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二月初一,朝鲜王朝第十四代君主李昖薨逝,享年五十七岁。次日,世子李珲于贞陵洞行宫西厅(今德寿宫即阼堂)即位;
李珲继位后,为李昖上庙号“宣宗”,谥号“昭文毅武圣敬达孝大王”。后来明朝赐谥号“昭敬”,朝鲜遂将其谥号改为“显文毅武圣睿达孝大王”;
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李珲以父王“宗系辩诬”和平定“倭乱”有再造社稷之功,将其庙号升格为“宣祖”。李昖也成为继太祖李成桂和世祖李瑈后,朝鲜王朝第三位获称“祖”的君主。
韩剧《惩毖录》中的宣祖李昖(金泰佑饰)
庙号是古代皇帝驾崩后在太庙中被供奉时牌位上的尊号,起源于商朝,虽说魏晋以后庙号开始泛滥,但是在唐、宋、元、明、清这五个朝代的七十八位皇帝之中,除开国皇帝外,被尊为“祖”的也只有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明成祖朱棣、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和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那么李昖究竟有何功何德可以称“宣祖”呢?
旁支继位李昖,初名李钧,中宗李怿之孙、明宗李峘之侄,生父是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tiáo),生母郑氏的曾祖父是朝鲜王朝初期的著名文臣郑麟趾(最高官至领议政,参与过《高丽史》和《训民正音》的编著);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十一月十一日,李钧出生于汉城仁达坊,早年受封河城君。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六月,朝鲜明宗无嗣而薨,王妃沈氏(即仁顺王后)遵照李峘生前的意愿,下诏传李钧入继大统。同年七月,李钧改名为昖,以明宗养子的身份在景福宫勤政门正式即位。
疑似朝鲜宣祖李昖画像
李昖在位期间,士林势力全面主导了朝鲜政局,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士林派内部由于利益冲突分化为“东人党”和“西人党”,从而拉开了朝鲜王朝持续两百多年的党争序幕。之后几十年间,东人党先是分裂为“北人派”和“南人派”,而后南北两派又分裂出“大北派”、“小北派”、“浊南派”以及“清南派”等多个派别,各党派之间相互攻讦,以致朝鲜政局动荡不安,国力大幅衰退;
或许是旁系出身的缘故,李昖对大臣们的信任始终有限,这点在政治斗争中被大臣们所利用,各党派轮流上台执政,今天还是一人之下的宰辅,明天可能就沦为阶下囚,哪怕是在壬辰倭乱期间,斗争都从未停止,力挽狂澜的名将李舜臣就是从三道水军统制使的职位上被一撸到底的。而李昖为强化王权,对朋党之争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态度,此举间接促进了党争的加剧。
宗系辩诬(종계변무)“宗系辩诬”是朝鲜王朝前期对明外交的第一等大事,事情的起因还要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说起;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七月,李成桂废黜高丽恭让王,随后在其党羽的拥戴下登基,实现异姓革命,建立朝鲜王朝,是为“朝鲜太祖”。
韩剧《六龙飞天》中的“威化岛回军”
朝鲜王朝建立后,反对李成桂的官员尹彝、李初逃至明朝,他们向明太祖朱元璋控诉李成桂篡国,并且说李成桂是高丽已故权臣李任仁之子,希望大明可以出兵讨伐。朱元璋虽然没有介入高丽内政,但相信了李成桂是李仁任的儿子以及父子连弑四王(即高丽恭愍王、禑王、昌王和恭让王)的说法;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黄永奇奉明太祖之命祭祀朝鲜山川,祝文中有“高丽陪臣李仁任之嗣成桂今名旦者”一句,李成桂随即上奏“辩诬”,不过朱元璋并未对此做出任何反应;
影视剧中的明太祖朱元璋(胡军饰)
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由朱元璋主持编纂的《皇祖明训》重新修订,其中将朝鲜、日本等周边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据《皇祖明训》记载:
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今将不征诸夷国名,开列于后:
朝鲜国(即高丽。其李仁人,及子李成桂今名旦者,自洪武六年至洪武二十八年,首尾凡弑王氏四王,故待之)
寻常百姓家认错父亲尚不能接受,更何况是一国之君的父亲被宗主国认错还收录至典籍之中,因此太宗李芳远在位期间专门派遣使臣赴大明申辩,然而明成祖朱棣虽然批示:”想是比先传说差了,准他改正。”但实际上却并未落实;
《皇祖明训》中关于朝鲜的记载
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明孝宗朱佑樘下令编纂的《大明会典》书成,其中仍旧延续了《皇祖明训》中的说法,为此中宗李怿和明宗李峘多次遣使请求修正,但由于重修会典的工作一直延宕而始终没有落实。至万历年间,朝鲜宣祖李昖继续遣使“辩诬”,恰逢明神宗重修《大明会典》,于是关于李成桂父亲记载的错误才正式被修正;
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十一月,使臣尹根寿携全套新版的《大明会典》返回朝鲜,李昖亲出弘化门相迎并接受群臣的朝贺,“宗系辩诬”一事至此宣告结束。
影视剧《山河月明》中的明太祖朱元璋(陈宝国饰)
“宗系辩诬”说白了就是给李成桂认对爹,李任仁是高丽王朝后期的一位权臣,因拥立王禑继位而成为宰辅,专擅国政长达八年之久,而李成桂的父亲李子春世袭双城等处军民达鲁花赤一职,后归顺高丽,官至朔方道万户兼兵马使,李成桂登基后追尊其为恒祖。据《朝鲜太祖实录》记载:
桓祖配懿妃崔氏,赠门下侍中永兴府院君谥靖孝公讳闲奇之女,以至元元年,高丽忠肃王四年乙亥十月十一日己未,诞太祖于和宁府(即永兴府)私第。
就朝鲜王朝而言,明朝误将李成桂的父亲记载为李任仁并说父子连弑高丽四王,无疑是给李成桂扣上了一顶“不忠不孝”的帽子,这不仅关乎先祖的声誉,更关系到王朝的合法性,因此必须要将此错误修正。而大明历代皇帝或许是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所以迟迟没有落实改正,只是恰好赶上万历皇帝重修会典,与其说是李昖的功劳,倒不如说是他命好。
壬辰倭乱(임진왜란)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实际统治者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史称“壬辰倭乱”。日军于四月十四日在釜山登陆,十几天后,朝军精锐全军覆没。四月三十日,李昖抛弃王京的百姓率百余名从臣仓皇出逃。
十六世纪的日本铁炮足轻(火枪兵)
五月一日,李昖抵达开城。三日,日军兵不血刃的拿下王京。七日,李昖逃至平壤。二十七日,日军攻占开城。据《朝鲜王朝宣祖(修正)实录》记载:
时,闻贼兵西出,上促驾疾驱,自开城四日,而至平壤。在途艰关,从官多馁,御供或阙,野人有进脱栗饭者。
得知开城失守的消息后,李昖马不停蹄地再次“西狩”。六月十一日,他离开平壤逃往与大明交界的边境地区。三天后,平壤沦陷。二十二日,李昖抵达鸭绿江边的义州。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朝鲜“三都失守,八道瓦解”,距离亡国仅一步之遥。
十六世纪的日本士兵
逃亡的路上,李昖派大司宪李德馨前往辽东,希望明朝可以提供援助并申请渡江内附,尽管众臣一致反对,但其却执意内附,李昖说道:“予之所往,贼亦能往,在本国,则无容足之地矣。”甚至还提出:“与其死于贼手,吾宁死于父母之国!”
看看人家这觉悟,真不是一般的高。当然,由此也能看出李昖处境之窘迫,毕竟身为一国之君,又有谁愿意去当个难民,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好在后来明神宗决心出兵援朝,李昖这才没有沦为难民。
大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万历皇帝)
同年十二月,东征提督李如松奉命率天朝大军四万余人渡过鸭绿江。翌年正月,明军攻克平壤,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的同时,迫使平安、咸镜、黄海等道以及开城的日军后撤,收复失地五百余里,一战即扭转了战场形势。李昖在收到“平壤大捷”的消息后大喜,当众表示“皇恩罔极”;
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四月,李如松令部将查大受烧毁了日军位于龙山的粮仓。同月,日军由于缺粮而被迫全线撤至沿海地区,王京随之光复。不久,中日双方达成议和,日军留下四万余人驻守釜山一带,其余士兵悉数返回国内。
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战争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日军再次渡海侵略朝鲜,史称“丁酉再乱”。同年,麻贵以备倭总兵官兼朝鲜提督的身份率明军入朝抗倭,二次入朝期间,明军与日军先后在稷山、蔚山、露梁海等地展开交战,李舜臣也率朝鲜水师取得“鸣梁海大捷”;
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八月,丰臣秀吉病死,无心作战的日军遂全部撤退回国,历时七年之久的倭乱宣告结束。
“壬辰倭乱”期间的朝鲜僧兵
“壬辰倭乱”虽然是李昖在位期间平定的,但朝鲜官兵们的作战能力属实不敢恭维,除李舜臣带领的水师表现可圈可点外,正规军的战斗力甚至还不如民间的义兵,如果不是明朝及时援助,亡国是必然的。清乾隆年间来访中国的朝鲜学者洪大容就曾说过:“万历年间,倭贼大入东国,八道糜烂,神宗皇帝动天下之兵,费天下之财,七年然后定。到今二百年,生民之乐利,皆神皇之赐也。”
可以说,要不是明神宗力排众议,出手相助,别说平定倭乱了,李昖就连国君的地位都将不保。
名不副实的“祖”作为一国之君,李昖默认朋党政治,使党派之争愈演愈烈,士大夫们除争权夺利外再无其他建树,以致国力持续衰退,缺乏对朝局的掌控力。而没有预见到日本的狼子野心,提前整顿武备,练兵备战,导致朝军在战争爆发后一溃千里,国家危难之际,他又抛弃臣民选择“西狩”,一心只想渡江避难,全然没有国君的担当;
战后的朝鲜人口锐减、农业凋敝,百姓流离失所,一切亟待重建之时李昖长期深居宫中,完全没有展现出君主该具备的治国能力,以致王室威信低落谷底,社会处于崩溃的边缘;
就上述种种灾难级的表现而言,李昖连守成之君的及格线都很难达到,然而在朝鲜王朝官方给予的评价中却形容道:“雪先系之积诬,而垂光国之烈;却滔天之强寇,而成再造之绩,功在宗祊,业焕中兴。”后继之君李珲更是将其庙号升格为“宣祖”,称其有再造社稷之功,纯属有点扯淡了。
壬辰倭乱期间的朝鲜“义军”
不过,李昖在对待大明的态度上是值得肯定的,可以说是朝鲜王朝历史上的头号“明粉”,不仅“事大极诚”,还始终将中国视为父母之国。据史书记载,每当宫中得到一种珍贵食品的时候,李昖就会放在桌案上并向西拜祝道:“欲献吾皇,何可得也?”《昭敬大王行状》中也形容其“不啻(chì)如孝子之慕父母。”
除此之外,第一次中日议和之前,礼曹判书尹根寿曾向李昖转达明朝有议和之意,李昖为此深感不满,在他看来朝、日皆是中国之子,不过朝鲜是孝子,而日本是贼子,做父母的不应该将贼子和孝子一视同仁。《朝鲜王朝宣祖实录》记载:
根寿曰:“外国之事,必以为不关而如是矣。王通判谓<中国一视同仁。两国之事,以和为上。>”上曰:“设使以外国言之,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父母之于子,虽止于慈,岂有爱其贼子,同于孝子之理乎?”
由此来看,李昖虽不配称“祖”,但中国“孝子”之称,当之无愧。
大明疆域图
PS: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