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我们总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野生植物,无论是路边、屋前屋后、荒地、墙角、石缝等处均有生长,很多人以为这些野草都是毫无用处的,所谓“识得为宝,不识为草”,任何一种野草都有它们存在的意义,只是很多人并不了解。
比如,今天笔者分享的这种植物,它就是路边常见的一种野生植物,在农村的朋友都应该认识它,但却不知道它有什么价值,因此并不受重视。

由于这种植物花开是白色,而且还是一粒粒的,看起来就像是我们每天吃的白饭,于是在民间大家都喜欢叫它“白饭草”。其实,它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名叫做“火炭母”。
说起火炭母,大家对它应该都不会陌生吧,它是一种有胎记的植物,因其叶片表面上有一个像火焰一样V字形的黑色胎记,而它的果实表面上看起来晶莹剔透,犹如水母一般,但里面却是漆黑如炭,这就是“火炭母”名字的由来。
关于火炭母在民间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别名,比如赤地利、火炭星、老虎尿、乌饭藤、信饭藤、乌炭子、乌白饭、红梅仔叶、老鼠蔗、毛甘蔗、蓼草、野辣蓼、乌白饭草、大叶沙滩子等多种别名。

火炭母是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浙江、江西、贵州、四川、云南、湖南等多个省区,多野生于农村的山谷、低洼湿地、水沟边、塘边、园边、路边等处。
火炭母是农村常见的一种野生植物,它是攀援状生长的,茎较长,可长达一米左右,呈蜿蜒状,颜色为棕色,节稍膨大,但质脆易折,里面是中空的,轻轻一折就会断开,非常脆弱。
火炭母是单叶互生的,呈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全缘有极小的细齿,两面均是绿色,叶面的中间常有黑色的V字形斑块,像这种有印记的植物非常少,在野外遇见非常好辨认。

另外,火炭母是集成头状花序的,其花序为白色,形似一颗颗饭粒,非常与众不同。而果实成熟之后更为奇特,表面上看起来晶莹剔透,里面却是漆黑如炭,这种果实可是一种美味的野果,吃起来非常清甜。
可以说火炭母是一种辨识度很高的植物,在野外遇见非常好辨认,而且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其药用全草,性凉,具有清热利湿、消滞止痢、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的功效。
火炭母对肺热咳嗽、肝炎、肠炎、痢疾、便血、消化不良、扁桃腺炎、咽喉炎、癌肿、眩晕耳鸣、跌打扭伤、皮炎、湿疹等多种病症均有作用。由于火炭母有很好的降火作用,于是又有“降火草”的别称。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火炭母吗?路边发现这种“降火草”,记得采摘带回家,对咽喉炎、肝炎都有好处。若你在家乡遇见,还请及时重视起来,别当杂草除掉了。
备注:
1、本文属于科普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请遵医嘱!
2、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记得给我一个免费的赞和在看吧,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