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何要抱养三个女儿?看看这三位公主的生父是谁便懂了

幽谷清风拂 2025-03-27 14:22:13

雍正皇上挺有争议的,比如大家老琢磨,康熙皇上真的是心甘情愿把皇位传给他的吗?还有,有人说他的亲妈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是被他逼死的,这事是真的吗?另外,有人说雍正皇上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吕四娘砍了头,这传言到底靠不靠谱啊?虽说雍正皇帝身上藏着不少谜团,但他确实是个特别勤快的皇帝,不光在大清12位皇上里能排上号,就是跟历朝历代的皇帝比起来,他也是相当出色的。

他当了十三年皇帝,从没踏出紫禁城半步。他老爸康熙呢,南巡就走了六次,到了他儿子乾隆,那更是不得了,单单南巡就走了六次,更别说西巡啊,京城边上的短途游啦,数不胜数。雍正没当皇帝前,一直忙着跟其他八个兄弟抢皇位。当上皇帝后,他还得忙着巩固地位,除掉那些抢皇位的对手,好让雍正朝稳稳当当。这样一来,他休息的时间就少得可怜,进后宫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说起来,雍正的妃子其实有32位,人数不算少。但就算他后宫美女众多,生下的皇子公主数量却远远比不上他老爹康熙。雍正只有10个儿子和4个女儿,这数目真心挺少的。懂点清朝事儿的人都知道,清朝的皇子公主们很多都早逝。就说康熙吧,他一共有35个皇子,但算来算去,活下来的只有25个,因为有10个皇子小时候就没了。而这25个活下来的皇子里面,又有4个没能长大成人。康熙的亲生公主总共有20位,可其中有12位也是早早夭折了。

那雍正又是怎么样的呢?皇子公主出生的本就不多,而且能够顺利长大成人的更是少之又少。十个皇子降生,可惜六个早早离世,只剩下四个平安长大。四位小公主降临人世,可惜其中三位早早离世,只有一位幸运地长大成人。当皇帝的可真不容易,尤其是像雍正和他的爷爷顺治帝那样,膝下就那么一个闺女平安长大了。顺治帝虽然有6个公主,可最后也就和硕恭悫公主一个活到了成年。但这唯一的公主也没过上几天舒心日子,为了国家大事,她得嫁给鳌拜的亲侄子讷尔杜。后来鳌拜失势了,和硕恭悫公主也跟着老公回了盛京老家,真是倒霉。雍正那位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活着的时候竟然没得到公主的封号,是死了之后才给追认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说起雍正皇帝,大家都知道他45岁那年才坐上皇位。在他还是皇子那会儿,正是容易生孩子的年纪,就算整天忙着跟其他兄弟争皇位,他的侧室李氏和年氏(年羹尧的妹妹)还是给他生了四个孩子。李氏(后来雍正当了皇帝,就封她为齐妃)比较早得到他的宠爱,所以很早就给他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位女子是雍正皇帝唯一一个长大成人的女儿,名叫和硕怀恪公主。她在康熙三十四年出生,到了康熙五十一年,也就是她17岁那年,被封为郡君,嫁给了纳喇星德。可惜啊,和硕怀恪公主结婚才5年就因病去世了,当时才23岁,那是康熙五十六年的事儿,那时她的祖父康熙皇帝还健在呢。虽然那时雍正已经是雍亲王了,但他的女儿那会儿还不能被称为公主。但雍正一直没忘掉他这个宝贝闺女,当上皇帝后,还特地追封她为和硕怀恪公主。

换句话说,雍正当上皇帝的时候,还没一个亲闺女呢。在清朝,如果你是位高贵的公主或郡主,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带着任务,不是得嫁给皇帝宠信的大臣,就是得远走他乡去联姻,目的都是为了让国家安稳。可雍正皇帝呢,一个亲闺女都没有,这意味着他上位后就没了通过联姻巩固权力的牌,这在朝廷里可是大忌。雍正因此收养了三个女儿,但他收养她们,不光是为了以后联姻,还有别的原因。咱们瞧瞧这三个养女的爹是谁,就啥都清楚了。【和硕淑慎公主】和硕淑慎公主算是大清挺可怜的一位公主,但这事儿跟雍正没啥关系,纯粹是命运捉弄:她被老爸牵连,关了十年。好不容易熬出头,成了金枝玉叶的公主,没过几年就远嫁科尔沁和亲。可命运又跟和硕淑慎公主开了个玩笑,26岁就成了寡妇,这一守就是五十多年。哎,她老爹到底是谁呀?说起来“圈禁”这事儿,大多时候指的就是那两位:被废的太子胤礽和直郡王胤褆。

胤褆在雍正争夺皇位时是个强硬的对手,而且他因为用邪术诅咒太子胤礽和搞阴谋被关了起来。雍正对这个哥哥印象很差,因此不可能收养他的女儿。因此,答案肯定是被废的太子胤礽。只不过,胤礽后来因病去世,雍正皇帝就追封他为和硕理亲王。所以,和硕淑慎公主的爹,咱们也可以叫他和硕理亲王胤礽。淑慎公主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正好是胤礽被革去太子之位的那一年。康熙四十七年的二月,淑慎公主呱呱坠地,可还没到九月,她老爹胤礽就被打入了冷宫,也就是说,小公主才七个月大,爸爸就成了囚犯。康熙以前当过太子的那个儿子,身边肯定少不了众多老婆。淑慎公主的妈唐氏,只是个侧室,小老婆生的孩子本来就不怎么被看重,更别提淑慎公主这个女孩子了。老爸又一次失势后,全家都被关了起来。

虽说胤礽没多久就又被立为了太子,可没多久,康熙五十一年时,他又被废掉了。那时候,淑慎公主才四岁,又得跟着爹妈一起过被圈起来的日子。这一圈就是十多年,直到雍正当了皇帝,已经十多岁的淑慎公主才终于重获自由。淑慎公主离开咸安宫后,雍正就收养了她,像对待亲生公主一样,让她在宫里享受着公主的待遇。在雍正四年的时候,雍正皇帝把大约十七八岁的淑慎公主提升为和硕公主,并且把她许配给了博尔济吉特家的观音保。观音保跟孝庄文皇后是亲戚,也是康熙嫡母孝惠章皇后亲兄弟家的重孙。这么说来,淑慎公主嫁的人出身挺显赫的。可惜啊,他们的婚姻只持续了9年,驸马观音保就去世了。淑慎公主在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就早早地成了寡妇。直到乾隆四十九年,淑慎公主离开了人世,她独自度过了五十多个春秋的寡妇生活。不少人会好奇:雍正接纳被废太子的闺女,难道真的是因为心疼这位小公主吗?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不是这样的!

要是真出于同情,雍正大可以把他的女儿们都释放了,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尽管胤礽曾是废掉的太子,但后来也被尊称为和硕亲王,淑慎公主作为他的女儿,被雍正收养后,地位依然挺高。只是淑慎公主从出生起就没享受过自由,好不容易从关押的地方出来,做了几年风光的公主,却又得远嫁科尔沁蒙古。和丈夫只过了9年日子,之后就守了五十多年的寡。对一个女人来说,一辈子孤零零的,真是让人同情又叹息。【和硕和惠公主】大家还记得不,《步步惊心》里头,十三爷胤祥和绿芜有个闺女,名叫易欢。可绿芜觉得自己身份低微,怕给十三爷和闺女添麻烦,就选择跳湖自尽了。这下子胤祥可伤心了,若曦看不过去,就把易欢接到宫里,自己亲手照顾起来。易欢这个人是有真实历史背景的,她是胤祥的第四个女儿,后来被雍正接到宫里亲自抚养长大。

但胤祥的第四个女儿并不是出身低微的绿芜所生的,她的亲生母亲是胤祥的正妻兆佳氏。懂点清朝历史的人都清楚,雍正当皇子那会儿,跟他最铁的兄弟不是亲弟弟胤禵,而是十三弟胤祥。胤祥简直就是雍正的得力助手,雍正一当上皇帝,立马封胤祥为和硕亲王,让他帮忙打理国家大事。雍正特别看重和信任胤祥,朝廷里的大事,非得胤祥去办,他才安心。这样一来,胤祥就被大家叫做“管事的副皇上”了。于是有人猜测:雍正把胤祥的第二个女儿接到宫里来养,是不是想拿她来控制胤祥呢?这个说法可就有点局限啦!雍正看重胤祥,是因为对他很放心,并不是因为没有别人可选。雍正重用胤祥不光给他升官,还把他的女儿当自己孩子养。这对宗亲家的女孩来说,真是莫大的光荣。雍正还让这抱养的女儿跟自己的孩子们一起按年龄排大小,和硕和惠公主就成了皇上的第四个女儿。更特别的是,她是由雍正的正宫皇后孝敬宪皇后亲手抚养长大的,有了皇后当养母,她的地位自然比别的亲王女儿要高出一大截。

废太子有个闺女,封号是和硕淑慎公主,在皇室排行中是二公主。所以说,雍正让胤祥的女儿过继到自己名下,主要是为了给十三弟一份特别的关照,而不是为了控制他。他们俩关系铁得很,根本不会有这种猜疑和不信任。在雍正的所有兄弟里头,胤祥是唯一一个能保留着“胤”字没改成“允”的,这可是相当大的荣宠。雍正给胤祥的女儿挑了个好夫婿,是智勇亲王丹津多尔济的公子,名叫多尔济塞布腾博尔济吉特氏。到了雍正七年,和惠公主被封为和硕公主,嫁给了这位额驸。但和惠公主没真的去蒙古,因为胤祥太心疼女儿了,雍正念着兄弟情深,就答应让公主和额驸留在京城过日子。公主如果和亲到蒙古,一般都得去夫家过日子,不过也有特殊情况,像乾隆的固伦和敬公主,她就和老公一起在京城生活。和惠公主虽然不是皇后亲生的,但能享受这种待遇,真的是挺不容易的。嫁给额驸的第二年,她的亲生父亲胤祥就去世了。

真没想到,胤祥离世才短短一年,和惠公主也紧跟着她父亲的脚步走了,当时她才刚满18岁。尽管和惠公主早早地因病离世,但她还是幸运地留下了一个儿子,名叫桑斋多尔济。在雍正十三年的时候,和惠公主的丈夫也离开了人世。他们年幼的儿子,连话都还说不清楚,就这么没了爹娘的照顾。乾隆三年的时候,桑斋多尔济因为祖父的缘故,继承了郡王的头衔,不过这本该是亲王的爵位,只因他祖父犯了错才被降了级。那时桑斋多尔济才9岁大,爹妈都不在身边,所以乾隆皇帝就下令,把他接到宫里来亲自抚养。乾隆九年的时候,皇上命令15岁的桑斋多尔济,娶了皇叔慎郡王允禧的闺女做正妻。和惠公主的一辈子太短了,短到来不及听儿子在怀里咿咿呀呀学说话的美好时光。短到老爹刚离世,她也跟着走了。但话说回来,她这一辈子虽然不长,可过得挺美满。老爸本来就是朝廷里的大官,也是雍正最信任的手足兄弟。而我的养父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养母则是他尊敬的孝敬宪皇后。地位非常高

虽然是得嫁到外邦的公主,但不必远走到蒙古,离开亲人身边。【和硕端柔公主】端柔公主的老爸是和硕庄亲王胤禄,胤禄呢,是康熙皇帝的第16个儿子,也是雍正特别信赖和倚重的手足兄弟,雍正临终时,还把他列为辅佐乾隆的顾命大臣之一。胤禄的妈妈是顺懿密妃王氏,虽然她深得康熙宠爱,但出身不太好。因为妈妈的原因,直到康熙去世,胤禄都没能得到任何爵位,一直就是个挺普通的皇子。但雍正当了皇帝后情况就变了,他把十七弟胤禄过继给了庄亲王博果铎做儿子,让他继承了庄亲王的爵位。这样一来,胤禄就成了大清的第三代庄亲王,轻轻松松就当上了亲王。庄亲王这个爵位啊,在大清可是十二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之一,地位尊贵得很。胤禄得到雍正的赏识后,会带着他聪明的女儿端柔进宫。雍正见端柔机灵可爱,特别喜欢她,于是打算收养她为干女儿。那时候,端柔才10岁就进了宫。

雍正这么做,不光是想给胤禄提提位分,送点好处,主要还是为以后跟蒙古联姻打算。你想啊,雍正当了皇帝后,一个亲闺女都没有,将来咋跟蒙古和亲呢?端柔公主进了宫,性子渐渐变得任性霸道起来,居然胆大到不听养父雍正的话,不同意去蒙古联姻。雍正把端柔公主给囚禁了起来,还威胁她说:要么嫁人,要么就得掉脑袋。端柔公主虽然性情霸道,可心里头还是挺惜命的。于是就答应了联姻的事,不过跟养父雍正讲了些条件,雍正最后也按最高规格给准备了嫁妆,就像对待真正的固伦公主一样。而且,为了给这位和硕公主端柔面子,雍正还特地建了一座符合固伦公主身份的府邸。看来,为了让端柔嫁给蒙古,雍正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呢。雍正九年的时候,端柔公主出嫁了,她的丈夫是科尔沁的郡王,名叫齐默特多尔济。

端柔公主心里挺高兴的是,在乾隆八年,她那亲生的妹妹,也就是和她同一个娘胎里出来的,也嫁到了科尔沁。有了妹妹在身边,端柔公主就没那么孤单了。可惜的是,妹妹命不好,嫁过去才9年就因病去世了。又过了两年,端柔公主也因病离世,那时她41岁。【结语】被废的太子胤礽、怡亲王胤祥和庄亲王胤禄,其中胤礽是雍正的哥哥,而其他两位则是雍正十分倚重和信任的弟弟。雍正收养这三位皇子的女儿,意图很明显,主要就是两个原因:第一点,给人好处。雍正当上皇帝后,老被人说成“冷血无情”“对兄弟不好”。为了显示自己对兄弟的情谊,他不仅给兄弟们升官加爵,还把他们的女儿接到宫里,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雍正把这三个养女都认了作自己的女儿,还排了行,真是挺不容易的。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结亲联姻的考虑。清朝的公主常被派去蒙古结婚,好让两边关系稳固。雍正当了皇帝后,自己没闺女,但为了和蒙古继续友好,他就把亲王的女儿收为养女,再封为公主嫁过去。因为说到底,和亲这事儿,亲王的女儿和皇帝的亲闺女,差别还是挺大的。清朝每一代皇上都很看重和蒙古的结亲,几乎每个皇帝都会把自家的公主送到蒙古去成亲。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