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孙中山和两个女儿的合影,长女19岁去世,次女婚姻坎坷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3-29 03:57:10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12年,孙中山搂着自己的两个女儿,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这时候的孙中山46岁了,虽然面部已经不像年轻时候流畅,但他却充满了朝气,作为父亲的小棉袄,她们从小和父亲聚少离多,所以这张合影也是相当珍贵的。

孙中山先生这辈子结过三次婚,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卢慕贞,他们结婚后,卢慕贞为孙中山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孙科,还有两个女儿,分别是大女儿孙娫和小女儿孙婉。

到了1915年,孙中山爱上了宋庆龄,于是他决定和卢慕贞离婚,但他们是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分开的,离婚后,卢慕贞选择在澳门的孙公馆居住。

很让人佩服的是,尽管两人离婚了,卢慕贞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到了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创建了黄埔军校,卢慕贞甚至还把自己的养女婿送去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队伍。

孙中山与卢慕贞的结合,是旧式婚姻制度下的产物,尽管婚姻是由父母包办,但是两人也算相敬如宾,毕竟卢慕贞也为孙中山生下了三个孩子,长子孙科、长女孙娫和次女孙婉。

随着孙中山投身革命事业,这个原本平静的家庭开始面临无尽的离散与动荡,1894年,孙中山的长女孙娫在翠亨村诞生。

这一年,孙中山因策划广州起义事泄而流亡海外,孙娫几乎是在母亲的怀抱中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她先后随母亲逃往香港、檀香山等地,直到1910年才在槟榔屿与父亲短暂相聚,由于种种原因,这次相聚并未持续太久,孙娫便再次与母亲踏上漂泊之路。

与长姐相比,孙婉的童年生活同样充满了艰辛,她幼年时便随父母辗转多地,直到父亲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才终于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好景不长,随着父亲卸任并前往各地筹款,孙婉也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涯,直到1912年,也就是中华民国成立的那一年,孙中山先生成为了临时大总统。

在这之后,他才安排人把长女孙娫和妹妹孙婉、母亲卢慕贞从国外接了回来,这样,她们一家人就能在一块儿过上一段安稳的日子,陪伴在孙中山先生的身边。

1912年,孙中山的两个女儿孙娫和孙婉和罕见合影,她们身穿厚实的粗布长衫,五官大方,长相酷似孙中山,目光坚毅,目视前方,正气十足,从她们紧扣的双手就知道姐妹俩的关系非常深厚。

作为孙中山先生的长女,孙娫从小就非常聪明,但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位革命先驱的千金,在短暂的19年生命中,她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别与动荡,最终因病早逝。

1912年6月,孙娫和她的妹妹孙婉跟着哥哥孙科去了美国留学,孙进入了加州柏克莱大学学习,因为从小受到父亲孙中山高尚品德的影响,孙娫非常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孙娫有一个恋人名叫伍平一,他们的相识和相恋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是孙的父亲孙中山牵的线。

根据台湾学者庄政教授的说法,当孙娫18岁的时候,孙中山把她的照片寄给了伍平一,希望他们能通过书信往来增进友谊。

那时候,孙娫正好一个人在美国柏克莱大学留学,确实也需要有个人关心和照顾她,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伍平一的肩上。

两人长时间的相处,感情越来越好,渐渐地就成了形影不离、心意相通的恋人。

在孙娫因为久病不愈需要回国治疗,与伍平一分别的时候,伍平一还写了一首《送孙女士东归诗》,诗里表达了他深深的悲伤和不舍之情。

不幸的是,1913年3月,还在读书的孙娫得了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看了很久的医生都没有治好,于是,她的恋人伍平一为她请了医生和护士,陪她回到澳门找母亲卢慕贞继续治疗。

到了6月,孙娫的病情更加严重了,得知女儿病重的消息后,孙中山不顾事务繁忙,从上海匆匆赶往澳门探望,但当他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女儿时,却只能面对一个终日昏迷不省人事的虚弱身躯。

5天后,孙娫因为病得太重去世了,那时候她才19岁,而孙中山当时正在从香港回上海的路上,听到女儿去世的消息后,他非常伤心。

虽然孙中山是个地位很高的人,但他生活很简单,对亲人和朋友也从不给特权,所以,孙娫的葬礼也办得很简单。

直到1931年,国民党中央政府想在孙中山的家乡建一个孙家的坟场,才把孙娫的遗体从澳门迁回了故乡,安葬在翠亨村附近的谭家山坡上,墓碑上写着“显十九世祖妣孙娫之墓”。

与长姐相比,孙婉的人生也是充满了坎坷和波折,1895年10月,那时候还是清光绪二十一年,孙中山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好不容易回到了檀香山和家人见面。

这次相聚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因为孙中山既要躲避清政府的追捕,又需要在革命低潮期总结经验、筹集资金,做好各种准备。

就在那段时间里,孙婉悄悄地在妈妈肚子里成长起来了,第二年,孙中山又出发去英国为革命忙碌,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当爸爸呢。

结果,孙中山刚到伦敦就被清政府的人骗进去关了起来,而巧的是,1896年11月12日这一天,既是孙中山的生日,也是孙婉出生的日子。

全家人都觉得这是个特别好的兆头,好像能给在困境中的孙中山带来好运,其实呢,孙中山在伦敦也刚好在那时候逃了出来,听到女儿出生的好消息,他别提多高兴了。

孙婉是孙中山最小的女儿,后来姐姐孙娫不在了的时候,孙婉就成了爸妈唯一的女儿,因此备受家人的宠爱。

在1901年,孙中山因为一些事情回到了檀香山,和家人团聚,那时,孙婉才五岁,这也是她第一次见到爸爸,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可那时候的小孙婉还年幼,不明白爸爸是因为起义失败才回到檀香山躲难的,在那之后,孙婉又过了整整五年才又一次见到了爸爸。

原来,孙中山为了革命事业一直在四处奔波,但他心里始终挂念着家人,所以这五年里,他尽管很忙,还是抽空回了檀香山六次,只为见见亲爱的家人,尤其是他心爱的小女儿孙婉。

这说明孙中山虽然忙,但心里还是很惦记孩子和家人的,只不过,在大事面前,他得做个选择,不能什么都顾。

1912年夏天,孙婉和她姐姐一起去了美国留学,她们在加州州立大学文学系学习,但不幸的是,第二年3月,孙婉的姐姐因为糖尿病去世了。

这时候,孙婉的爸爸孙中山开始担心起来,觉得女儿一个人在美国读书,身边又没人照顾,于是,他就请了在哈佛大学学政治的王伯秋帮忙照顾一下孙婉。

王伯秋,这位来自湖南湘乡的才子,早年远赴日本求学,毕业于著名的早稻田大学政治系,在日本期间,他幸运地结识了孙中山、宋教仁、黄兴这些满腔热血的爱国志士。

受到他们的鼓舞和熏陶,王伯秋也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革命队伍中的一员,孙中山先生对他更是格外器重,视为得力助手。

完成早稻田大学的学业后,王伯秋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选择继续深造,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就在这个时候,他邂逅了同样在美国求学的孙婉。

两人在加州相遇,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从普通朋友逐渐发展成了恋人关系,1914年的秋天,王伯秋和孙婉在爱情的甜蜜中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第二年,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大女儿王蕙的诞生,孙婉完成学业后,带着女儿王蕙前往日本,在那里,他们的儿子王弘之也来到了这个世界。

但这段看似美满的婚姻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原来,在王伯秋和孙婉结婚之前,他已经在老家结过一次婚,并且育有两个孩子。

这个秘密直到后来才被孙中山先生得知,他对此极为愤怒,认为王伯秋的行为是对孙婉的不负责任,坚决要求他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否则绝不认可这门婚事。

再加上其他一些复杂的原因,王伯秋和孙婉这对曾经恩爱的夫妻最终还是分道扬镳了,他们的两个孩子王蕙和王弘之则跟着王伯秋回到了上海生活,开始了新的篇章。

1921年3月,孙婉在澳门找到了她的真爱,与才华横溢、性格温和的梧州市长戴恩赛结为连理,婚后,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甜蜜,还迎来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1929年,戴恩赛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驻巴西全权代表,孙婉于是把两个孩子留在澳门,由母亲卢慕贞照顾,自己则跟随丈夫远赴巴西。

直到1949年,当广州即将迎来解放的时候,孙婉带着丈夫和孩子们从巴西回到了澳门,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好景不长,1955年,戴恩赛不幸离世,给孙婉留下了无尽的思念和回忆。

直到1969年,已经73岁的孙婉在和女儿聊天时,还提起了当年被迫和王伯秋分开的事情,她说:“我对你外公还是有些意见。”从这话里,可以看出孙婉对那段初恋还是很怀念的。

参考信源:

深圳晚报——孙中山与次女同月同日生 曾怒拆爱女初恋(图)2013-10-22

新浪读书——民国第一家:孙中山子孙后代今何在(图)2015-10-13

0 阅读:1

叨叨小科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