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卫视这一季的《时间的答卷》,做出了更生动的「时间」,也交出了更深刻的「答卷」。
只是,谁在做时间的答卷?时间的答卷上,又回答了什么?
时间答卷上的「一人」之所以说,这一季做出了「更生动的时间」,在于新增了「人生影院」的模式点。
它以「露天电影院」为呈现方式,进入主题人物的人生关键现场。节目组从主题人物人生中选择一个关键地标作为「露天电影院」搭建现场,同时也是故事讲述的切入现场。身临其境的访谈、看片,会让主题人物更容易进入设置的情境,更容易张开触觉,洞开心灵。
以第一期主题人物叶聪为例,这个露天的「人生影院」就是搭建在叶聪所在实验基地附近的太湖边上,这就与以往的「类似节目」又「很不类似」:
一方面,对比棚内的类似节目,它不是让主题人物进入节目组的场,而是让节目组进入主题人物的场,然而,这个「主场」还是「客场」之别,对人状态的影响,不言而喻——会让人放松,自然,真诚;
另一方面,对比外拍的类似节目,它不只是随意找个地方进行访谈、交流,而是用极简美学巧妙融合现场元素,打造出六个各有不同又都蕴含「时间答卷」概念的「移动舞台」。而在移动中不失仪式感,在外拍中仍有风格化,对人状态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会让人在放松中又有仪式感,在自然中又有崇高感。
而更奇妙的是,透过这样一个「人生影院」,呈现出来的这个时间答卷上的「我」(主题人物),是非常有哲思意味的——
既有一个现场在观影、在采访的我,也有一个被新闻、被照片记录的我,还有一个被影视化演绎的我;
既有多个过去的我,还有一个现在的我,还有一个未来的我;
既有一个作为主体在输出、在表达的我,也有一个作为客体被观看、被评价的我。
什么意思呢?
以第一期的主人公叶聪为例,他既是「人生影院」大银幕故事里的人,又是「人生影院」大银幕前的观众,银幕上播放故事的时候,他是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进入故事,影视片段结束的时候,他又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评价经历。由此,便在更宏大的时空背景下,以现在的全知视野来解读过去身处其中的自我,产生更强烈的命运感和心理震荡。
同时,这种建构又极富有艺术浪漫手法,从最初的24岁的叶聪(影视世界)与42岁的叶聪(现实世界)仿佛形成镜像;随着故事发展,影视中的24岁的叶聪,在时间答卷中,逐步成长,从2005青涩局促地跟美国人打交道的他,到2009年坚毅果决带领团队完成2000深潜挑战的他,再到2020年大将之风作为中国深潜事业定海神针的他。你看到他一生一事的故事,更看到他作为人,气质、格局、能量场,在时间长河中逐步的变化,最终与银幕外的叶聪重合,你理解了他为什么是如今的他,这种淡定的大将之风从何而来。
而最后的一段影视片段,却又重回到叶聪6岁之时,他一边看着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一边在书的扉页涂画着6岁叶聪的潜水器,仿佛预示了这一生。而这,又不是虚构的、悬浮的影视作品,而是在当事人把关、注视下,完成的艺术化演绎。
节目收尾,又让叶聪面对银幕,仿佛看向一面穿越时空的魔镜,让他与6岁的自己对话,他说,「多么希望你可以去看更多的山海,那是所有灵感的开始」;再让他与20年后的自己对话,他说,「20年后,我们是不是可以不在甲板上,而是悠闲地在海底点一杯咖啡,万米不再是一个极限,而是我们可以生活工作生存的新空间?」
由此,在这种极富有哲学思辨意味的「我」的建构,又有艺术浪漫手法的「时空」的叙事之下,我们看到了时间的答卷中,涌现出的一个有生命力的榜样。
而这背后的表达是,最好的时代能够成就优秀的人,而时代也因为人更美好。
时间答卷里的「一行」虽说这个新模式点叫做「人生影院」,但是,看到的可不只是「人生」。
你看到的,不只是一个人在人生中,交出的答卷,释放的能量;
你还会看到的,还有一个行业,在时间长河中,所交出的答卷。
在第一期中,就是从中国载人深潜第一人叶聪,辐射到他所在的中国深潜事业的整个集体、整个群像。
中国深潜事业,之所以可以在20年的时间中,交出「自主设计的蛟龙号挑战7000米深渊,到自主研发的深海勇士号国产化率95%,再到奋斗者号达到国际顶尖水准、突破万米海深」、交出「从无到有,从浅入深,从高度依赖国外技术到核心技术高国产化率」的答卷,离不开一种最宝贵的精神——
「传帮带精神」。
在这个故事里,叶聪不是孤胆英雄的一个人,而是承上启下的一个人。
在他之前,有先辈;在他之后,有晚辈。一代一代深潜人,前仆后继。
从徐芑南(「蛟龙号」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那一辈,没有利己、一心利国,义无反顾地归国建设,「徐老74岁,有心脏病,只有一只眼睛有视力,本来在国外享福呢,一听到蛟龙号立项了,领着箱子就回来了」;
到叶聪这一辈,完整见证中国深潜事业的三次重大突破,从「蛟龙」号、到「深海勇士」号、再到「奋斗者」号,一次又一次创造历史,一次又一次见证历史。
曾经,徐老是叶聪的定海神针,就像他所说的,「(徐老)那个身体状况非得要上科考船,带着箱子满满都是药,只要有先生在,大家心里就有定海神针」;
如今,叶聪则是新一辈的定海神针,在陈辰实地试乘蛟龙号模拟器时,年轻人对陈辰自己的下潜经历说,「叶所在我身边坐着,更多,是一种定心的作用」。
而这种传帮带的精神,也在影视演绎片段中,特意有所呈现。那是2020年11月9日,万米深潜前夜,在「奋斗者」号科考母船「探索一号」舱内,三代深潜人聚于一堂。一个是彼时深潜经验已经非常丰富的叶聪,此时的他已经成为了「叶所」;一个是也有较为丰富深潜经验的张伟,也是深海勇士号的主驾驶;还有一个则是第一次执行万米深潜任务的年轻人。叶聪知道年轻人紧张,主动前来为他舒缓,特地给他说了一个张伟化险为夷的故事。
而这,也与另一个2003年影视片段,形成了呼应。彼时,年轻的叶聪刚被徐老提拔为总布置主任设计师,负责几十万个零部件安装图纸的绘制,年轻的叶聪也非常紧张、非常焦虑。而徐老也主动找到了深夜仍在加班的他,给他建议,给他鼓舞。
因此,通过这种有呼应、有传承的故事,时间的答卷所告诉我们的是,一个行业的兴起,不仅靠的是一个强人、一个榜样,而是时间流逝而精神不改,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书写,不断站在前辈的肩膀上,继续攀峰、继续前行,才有科研的突破、行业的进步。
时间答卷里的「一国」一行又是一国的缩影。
一个行业,历经从弱到强的变化;恰如一个国家,也是从弱到强的发展。
比如深潜这一先锋而又小众的行当,就非常显著地呈现了这样一幅缩影。
在故事的开始,我国一无所有,叶聪在2002年接过总布置主任设计师,要绘制十几万个零部件安装图纸绘制工作。而当年的现实是,整个「蛟龙」号团队中,只有两位见过潜水器,甚至没有摸过、没有开过,很多技术都是从零开始的。
然而,却是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却树立了最大胆的梦想。
2005年,当叶聪与美国同行交流时,美国人问,你们要下潜多少米?500米?700米?叶聪坦诚而坚定地回答,7000米。美国人毫不掩饰地大笑了,「这不可能,深潜器不只是设计,还有材料、制造等十几个学科,你们之前下潜还没超过1000米呢,从1000米到7000米的难度,超过登上月球。」
但是,当2009年,30岁的叶聪成为「蛟龙」号的首席潜航员;2012年,33岁的叶聪驾驶「蛟龙」号成功突破7000米大关,他代表了中国人,用7年的时间,交出了中国人的答卷——
敢立大志,更能成事。
而一旦突破了最初的制约,中国人就仿佛蛟龙出海、飞龙在天,一次又一次创造历史。
如今,在世界上,抵达过万米深渊的人类,总数是40人,而中国人,占了27席。
恰如美国人所说,一个深潜器的突破,不只是一个行业,而是关联着制造业、材料学等各个行业,这是一个综合国力的提升才带来的成果。大到国家队的顶级科研人员,小到市场化的材料供应商,都在一个良性发展的国家系统里,共同发力。
而在东方卫视这一季的《时间的答卷》里,还有其他各个行业,航天事业的聂海胜;考古事业的陈德安、雷雨、冉宏林;法制事业的崔道植;生态事业的初雯雯;教育事业的李桂林陆建芳夫妇,他们交出的时间的答卷,不只是个人奋斗的答卷,也不只是行业发展的答卷,亦是他们置身于一个国家系统中,国力综合提升所带来的个人强、百业旺。
一个时代,有无数追梦人的时代,有无数传帮带的时代,才是一个国力昌盛的时代。
1号结语其实,我不太愿意,先入为主地以主旋律的视角,来看这一季东方卫视的《时间的答卷》。
事实上,它首先是呈现了一些非常高能量的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行业,它通过巧妙的叙事、多面的挖掘,让人看到,原来有这么精彩的人生,原来有这么好的团队,让人因为这些人受到感染,看到这些行业觉得新鲜,而在这其中继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主流所倡导的价值观。
这就是东方卫视所坚持的「守正创新」的主流媒体文艺观,既有「守正」的筋骨,又有「创新」的面貌,而这,正是符合新时代主流文艺发展方向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