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之后,中国文化的三次复兴和大变革可以分为三次:
第一次:西汉时期;其实是整理中国文化,树立了汉语为通用的汉文化体系;
第二次:魏晋南北朝:以道、佛兴起,文化融合为代表,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化的三足儒释道;
第三次:民国时期:重新恢复了汉文化,形成了引入西方科学体系下新时代的百家争鸣。
甚至毫不夸张地说,第三次国学文化的复兴才是最有益于现代社会的。要不然,我们喜闻乐见的一些国学文化依然是特权阶层的独有。
更重要的是,民国时代,也是中国国学大师辈出的时代,奇怪的是,也是中国科学大师辈出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武术大家、养生大家,也是现在无法超越的。
全国养生家中,西南区域大家不少,如峨眉周潜川、忠县张义尚、成都李仲愚、成都陆锦川等。
这些养生家都有共同的特点:学识渊博,儒释道皆通。
周潜川先生传下来的功夫最著名的当属峨眉十二庄、天罡指穴法。忠县张义尚先生《武功薪传》中曾写专篇介绍峨眉气功。
周潜川先生对于气功的整体认识水平也非常高,对气功练习的重要禁忌总结了24项,特别值得现代人重视。
这些内容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养生十要(啬神、爱气、养形、导引、言语、饮食、房中、反俗、医药、禁忌)就有讲解,周潜川讲解更合现代人,结合了个人养生经验。

简单来讲:这是说“预设目标”。
练功前,事先打算“一定要坐一点钟,一定要小腹发热”,如此等等,都属于预执妄念。未行动已经造成紧张。

简单讲:就是“追求特效”。
练功时,故意追求某些“动触”的现象:如丹田发热,就有意识的去分别它。
“这热气在脐下一寸三、二寸、三寸?”,
什么时候可通关。
更可怕地是,一知半解地用意识去引领这股热流,造成“经络紊乱”的偏差流弊。
出现各种怪状,还自以为有了特效。

简单讲:就是胡思乱想。
坐功时候,念头不集中,把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情,一个连接一个的杂念,一股脑儿都搬出来了。
或发现了丹田热气,即联想种种相关信息,“某本书对丹田又如何记载”,“丹田已热,应该通三关了”等等。
愈攀缘则神愈散,气不得归元,反而弄得精神疲乏。

简单讲:就是神跑了。
坐功中,眼、 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作用。
如:耳根听见小孩哭,人叫马嘶,车声辘辘,起烦躁恚恨的念头。
鼻子嗅着烟香或邻侧酒肉香,起欲食的念头。
身上那里发痒、那里酸麻,去搔抓它。
舌尖上翘,津降“华池”,随时咽吞它。
闭着眼睛,“内视”到某种“光色”,追求那光色上去。
意识到气机发动,就专门去追求它。
这些禁忌,都属于心随外景。

简单说:练功筑基时,不能同房。
练功一定时期,精神充沛,对于夫妇生活,应当禁止。
尤其调理身体的练习者,更应注意。

练功和与平时住穿着,应舒适,不能过热过寒,或者故意显示自己能抗冻,因“大温消骨髓,大寒伤肌肉”。

此讲:不过度。
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练功该适可而止。
八、坐汗当风坐功,不可吹风。练功后,身出微汗,不可吹风。
九、紧衣束带练功,要宽衣解带,不可把身体绑紧,妨碍了气脉循着经络的流注贯通。
穿瑜伽裤的注意了。

练功期任随自己的所好,大吃大喝。
这个最难控制。
十一、跂床悬脚练功采用“平坐” 和平常起居,坐在床沿,或坐在椅凳,两脚悬空吊着,上不接天下不着地。
久之,脚重腰疼,易成“血痹”。
十二:久忍小便练功和平时起居,小便久忍不解。
这个多数人不会犯吧。
就算正在打坐,有了也得赶紧起来。
十三:搔抓痒触练功中,身上现“动触”,似小虫在肌肤间爬行,这叫“痒触”。
头顶下至额颅、面颊、两 鬓、鼻旁、唇口一带,感觉灵敏,这时决不可用手去搔抓痒处。

练功当中,被人卒然呼唤,蓦然吃惊。
南怀瑾先生也讲过此点。静坐时,这点很重要。最好提前打招呼,不要让人惊扰。
万一遇上应当镇静,从容应声。不可患恨、发怒,以免气脉紊乱。
十五、对景欢喜练功时,现了“动触”景象,如“丹田发热”等系列的景象,认为是功夫的“好现象”,一时欢喜,故意追求,情不自禁地加功呼吸。
念头交替之际,景象也如电光一样,眨眼消逝了。会产生懊恼追悔的念头,引起烦躁不安的情绪,而功夫也不会有进步。
十六、久著汗衣练功时,每多汗,汗出湿衣,不可继续穿,应干汗水,另换干衣。
“湿气”重,会出黄汗,应当一面练功,一面配合药物治疗湿气,能收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七、饥饱上坐饥饿或吃饱际,不宜练功,应饭后二小时才可以开始上坐。
动功至少半个小时到1小时后再练。
唯专门练脾胃“叫化功”在吃饱之后,如法去练,以健运脾胃,不受此限制。
十八、天地灾怪狂风、暴雨、迅雷、闪电、骤冷、突热等等气象变化的时候,不可以练功。道家认为是“天地阴阳”的“气化”不和,名之日“灾怪”。

练功时,相互打听别人经验。
因为每个人状况不同,不能完全根据别人经验,每个人应根据自己情况采取适合自己的练功方法和口诀。
但练功有一定基础后,可根据自己情况试验。
二十、昏沉倾欹练静功中,昏沉瞌睡,姿势倾斜。
这种现象,应停止练习,可起立走动,不可勉强。
二十一、大怒入坐不能大怒之后去练功。
怒则气升,会与气脉相逆,能使诸脉紊乱。
二十二、过乐入坐与21相对,不能在过度大乐之后去练功。
乐则气降,会与气脉相逆,能使诸脉素乱。
二十三、吐唾无度练功的人津液常满,不能吐口唾。
应细细咽吞。
二十四、生疑懈怠这点也很难。
懈怠甚至停止,是练功最大的禁忌。
开头几天勉强练功,觉着没啥突出的功效,因疑心产生懈怠的惰心,
马马虎虎练几天,慢慢地就停下来了。
结果好处没有,只落得几回腰酸腿麻、难受的印象深存脑海。
朋友们。这24点大部分内容大家可能都知道点,但真正能一一注意,一一规避,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应当“时时勤拂拭”。
卫昌国学
202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