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马福祥一张罕见留影,那年他54岁,依旧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流水无情谁有情 2025-02-06 17:07:14

1930年,昔日的北洋军将领马福祥留下了一张罕见留影,镜头中,马福祥一袭长袍马褂,步履稳健,五官富态,蓄着一嘴胡须,面容透露出岁月的智慧和成熟的魅力,这时的马福祥已经54岁了,步入到了晚年的时期,但他却依旧老而强健,不失风采,保持着非常良好的精神状态。

马福祥

马福祥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是晚清武举人出身,历经清朝,北洋政府以及民国政府三个时期,有三朝元老之称,是“西北三马”中“宁马”的奠基人。

马福祥出生在甘肃河州城西韩家集一个富户之家,其父马千龄靠着驮运发家,在河州一带颇有影响力和声望。

孩童时代的马福祥不仅喜欢读书,还喜欢习武,在兄长马福禄的教授之下,习得一身刀剑棍棒之术,逐步成为了河州一带小有名气的后起之秀。

1895年, 河湟事变爆发,清廷为了镇压当地的叛军,在河州一带招募兵勇,马福祥的兄长马福禄获悉这个消息后,觉得这是一个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好机会,便征得老父亲的同意,带着弟弟马福祥以及亲族近200人配合清军参加到了这次平叛的战事中,战后,马福祥的兄长马福禄跻身于宦途,成为了清廷官军安宁军的头领。

1898年,22岁的马福祥考中了武举人后,便跟着兄长马福禄统简练军,奉清廷之令,率军驻扎在蓟州,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大举进犯北京,马福禄,马福祥两兄弟奉命率部迎击八国联军,在随后的廊坊一役上,马福禄,马福祥两兄弟率部在义和团的配合下,重创了八国联军,打退了八国联军的攻势。

到了同年6月底,八国联军卷土重来,再次进犯北京,马福祥和兄长马福禄二人则奉命率部在正阳门再次迎击八国联军,这一仗,八国联军依仗武器上的优势,强势拿下了正阳门,而作为守将的马福禄则倾尽全力,率部展开反击,想要夺回城楼,结果在随后的反击战中,马福禄冲锋在前,不幸中弹身亡。

而作为弟弟的马福祥见兄长阵亡,痛心不已,他带着下属夺回了兄长的遗体,将遗体妥善安葬。

京城被八国联军攻陷后,马福祥继承了兄长的职务,奉命护卫西逃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博得慈禧太后的赏识和信任,事后,慈禧太后为了嘉奖马福祥护驾有功,将马福祥任命为“志胜军”的统帅。

1901年,马福祥护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安全返京之后,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率部返回西北驻扎。

马福祥返回西北驻军后,经过数年的经营和发展,成为了西宁镇的总兵,仕途之路可谓是顺风顺水。

马福祥为人率直,在陕甘宁一带颇有声望,1910年,临洮下八沟频频发生武装抢劫案,过往于此的洮州商民遭到了洗劫,陕甘总督长庚委觉得这个事情十分棘手,便派马福祥去处理这个事情,马福祥到了临洮,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和声望,妥善解决了这个事情,事后,,陕甘总督长庚委为此十分高兴,对马福祥进行了褒奖,还送去了牌匾。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满清王朝走向了终点,曾深受清廷恩惠的马福祥本想继续效忠清廷,但清王朝已是大厦将倾,积复难返,最终在1912年,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后,马福祥则选择拥护共和。

1913年,窃取了革命果实,成为了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为了拉拢马福祥,将马福祥提拔为宁夏护军使兼宁夏将军,还亲笔题写了“苴闱春永"四字为马福祥的老母亲祝寿,马福祥为此感到十分高兴。

成为宁夏护军使兼宁夏将军的马福祥,到任之后,便投入到了剿灭土匪的战事之中,在往后的几年岁月里,马福祥集结重兵,对宁夏一带的土匪势力展开了强有力的围剿,使得宁夏一带的土匪势力最终被肃清和歼灭,北洋政府为此对马福祥进行了嘉奖。

土匪

马福祥在宁夏护军使这个位置上,除了率军围剿土匪以外,还募筹资金,创立高初级小学数十所,促进了当地的教育发展。

从1920开始,北洋军阀各派系军阀为了争权夺利,爆发了战争,而作为宁夏镇守使马福祥则在直系,奉系等军阀中左右摇摆,争取自己最大的利益。

宁夏镇守使马福祥

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后,马福祥与其子马鸿逵投靠了蒋介石,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和提携,马福祥先后出任蒙藏委员会副委员长以及青岛市市长,仕途之路可谓是扶摇直上。

但是好景不长,1930年,兰州发生了“雷马事变”,虽然说这个事变在昔日直系军阀大佬吴佩孚的调节下,得到了圆满解决,但是这个事情的发生,却使得蒋介石对于马福祥开始不信任了,马福祥为此焦虑,伤神,得了重病,辞去了当时自己所担任的职务,去往天津休养。

然而就在马福祥在天津养病之际,他的儿子马鸿逵却因为不听从蒋介石的命令,彻底激怒了蒋介石,蒋介石勃然大怒之下,集结重兵将马鸿逵的人马围困于信阳,而在天津养病的马福祥获知这个消息后,害怕自己的儿子丢了性命,赶忙拖着病躯从天津南下,赶往汉口,谒见蒋介石,为自己的儿子说情。

当时正值酷暑8月,马福祥本身身体欠恙,有病在身,在来到汉口后,水土不服,使得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与此同时,马福祥之子马鸿逵在获悉父亲病情加重后,便火速赶到汉口,亲自将老父亲送往北平进行医治。

然而,就在8月19日,马鸿逵以及老父亲马福祥乘坐的火车到达北平南效琉璃河车站不久,马福祥的病情突然加重,虽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但无奈病情太重,最终在8月19日的傍晚,病重离世,时年57岁。

马福祥病逝后,马鸿逵以及家里人经过商议,将老父亲的遗体安葬于北平三里河回民公墓,让其遗体入土为安。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