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瞒着岳父娶了小姨子,岳父闻讯不怒反喜,道:这样甚好 - 今日头条
《——【·前言·】——》前言
开国中将成钧,娶了已故妻子的妹妹,偏偏岳父不但不反对,还表示支持,连连称赞“甚好”。
是什么样的情感和缘由,让这段婚姻顺利成就?岳父为何闻讯后大喜?
要说起这一切的开端,就得从成钧与他的原配——周月湘的患难与共讲起。
成钧6岁那年,跟着家乡的革命队伍参了军,从此踏上了征战四方的路,靠着过人的胆识和努力,一步步成长为指挥大将。
长征路上,他啃过树皮,躲过敌军的围剿;抗日战争时期,带着部队和日军拼刺刀,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
也是在抗战期间,成钧遇见了他生命中的伴侣——周月湘。
当时周月湘是军中的医务工作者,和成钧在同一支部队里,两人初次相识时,战场上刚刚打完一场恶仗,许多伤员被抬回来,成钧指挥着部队转移,周月湘忙着救治伤员。
一个在前线拼命,一个在后方守护,两人的身影,无意间重叠在了一起。
几次接触下来,成钧对这个温柔又坚韧的姑娘,产生了好感。
周月湘看着眼前这个,沉稳可靠的指挥员,也生出了欣赏之情,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两人互相扶持,彼此鼓励,很快就确立了关系。
婚后他们的日子清苦,却充满了希望,抗战结束后,解放战争打响,他们又一路南征北战。
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周月湘始终陪在成钧身边,用温暖撑起这个小家。
在战火中,他们还迎来了两个孩子的出生,夫妻俩忙里偷闲,抱着孩子,看着战友们羡慕的目光,那时候的生活短暂,却是温馨的。
抗战结束后,成钧被调往北京工作,一家人终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住进了军区分配的宿舍。
成钧忙着军务,周月湘承担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夫妻二人心意相通,互相成全,日子过得简单却幸福。
好景不长,战争年代积劳成疾的周月湘,身体状况渐渐恶化,经常感到乏力,有时干完家务会累得直不起腰。
起初,周月湘没有太在意,可病情却加重,不得不住进医院。
成钧那段时间军务繁忙,只要有空,都会赶到医院陪妻子,一次探望中,医生告诉他,周月湘的肾功能衰竭,情况很严重。
成钧听了这话,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握着周月湘的手,轻声安慰她:“你别担心,医生会想办法治好你的。”
可周月湘的眼神却透着无奈,她太了解自己的身体了,也清楚自己,留给孩子和丈夫的时间不多了。
病床上的周月湘放不下的,是成钧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成钧的工作太忙,家里总需要一个人来照顾孩子,一次,她拉着成钧的手,虚弱地说:“月茜是个好姑娘,也懂事,如果……如果我不在了,你让她帮着照顾孩子,好不好?”
成钧没立即回答,心里翻江倒海,他怎么忍心听妻子提这种要求?
看着她虚弱的样子,成钧心里也明白,这是妻子对家庭的最后嘱托,他红着眼眶点了点头,低声应了。
不久后,周月湘在病床上离世,成钧带着孩子们站在病房外,望着妻子冰冷的身体,默默流下了眼泪。
从抗战到解放,他见过太多生死,可这一次,心仿佛被刀割了一样。
周月湘走后,成钧变得沉默了许多,一边忙着工作,一边努力抽时间陪孩子。
可两个孩子还小,缺少母亲的陪伴,让他们显得比同龄人更加孤单,一次,年仅五岁的女儿抱着成钧的腿,仰着小脸问他:“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这句话差点让成钧绷不住,只能蹲下来,紧紧抱住女儿,说不出话。
也是在这个时候,周月茜进入了这个家庭,她的出现,慢慢改变了这个破碎的家。
周月茜接到姐姐去世的消息时,整个人愣住了,她怎么也没想到,那个从小对她呵护有加的姐姐,竟然走得这么突然。
回过神后,她放下手头的一切,连夜赶到了北京。
推开成钧家的门时,看到一片狼藉的屋子,和两个茫然无措的孩子,眼泪瞬间掉了下来。
“月茜,你来了。”成钧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他显然很疲惫,胡子拉碴,整个人看上去苍老了许多,周月茜点了点头,简单寒暄几句后,转身开始收拾屋子,给孩子洗脸,做饭。
小女儿拉着她的衣角,怯生生地喊了一声“小姨”,那一瞬间,她心里被一种,无法言说的责任感填满了。
当晚,周月茜彻夜未眠,抱着姐姐的遗物,一遍又一遍地,回忆两人小时候的点滴。
想起了姐姐临终托付,像烙印一样刻在了她的脑海中。
周月茜是个干脆的人,既然姐姐托付了,她就一定会尽力做到。
从那天起,她留在了成钧家里,接过了照顾两个孩子的任务,周月茜是个行动派,每天一早就开始忙碌:给孩子做饭、送他们上学、回家打扫、再去菜市场买菜。
小女儿生病时,她一整晚守在床边,熬到第二天早晨才合了眼。
刚开始,成钧对这份安排心怀愧疚,他觉得自己欠周月茜太多,甚至想劝她回到,自己的生活轨道上去。
每次开口,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清楚,这个家没有了周月茜,根本撑不下去。
周月茜其实也有自己的挣扎,她的事业本来蒸蒸日上,在抗美援朝中表现优异,立下三等功。
可为了姐姐的孩子和这个家庭,她选择了放弃。
这一决定,让她错过了许多,原本属于她的机会,但她不后悔。
一次夜里,周月茜在厨房忙着给孩子熬粥,成钧坐在一旁,沉默了许久后终于开口:“月茜,这几年,让你太辛苦了。”
周月茜低头笑了笑,说:“姐让我照顾这个家,我就得照顾好,没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那一刻,成钧心里生出一种说不清的情愫,这个家庭,因为周月茜的付出,渐渐恢复了平静和温暖。
成钧和周月茜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互相照顾,慢慢有了更深的情感。
成钧是个传统又内敛的人,对周月茜心生好感,却从未表露出来。
他觉得,这种感情既不合适,也不敢奢望,可一些细节却藏不住。
一次,成钧开会回来,看到周月茜抱着生病的小女儿,在沙发上睡着了,他轻轻拿起一条毯子,盖在她身上,心里涌上一股暖意。
邻里和战友们,也渐渐看出了端倪,开始试着撮合他们。
有一次,成钧的老战友,开玩笑似地说:“成老弟,我看月茜挺适合跟你过日子,你怎么不考虑考虑?”成钧听了这话,笑着摇头,没吭声。
他的沉默,其实已经默认了这种可能性。
最终,成钧鼓起勇气向周月茜表白,说得很直接:“月茜,我想让你,做这个家的女主人,如果你愿意,我们结婚吧。”
周月茜听完,愣在原地,眼眶瞬间红了。
她从没想到,成钧会主动提起这件事,经过一番深思后,她还是点了点头,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家。
成钧的顾虑,是如何向岳父,交代这段特殊的婚姻,他怕岳父不接受,也怕被外人议论。
信寄出去后,岳父的回复却出乎他的意料——“两女一婿,甚好甚好!”岳父的这句话,让成钧的心放了下来。
1956年,在组织和亲友的见证下,成钧和周月茜低调地举行了婚礼。
婚后,他们生下了一双儿女,家庭生活幸福而温馨。
这段婚姻,在外人看来或许复杂,对于成钧和周月茜来说,是重建一个家庭的起点。
没有浮华的誓言,只有相互扶持的点滴日常,这份感情,像细水长流,温暖了他们,也治愈了那些年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