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重心,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领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d57eb65049825afa44a06945768602c.jpg)
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需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能够充分融合和利用农文旅现有资源,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引乡村经济健康发展的方向,将新资源内化进入乡村价值体系。
农文旅融合发展日渐成为促进农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07805926c5df3e31334e0d9fb693228.png)
然而,传统农旅项目商业逻辑本质是重资产运营,由资本带来资产,由运营带来回报,通过运营带来的收入覆盖成本(土地、建筑、利息),带来地价及资产增值,这就是项目运营的核心目标。很多这样的项目都存在前期建设投资大、重资产、资金回收周期长的缺点。因此,乡村农旅发展亟需转变思路,可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通过跨界合作和循序渐进,乡村文旅资源的开发将更具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4961c32a5a1643dd08e34e58157dd5f.jpg)
农旅项目轻资产运营开发要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去掉旅游配套设施等一些重资产,以各类深度体验项目为主体,形成轻资产、重项目、投资回报快的农旅发展模式。
农旅轻资产运营策略有什么?01
创意设计和差异化定位
注重挖掘乡村的文化、自然和历史资源,打造与众不同的农旅产品,找到农旅项目的特色和独特之处。
02
与当地村集体或农户合作
通过农户提供农田、农产品、房屋、农业体验等资源,以合作的方式分享资源和分担风险,实现低成本的合作共赢。
03
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
注重本土自然元素及文化元素原生性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利用乡村已有的农田、农舍、村庄空间等设施和资源,进行改造和提升。
04
充分应用新技术和互联网平台
充分利用好网络营销的优势,扩大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将5G、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AI等新技术嫁接农旅,打造 “云网一体”数字化平台,提高乡村文旅数字化管理和营销水平。
05
多元化和特色化经营
除了传统的农田观光和农产品销售,还可以考虑开设民宿、非遗项目体验、手工艺品销售、艺术沙龙等业务。同时,要打造自己的特色,提高农旅项目的辨识度,单点引爆、快速迭代、不断放大,增加核心竞争力。
06
与当地村集体或农户合作
通过精细化管理运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始终秉承生态文明的理念,就地取材、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发展绿色生态文旅项目。
农旅轻资产运营的同时,也要注重品牌的塑造。品牌以农旅发展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为内涵、以乡村生态为特色、以轻资产运营项目为营销卖点。塑造农旅轻资产品牌,就是基于乡村所在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资源优势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建立乡村品牌、打造精品农旅产品。
成功案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ab6993f0081464fdbd72a4aa635819.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1751e3907a70249327616334212f33c.png)
通过多维度的品牌建设,不仅能提升农旅品牌的认知度和经济价值,还能更好地守护乡村民俗风情,使乡村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如何高效开发乡村农旅资源?如何深入分析成功农旅项目的发展模式、具体举措及发展启示?如何因地制宜地的根据乡村文旅目标市场的需求,设计出贴合自身需求的食、住、行、游、购、娱等特色产品?
为帮助乡村农旅从业者解决困扰,我社出版新书《农旅轻资产运营实战一本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562cf2265aec71718947463ef2cbf9e.png)
内容介绍
本书聚焦乡村文旅发展的核心痛点,结合真实案例,全面讲解农旅轻资产项目的发展模式和运营发展实践,从乡村农旅轻资产运营发展现状、品牌塑造、发展模式、网红场景打造出发,对乡村农旅轻资产运营进行梳理和总结,构建乡村农旅轻资产运营的方法论。通过休闲农场、乡村帐篷露营地、乡村民宿、乡村文博馆、乡村文创基地、乡村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乡村数字农文旅、乡村特色美食、乡村特色文化市集等不同类型具体项目案例的展示,分析其项目发展模式、具体举措及发展启示,注重实践性,为广大乡村进行农旅资源开发提供经验和系统的启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实践指导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