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四夫人姚玉兰有多美?晚年仍风韵犹存,贤惠端庄,80岁病逝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3-25 03:32:50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说起民国时的上海滩,离不开当时的黑社会,说起上海滩的黑社会就不得不提“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和张啸林。

就像香港回归前香港演艺圈与黑社会有着明里暗里的关系一般,上世纪的上海也一样,旧上海的黑社会与当时上海的演艺界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时候上海的黑社会老大们都是戏迷,杜月笙就是典型,他不仅是戏院里的常客,还经常把戏班子请到家里来唱戏,那时候有权势的都商大吏都讲究这个,为了撑场子,家里面一般有什么喜事都会请戏班子唱戏,非常气派。

而且杜月笙不光喜欢看戏,他的选女人的口味也受到了京戏的影响,他一生有五房妻妾,其中,就有两位是京怜,一个是孟小冬,另一个则是姚玉兰。

姚玉兰又名姚谷香,她就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她的母亲是京剧老生筱兰英,父亲是梆子青衣姚长海,在当时筱兰英与恩晓峰、李桂芬等,是中国第一代京剧女演员中最有成就的几位。

一家子都是京剧演员,这也对她以后的京剧之路做了铺垫。

姚玉兰从小就受父母影响就喜欢上了京剧,早在九岁时就在汉口坐科卖艺,十二岁时就正式上台演出了,早年就与母亲筱兰英和妹妹姚玉英同台演出,曾演出过《虹霓关》《群英会》《华容道》等曲目,受母亲的影响,当时的姚玉兰在京戏圈也是小有名气。

说起孟小冬与姚玉兰的相识,那要追溯到1922年,那时孟小冬与师父由上海同赴汉口演出,在演出期间姚玉兰与孟小冬结识,最终二人义结金兰,成为了好姐妹。

后来因为旧上海黑社会都爱听京戏的缘故,姚玉兰经黄金荣的夫人李志清从中说和,姚玉兰母亲将姚玉兰许给了“三大亨”之一杜月笙,不过因为杜月笙当时已经娶过3个夫人了,所以姚玉兰过去也只能是侧室。

可想而知,在这个女人是非多的地方,姚玉兰嫁给杜月笙一事遭到了前面二、三太太的反对,甚至连杜公馆也未能搬进去,无奈,杜月笙只能将姚玉兰安置在锦江饭店18层上的公寓。

后来姚玉兰也为杜月笙诞下了两子两女,那时候,长女因为经常见不到父亲也好奇的问过姚玉兰,结果姚玉兰告诉她:父亲是一百多家公司的董事,生意繁忙,昼伏夜出,即便是孩子们见他,也要预约批准。

姚玉兰深知自己斗不过前三个太太,于是就将自己的好姐妹孟小冬撮合嫁给了杜月笙,羡煞了当时无数男人。

很多人对姚玉兰的做法表示不解,毕竟天下没有哪个女人,愿意与另一个女人共享自己的丈夫。

其实,从姚玉兰的行为来看,她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了这个决定的,首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男人三妻四妾在所难免,与其阻拦丈夫被厌恶,还不如顺水推舟,引得杜月笙对她的感激和欣赏。

其次,孟小冬作为自己的好姐妹,知根知底的同时,在杜家也能和自己统一战线,对抗另外三房太太。

最后,孟小冬当时刚刚离婚,漂泊无依,嫁进杜家也是一个好去处,事实证明后来杜月笙确实十分宠爱她,姚玉兰在面对感情时,足够清醒和审时度势。

抗战爆发后杜月笙先离开上海,借道香港到了重庆,姚玉兰和孩子们一直住在上海,那段时间过得比较艰苦,平常用钱都得非常节省。

在姚玉兰的儿子杜维善的记忆中,那段时间过得还是挺苦的,他们家很少吃米饭,都是以面食为主,那时候的杜维善才几岁,很少见过父亲,直到1949年姚玉兰带着孩子到了香港以后才真正和杜月笙生活在一起。

就像在影视或小说里看到的一样,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互相之间的明争暗斗是少不了的。

因为姚玉兰是第四房太太,她为人实在,不太会用心计,但在杜家任何一房太太,如果不用心计就要败下阵来。

每位太太身边都有一些参谋给她们出谋划策,怎么争宠,怎么夺权,当然姚玉兰也有很多参谋,有一次杜月笙过生日,几个太太事先商量,决定大家在那天都穿一样颜色和式样的旗袍,这样大家平等,谁也不把谁比下去。

姚玉兰回来就问参谋这事情该怎么办,如果答应她们的条件,那她终归是不沾光的,因为她是四太太,要排在后面,所以显不出地位,但如果不答应,其他人肯定要数落她。

那两个参谋说:你先答应下来,她们说什么样的你就去做,姚玉兰也就依计行事,可是她暗中另外预备了一套。

生日宴一开始,她与其他几个太太穿一样的衣服出来,可是没几分钟,马上去换了一件,这样一来,就在众人之中她突出了地位,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大太太很早就去世了,与剩下的4位夫人中,姚玉兰和孟小冬的关系是最好的,其他两位夫人一天到晚地明争暗斗,由于姚玉兰和孟小冬两人在未嫁进来就有着颇深的交情,所以后来也形同姐妹一般。

孟小冬是杜月笙的第五位夫人,也是名气最大的一个,孟小冬当时在民国戏曲界也算是一代巨星,火爆程度比今天的女明星有过之而不及。

她唱戏之好,人称“冬皇”,长相方面孟小冬也确实长得明艳动人,风华绝代,在戏台上大多她都以女性扮男性,台上的她英气逼人,孟小冬早年的时候和梅兰芳有过一段感情,最后不欢而散。

杜月笙与梅兰芳也是很早之前就认识了,而且梅兰芳每次来上海都会拜访杜月笙,不过杜月笙娶孟小冬做太太都是在梅兰芳和孟小冬分开以后的事了。

这两个人一个是孟小冬的前任一个是现任,不过尽管如此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孟小冬而受到影响。

孟小冬这个人性格很刚烈,有男人气,做事也很绝,她与梅兰芳分手之际,她还在报上登出“启事”来说明这段感情的结束是梅兰芳的原因。

言词里有责怪,有抱怨,在她言语之外,可以看出,她对这段感情还有眷恋,对梅兰芳还有不舍。

其实,梅兰芳和孟小冬是注定无法长久的 ,首先因为他们所处的民国时代,世道混乱,战乱不止,政治与京剧舞台紧密相连,黑道与白道参与其中,诡谲复杂,婚恋观亦新亦旧,冲突强烈。

其次是因为他们的身份,一个有妻有室,一个待嫁之身,一个是四大名旦之首,一个是众人仰望的“冬皇”,台上的美凰和雄弁,台下的英凤和娇钗,他们的遇合注定无法平淡,无法不生出许多出人意料的事端。

梅家三代在舞台上饰演女人,梅兰芳的性格柔弱而温和,不急不躁不怨不怒,永远彬彬有礼,谦和从容,从善如流。

孟小冬虽然是女人,但她在舞台上饰演的却是生,不是小生,偏偏是老生,角色需要她摒弃妇人的柔绵和哀怨,取而代之以阳刚和霸气。

久而久之,她的性格中刚烈的成分更多一些,这是他俩的不同,也许也是他俩无法天长地久的原因之一。

在与梅兰芳的缘份走到尽头后,流言蜚语接踵而至,孟小冬悲愤之下,一度告别舞台,潜心念佛。

1937年,她到上海参加一次剪彩活动,再遇当初帮她出面向梅兰芳要个说法、拿到四万块钱“分手费”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再加上好姐妹姚玉兰的撮合,从此,开始了她人生的另一段传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杜月笙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接近死亡时这个曾经的“上海皇帝”决定与孟小冬结婚,为她提供一个名分同时分配一些家产,这给孟小冬坎坷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色,杜月笙不顾家人的阻挠,坚持要与孟小冬补行一次婚礼。

婚礼当晚,形销骨立、63岁的新郎杜月笙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穿起了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坐在手推轮椅上被推到客厅,由人搀扶着站在客厅中央,42岁的新娘孟小冬着一件崭新的滚边旗袍依偎而立。自此,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名分”,终于如愿以偿,正式做了大亨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

孟小冬虽为五姨太太,但很招杜月笙喜欢,一方面是因为她唱歌唱得好,用现在的话说她,就是一位妥妥的艺术家,另一方面孟小冬也很会用心机讨杜月笙喜欢。

比如说,她经常会在杜月笙面前讲笑话逗得他捧腹大笑,而且孟小冬虽然不是上海人,但是她人很机灵,上海话和普通话讲的都很好,跟杜月笙交流起来也很顺畅。

在讨好杜月笙的方面,姚玉兰可就不如孟小冬了,虽然嫁给了杜月笙那么多年,但基本不会讲上海话,后来有人问姚玉兰跟杜月笙怎么沟通,她回答道:“他听得懂我讲话,我听不懂他讲话。”

1983年,79岁的姚玉兰在台湾病逝,她的一生经历了从艺术家到权贵夫人的身份转变,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杜月笙儿子忆大哥是阿斗 母亲和孟小冬关系最好 2008年12月15日

半岛网——一代传奇红伶孟小冬 离开梅兰芳后嫁给杜月笙2008-12-05

中国新闻网——民国的演艺圈:与旧上海的黑社会有深厚渊源(图) 2015年01月28日

凤凰卫视——一代教父的晚年 2019-07-05

0 阅读:88

叨叨小科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