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时值甲午战后,国运维艰,光绪皇帝为此夙夜忧心,为了选拔栋梁之材,他亲自批阅殿试考卷,当时,有一位来自四川的穷苦书生在考卷中策论起句,写下了:“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八个大字,光绪皇帝看后,潸然落泪,感触颇深,当即批阅:“此子一心忧国,至忘忌讳,真忠臣也!”
于是便破格将这位原本仅排在二甲第三名的来自四川的穷苦考生钦点为一甲状元,这位来自四川的穷苦考生被他钦定为状元后,入朝为官,他一生清廉自守,刚正不阿,致力于教育事业,为近现代四川的人才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这位来自四川的穷苦书生到底是谁呢?我们如果回顾历史,便会发现这位来自四川的穷苦考生不是别人,正是清代四川唯一的状元,有着“布衣状元”之称的骆成骧。
骆成骧出生在四川资州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其父骆腾焕学识很高,是同治时期的秀才,孩童时代的骆成骧聪慧,活泼,颇有慧根,因而被其父骆腾焕寄予厚望,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够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而作为儿子的骆成骧则没有辜负老父亲的期望,从10岁进入到成都锦江书院读书开始,便勤奋苦读,不断精进自己的学识,成为了一位人尽皆知的小才子。
1882年,17岁的骆成骧来到资中参加州试,并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秀才,成为官家供养读书的禀生。
到了第二年,骆成骧在岁试中发挥出色,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在知州高培谷的大力推荐之下,进入到了成都尊经书院读书,学习。
骆成骧进入到成都尊经书院后,学识和眼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他日后入仕为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骆成骧在成都尊经书院学有所成后,便报名参加了乡试,想要在乡试中有所斩获,但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竟连续三次都没有考中,这就让他倍感失落,好在他及时调整好了心态,选择第四次参加乡试,结果这一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这次乡试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获得了参加会试的名额。
1894年,29岁的骆成骧赴京参加会试,结果这次发挥失常,并没有考中,他本打算回乡继续备考,但想到来往的路途太远,便决定留在京城,等待等二年的会试。
等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895年,备考充分的骆成骧发挥出色,取得了好的成绩,并获得了参加殿试的机会。
同年,殿试在京城如期举行,光绪皇帝亲自批阅殿试考卷,光绪皇帝在阅卷时,翻到了骆成骧的答卷,骆成骧答卷中“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八个字震动了光绪皇帝,令光绪皇帝落泪,除此以外,骆成骧的答卷‘力主皇帝亲政,才能“转祸为福,转败为功”,也应和了光绪变法图强的心志,光绪皇帝当即便下旨,宣布他(骆成骧)为殿试第一名,并授骆成骧为翰林院修撰。
骆成骧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回到资中祭祖,当地的地方官吏和富户士绅为了巴结和示好他,准备为为骆成骧修建一座状元府,骆成骧获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接受,认为这个事情劳民伤财,并不是一件好事,这就使得当地的官员和富户士绅只能够取消了这个事情。
骆成骧供职于翰林院,一方面继续做自己的学问,一方面与四川京官杨锐、傅增湘等联名上奏开办蜀学堂,推动和发展四川教育事业的发展。
1900年,骆成骧的老母病逝,告假返回四川,奔守母丧,骆成骧返回四川,为老母亲守丧期间,在资州重龙山三贤祠设馆收徒,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他深受好评和赞誉。
1902年,骆成骧守丧结束后,他返京重回翰林院供职,协助国史馆修国史,骆成骧做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这使得他被清廷选入到了赴日考察学务的清廷官员名单,骆成骧与选派的清廷官员赴日后,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意识到了差距,回国之后,他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奏疏上呈给清廷。
后续,骆成骧又先后在广西法政学堂和山西任职,他到了这两个地方任职后,做好自己都本职工作,大力推行两地的教育改革,培养了不少人才和青年才俊。
1912年,辛亥革命后,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被推翻,骆成骧从太原离开回到了四川老家,在成都居住,当时,资中法团看中了骆成骧的影响力和声望,便委任其为四川省议会议长,但是骆成骧已志不再做官,他选择了拒绝,选择在家乡与青山为伴,过着恬静的晚年生活。
1913年,四川都督都督胡景伊邀请骆成骧出山,担任四川省高等学校校长,骆成骧觉得这个职务能够推动四川老家的教育事业,便接受了四川都督都督胡景伊的邀请,出任四川省高等学校校长,发挥自己的余热。
后续,骆成骧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办学、教书育人,筹建四川大学、成都大学,为近现代四川的人才培养倾尽心血。
1920年,四川各路军阀人物为争夺地盘,兵戎相见,导致成都等地遭受到战火的侵袭,骆成骧获知这个消息后,十分忧心,当即便写信给赖心辉,刘存厚、刘湘等四川军阀头目,劝他们停兵止战,以造福四川人民为先。
除此之外,晚年时期的骆成骧积极倡导文韬武略“强国强种”理念,希望国人强身健体,抵御外来侵略者。
1926年,骆成骧积劳成疾,病逝于成都的家中,骆成骧病逝后,四川国学学校的全校教职员和学生,为骆成骧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悼念于他,他出葬的当天,沿街有人驻足街道两旁,路祭和送别于他。
后续,四川的民众为了怀念这位为四川教育事业做出个人贡献的一位传奇人物,文庙西街骆公馆紧邻的一条巷取名骆状元巷,以此来纪念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