。

实际上,仅仅是收复叶利尼亚的行动就让朱可夫的部队付出了异常惨痛的损失。

根据苏军方面的统计,在8月30日-9月8日期间,第24集团军在收复叶利尼亚的行动中一共损失了3万余人,其中有10701人阵亡被俘或失踪、21152人负伤。

而德军第20军在这一时期只损失了1万人左右,包含阵亡、被俘和受伤人员,双方战损比接近1:3。此战,参战的3个德军步兵师虽然遭到了严重损失,但并没有失去战斗力,他们甚至还一度参加了中央集团军群在10月初发起的“台风行动”,并向莫斯科方向发起了冲击。

不过,还有一件事连朱可夫自己估计也没有考虑到:

既然现在守卫叶利尼亚的主要是德军第四集团军下属步兵第20军的部队,那么原先守卫在叶利尼亚的古德里安第二装甲集群跑到哪里去了呢?

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1941年时,“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每辆装甲车辆的尾部都写有“G”字的标记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想了解二战战略、战术、战史领域更多的知识,可以关注我!

3 阅读:3111
评论列表
  • WRJ 10
    2021-06-22 15:50

    见苏一通黑,见美一通吹!这些文章令人作呕!

    强子 回复:
    嗯,瞎说实话别有用心
  • 2021-06-30 12:26

    骁勇善战以一敌百的德军,不愿意弄脏自己锃光瓦亮的皮靴,所以在苏军发起攻击时先行撤退了。

  • 2021-11-13 23:00

    猪队友没办法

  • 2021-06-16 20:01

    怎么可能没有想到古德里安去合围西南方面军去了呢?

  • 2022-09-26 18:12

    撤退回家守卫柏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