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家对于城乡居民养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灵活就业人员也舍弃了原来了的灵活就业社保,开始选择缴纳城乡居民社保,小编根据大家的反馈,总结了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1、城乡居民社保选择性更多,费用更低
城乡居民社保包含养老和医保两个险种,如果经济遇到困难的话,可以选择缴纳低标准的,比如城乡居民养老可以选择年缴纳300~6000元(不同的地方标准不一样),城乡居民医保目前只有一个档次,费用基本在400元/年左右,这样大大的减少了经济压力,而对比灵活就业社保,以湖南为例,2025年灵活就业养老缴纳最低档,每年就需要缴纳10339.2元,而灵活就业医保每年就需要缴纳4045.92元,对比下来两者的费用相差甚大。
2、城乡居民养老缴纳的所有费用,都进入了个人养老账户
城乡居民养老不管是正常缴纳、补缴、还是一次性提档补缴,缴纳的所有费用都会进入个人养老账户,属于正常缴纳每年还会有补贴一起入账,缴纳进去之后,每年会产生利息,办理退休的时候利息和个人账户余额都可以用来计发个人养老金。
灵活就业养老缴纳的费用,60%进入了统筹账户,剩余40%才进入了个人账户,如果遇到参保人不想交了或者不幸去世,只能退还40%的钱,很多人对比下来不是很划算,还未享受退休金就去世了,就算灵活就业养老有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总体计算下来还是没办法退回个人缴纳的全部费用。
3、城乡居民养老办理退休,目前缴费年限还是15年
很多人觉得交职工养老,一直在变化,比如缴费年限这块,害怕缴费年限之后还会延长,全额自己承担费用有点承担不起,所以干脆选择不缴纳了,改为缴纳城乡居民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就算缴费年限延长了,还在个人能承担的起的范围内。
4、城乡居民养老交高标准,拿到的养老金也不低
大部分人选择缴纳职工养老的原因之一,就是职工养老的养老金相对比较高一些,能给自己的晚年带来保障,但是随着各地区城乡居民养老缴费标准的提升,以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提升、集体资助的开通,出现同样花一样的费用缴纳灵活就业养老和城乡居民养老,拿到的养老金差不多的情况。比如以长沙为例,每年缴纳6000元的城乡居民养老,另外再开通集体补助缴纳6000元,每年缴纳的费用为12000元,按缴纳15年来计算养老金,养老金可以达到1600元左右。
5、城乡居民养老支持一次性补缴
目前大多数地区城乡居民养老缴费年限不足的,在达到退休年龄60岁之后,可以申请一次性补缴,补缴完之后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开始享受退休金;目前职工养老不支持一次性补缴,如果达到年龄缴费年限不够,只能办理延迟退休,继续缴纳,等到缴费年限够了之后,才能正常办理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