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张老照片让你大开眼界,百年前新疆竟然是这样!喀什女子真漂亮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3-29 03:57:13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新疆,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在100多年前,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晚清时期新疆的风土人情,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风貌。

人人都说都说新疆人能歌善舞,直到现在也是,原来这个基因在100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图片里的几位女子,浓眉大眼,精神气十足,正在摆着手里的乐器,她们的架势,对乐器的掌握游刃有余、十分老练,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感染力十足!

这是新疆喀什的一个露天市场,当地人称之为巴扎,是进行商业交易的场所。

可别小瞧这个地方,以前,在新疆的各个乡镇和交通要道上,都要设有巴扎,在集市日,周边数十里的人们都会前来参加,场面非常繁忙。

照片中的新疆女性,身着汉族传统服装,美丽动人,从图片可以看出两人都是高鼻梁大眼睛,这大气的五官,让人想到了现代的新疆明星,她们之间仿佛有着某种奇妙的缘分。

这是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庄重的巡逻队长,看面相就是个硬汉,虽然身上的衣裳看起来已经很旧了,还打有补丁,但是丝毫不影响他霸气的气质,一看就知道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这些照片还捕捉到了新疆民众的日常生活,从集市贸易到牧民放牧,从庙会狂欢到陶艺工坊,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新疆的地形地貌也颇为独特,戈壁、沙漠广袤无垠,古城墙雄伟壮观,反观喀什的古商业街,则带着一丝古朴与宁静,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年代。

照片拍摄于1906年,当时还是清朝,新疆被称为“大西北”,是人们口中神秘又遥远的地方。

当时,喀什的老百姓有不少住在一种叫“卡奇加尔”的帐篷里,这种帐篷看起来像蒙古包,但更接近维吾尔族特色,简单实用。

那时候的新疆生活很艰苦,喀什街头到处是用胡杨木搭建的简陋房屋。这些房子虽然简单,但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看看这些房子,破旧不堪,看着只是用几根木头撑着遮风挡雨,再看看如今的高楼大厦,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要说新疆最热闹的地方,非集市莫属!从照片里的喀什集市就能看出来有多热闹,人挤人,商品琳琅满目,人流量一点不亚于现在的热门景区。

有卖布匹的、有卖水果的,还有各种手工艺品,甚至还能看到外国人出现在集市里!没错,那些外国人就是当时跑到新疆“考察”的洋专家和商人。

这是一百年前,一个法国人用相机记录下的新疆人们赶集的场景,照片里就有一些人睁大眼睛看着镜头,显然对这相机这个“新鲜玩意”很不理解。

街头巷尾的日常生活也很有意思,比如,这张照片就是喀什的理发店。

别以为那时候的理发店跟现在差不多,那时候条件艰苦,理发店就是一个破棚子,摆个凳子,剃头师傅一坐,客人排队等着剪头发。

再来看当时喀什的地方官员,他们出行时轿子前后都站着警卫队,警卫们手里拿着各式各样的武器,虽然装备看着简单,但个个精气神十足。

还有一位喀什的说书人,图片里的他站在街头给围观的百姓讲故事,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视,说书人就是百姓最大的娱乐明星。

那时候的人们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照片中依然可以看到他们的坚韧和乐观,就像香妃墓,这座有着浓厚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当时就已经是喀什的地标之一。

如今,这里被开发成了香妃园景区,成为游客们打卡的热门景点,但那时候的它,承载的更多是当地百姓的信仰和文化记忆。

这位赤脚老者长得像极了童话故事里和电视上动画片里的人物,只见他赤着脚,身上背着一件长袍,怀里还抱着一个布袋,好像是他的全部家当。

他拄着一根拐杖,一看年龄就已经到达古稀之年,那时的新疆有很多像他这样的流浪者,看他的模样还有些可怜,本该是享天伦之乐的年龄,却还无家可归,实在令人怜悯。

这是1943年新疆老照片,被摄影师拍下的新疆美女,她梳着两根长长的辫子,身穿民族服饰,满脸笑容的随着奏乐载歌载舞,图片中的她宛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感染着每一个人。

这是1950年,新疆人民摘棉花的情形,棉花,是很多新疆人民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直到现在大家都知道新疆的棉花好,这已经是常识了,新疆棉也算是新疆从古至今保留下来的一大特色。

那些年,新疆棉花白如雪,勤劳的身影最美丽!

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曾一度被清王朝遗弃,在陕甘回变和阿古柏入侵时,清政府无力应对,新疆被遗弃十年,关于是否收复新疆,朝中出现分歧,有大臣认为加强海防更为重要,但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

他认为新疆战略位置重要,若落入沙俄手中,将对中国构成巨大威胁。

1876年,左宗棠不顾年事已高和身体不佳,亲自率领八万清兵出征,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誓要收复新疆。

经过艰苦努力,最终打败阿古柏,收复失地。左宗棠的远见卓识确保了中国的领土完整,我们要感谢这位伟人,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新疆。

这是清朝末年,新疆的一名官员,他正在喀什地区视察民情,除了当地一名负责人陪同外,还有几名士兵随行,时刻保护他的安全,这架势,在当时的新疆简直威风极了。

这是新疆喀什的一座城门口的景象,一辆辆马车正准备进城,马儿踩着地上的黄土,掀起一阵尘土,不过新疆人们已经对这尘土飞扬的环境适应了,他们从出生起就处在这种环境,这种场景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这是清末年间拍摄的一名美丽的新疆女子,图片中的她正坐在自己的闺房里,她身穿一身纯白色的民族服装,带着硕大的耳环,手里还拿着给一只水烟斗。

从她的居住环境和穿着打扮来看,她的家庭条件还不错,至少比当时很多平民百姓的人家住的好多了,从她美丽的脸庞也印证了那句话,自古新疆出美女,不禁让人想起了,清代乾隆时期,香妃就是从新疆喀什地区来的。

这是清末的一户人家,在城墙外的靶场练习射击的珍贵影像,一看这一大家子就是新疆的大户人家,照片中还有不少的女子。

在新疆,很多女子性格都会骑马打猎,果然那时候的新疆人,不论男女,人人都是能文能武的好手。

一看这张照片就是拍摄于寒冬腊月,地上的雪还没没有完全融化,图片里,一名骑着高头大马的喀什汉子,骑着马,十分威风地摆着造型,摄影师为他按下了快门,拍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由此可见在过去,马匹是喀什地区最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

这种尖顶的白色圆屋,有点像蒙古包,通常被称为哈萨包,哈萨克牧民站在自己的毡房前,正在照看自己的三个孩子。

其中还有一个小孩骑着小木马显得十分可爱,三个小家伙脸都红扑扑的,齐刷刷地好奇地看着摄像机,还挺有镜头感呢。

清末,新疆喀什一名乐师正在忘我地演奏着乐器,他使用的乐器叫“艾捷克”,又名“哈尔扎克”,这种乐器外型独特别致,琴筒呈球形,是典型的民族乐器,别看它造型独特,它可是能奏出很多种美妙好听的乐曲呢。

照片中这几个人,气度非凡,从他们的穿着打扮来和气质来看,一看他们就不是平民百姓。

他们是镇守喀什的边疆大员,几个人正坐在一起商议军机大事,身后站着几位都是他们的随从。

在一场庙会上,当地的一名艺人正在表演节目,他手里弹奏着乐器,嘴里唱着传统曲调,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倾听。

看到外国摄影师拍照,他们基本上都没见过相机,这种新奇玩意儿,纷纷都看了过来,并且脸上都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这是清朝末年,喀什一家制作陶器的手工作坊。

只见几名工人正在院子里制作陶胚,十分认真,像这种制作陶器的工艺,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些手艺人还挺让人佩服的。

百年前的新疆就如此美丽,时间仿佛在这里静止,每一张照片都是历史的见证。

0 阅读:15

叨叨小科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