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读<﹤抱一抱小时候的自己>>有感
时光是杀猪刀,岁月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垂垂老矣,不由得总想<<抱一抱小时候的自己>>,此情此景,使人流连忘返,情不自已。
面对可爱的小孙子,不免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似乎就有自己的影子,又有截然不同的感觉,在似我非我中徘徊,很难说得清楚。有时我以老师自居,但却被问的哑囗无言。一个脑筋急转弯,能使我思考再三,仍不能令他满意。有天真活泼的一面,又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
分享祖孙间的趣事,就好像抱着小时候的自己。就拿最简单的事儿来说吧,1十1=2,简单的上幼儿园的孩子也能对答如流,但就是这样的事难坏当年做教师的我。
孙:1十1=?
我:等于2,脱口而出,′′还用问吗?′′我生气地说。
孙:1个是苹果,1个是桔子,请问结果是什么?
我沉思片刻,原来事情不是1十1=2,那样简单,我告诉他,相加的必须是同一种东西,不同类是不能相加的。孙子似乎明白什么,接下又向我发难:
照你这样说,玻璃杯摔在地上,能不能用1十1怎么解释呢?掉在地上的玻璃片多得无数,又是同类物品,大1变成小1,又怎样解释呢?
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大人们却没有认真地考虑,没有丝毫地思想准备,我却问的无言,正面回答他的提问,却要面对深奥的哲学问题,面对天真的孙子,我陷入了两难之中,只好草草应付:
′′你的问题已经超出数学的范围,是你长大再考虑的事儿。'′
对于我的回答,孙儿显然不满意,他接着用脑筋急转弯来刁难:
′′请问吃苹果吃出几条虫子最可怕?′′
我不假思索地抢答,'′无数条。′′来个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用常规的数学思维处理之,蒙混过关。
孙儿的回答更令人拍案叫绝,′'我说的是苹果,又不是鸟儿捉虫子。′'
告诉你,吃出半条虫子最可怕。大人是还会不懂装懂了。
一时间,我面红耳赤地,真不知说什么才好,生活是这样充满哲理,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老人,竟无言以对,置于如此尴尬的境界。
原来我们朝夕相处,却原来分属于两个世界,他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我自以为是,倚老买老。在孩子问前,我原本就像一个小学生。
接着他继续问道:′′是1大,还是2大?1十1是否全等于2?''
有了上次的错误,我不敢贸然作答,试看揣度他会怎么答:
′′那你说呢?'′我反问道。
′′老大小,老二为什么还是向老大喊哥哥呢?'′
这次我一本正经地回答他的提问,数有基数,和序数之分,通常用于计算数字是基数词,生活中的老大,老二,就是第一,第二,是序数词,学习数学首先分清基数和序数,然后就迎刃而解。孙儿有了满意的笑容。
人往往就是这样,对于司空见惯的事儿,不屑一顾,懒得费心机去思考;深刻的东西又没有能力去思考,深入浅出,用浅显的道理解释高深入理论,这叫浅显易懂使人明白;对于浅显的事物能多引向纵深,不做表面文章,这叫深入。深入浅出,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灵活自如,这叫哲理。
小不以其小,故能成其大,大空有表难以逞其强。人小鬼大,是我孙辈的一点看法。我们过来人,也真应该放下身段,<<抱一抱小时候的自己﹥﹥,深入其中,定会有不一致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