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家庭矛盾重重,纠葛不断,坦言心力憔瘁:这比打仗都费劲!

旧梦谈史 2025-02-06 10:32:26

吴佩孚家庭矛盾重重,纠葛不断,坦言心力憔瘁:这比打仗都费劲! - 今日头条

《——【·前言·】——》

驰骋沙场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可以统领千军万马,可以谈笑间指点江山。

回到家中,却被两个女人折腾得头疼欲裂,一个是他明媒正娶的妻子李氏,一个是母亲硬塞给他的妾张佩兰。

日日争吵不休,把吴佩孚搞得直呼:“这比打仗都难!”他是如何被困在这家庭风暴中,疲于应对的?

原配王氏的早逝

吴佩孚的第一段婚姻,说来很短暂,他的原配王氏,是家乡村里的姑娘,两人婚事由吴母一手操办。

那时候,吴佩孚家境一般,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多余的积蓄。

吴佩孚从小读书,家里人都希望他能考科举,光耀门楣,家里给他找了王氏,这样一个本分的姑娘,能持家,又不娇气,正适合这样的家庭。

成亲之后,王氏兢兢业业操持家务,伺候婆母,照顾丈夫。

是那种典型的传统女人,性子温和,做事勤快,对吴佩孚也颇为体贴,可惜好景不长,两人婚后第三年,王氏突然染上重病。

那会儿医疗条件差,加上家里没什么钱,王氏病了没多久就撒手人寰。

王氏的去世,对吴佩孚的打击不小,两人没什么轰轰烈烈的感情,王氏温柔贤惠,吴佩孚心里是有数的,王氏一走,家里顿时冷清了许多。

只是没给吴佩孚留下一儿半女,这让吴母非常着急。

王氏的丧事办完没多久,吴母就开始张罗着,为儿子再找一个媳妇。

她说得明白:“你一个人过日子不行,咱家得有个能撑事儿的女人”。

吴佩孚那时候,对婚事没有什么想法,他正在忙着到处谋生,婚事的事情,全权交给了母亲处理。

继室李氏的婚姻波折

吴母在打听了好几家之后,终于定下了李氏。

李氏是当地大户李少堂的侄女,出身书香门第,长得端庄秀丽。

李少堂家家底殷实,能给李氏准备丰厚的嫁妆,还能帮衬一下吴家的日子,吴母对这门亲事相当满意,觉得李氏不仅能干,还懂规矩。

婚礼办得很热闹,李家给足了面子,嫁妆一担担抬进吴家,村里人都跑来看热闹。

李氏穿着一身大红喜服,低眉顺眼地进了吴家的门,吴佩孚对李氏没什么感情,看着她温柔的样子,也觉得自己挺幸运,至少娶了个好女人。

婚后头几个月,李氏表现得十分贤惠,每天早起为婆婆做饭,晚上帮吴佩孚准备洗脚水,家里的针线活从不耽误。

吴母一开始对她还算满意,时间一长,问题就出来了。

李氏贤惠,她性子却文弱,不擅长和强势的婆婆周旋,吴母掌管着家里的大权,连儿媳妇的饭菜都要挑毛病,更别提开销了。

李氏刚开始还忍着,有时候被训得不行了,也只是默默地掉眼泪。

可时间久了,心里委屈,忍不住跟娘家人诉苦:“我这日子,过得真是窝心。”李家一听就不高兴,觉得女儿嫁过去,受了这么多气,心疼得不得了。

李氏实在受不了婆婆的数落,索性搬回娘家住了。

吴佩孚那时候在外面忙着找工作,根本顾不上家里的事,等他知道李氏回娘家的消息,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随她吧,等过几天我再接她回来。”

吴母倒是乐得清静,觉得李氏不在家,反而少了不少麻烦。

李氏在娘家住了几个月,吴佩孚才把她接回去,回家没多久,吴母又开始闹事。

这一次,问题更严重——吴母私自为吴佩孚纳了个妾,张佩兰。

李氏听到消息时,整个人都傻了,万万没想到,婆婆居然在她眼皮底下,塞进来一个女人。

妾室张佩兰的纳入

张佩兰进门的时候,家里正闹得鸡飞狗跳,她是吴母一手挑选的,长得清秀,说话乖巧,很快博得婆婆欢心。

吴母的理由简单:李氏肚子迟迟没动静,吴家需要延续香火。

对于这件事,吴佩孚没有明确表态,他知道自己的母亲不是好说话的人,反对也无济于事,张佩兰就顺理成章地,住进了吴家。

张佩兰是个懂分寸的人,进门后,尽量小心行事,对李氏,总是恭恭敬敬地叫“大嫂”,不多说一句废话。

她深知自己身份尴尬,尤其李氏的眼神里,常常带着不屑和敌意。

张佩兰对这些,都装作没看见,凡事以和为贵,家里能避开李氏的场合,她就尽量避开。

可张佩兰越是退让,李氏越是气不顺,她本来心里就憋了一口气,张佩兰进门后,更让她觉得自己被人取代了。

吴母偏袒张佩兰,动不动就夸她手巧、勤快,话里话外,总是对李氏冷嘲热讽:“你看看人家,什么事都做得漂亮,你呢?整天愁眉苦脸的,给家里添麻烦。”

这些话就像针一样,扎在李氏心上,她一听就哭,哭完了就摔东西。

家里人见状劝她几句,她直接甩下一句:“别来烦我!烦死了!”关上房门不出来。

张佩兰不和李氏正面冲突,家里这种气氛让她很难受。

她试过缓和关系,主动找李氏说话,每次都吃闭门羹,吴佩孚夹在两个女人中间,更是心烦意乱。

他有时候在外面忙了一天,回到家听见妻妾争吵的声音,头都快炸了,几次想开口训斥,却又不知该说谁。

家里的这些矛盾,让吴佩孚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有一次,他忍不住跟身边的下属感叹:“当官、打仗都没这么累,回家连顿安生饭都吃不上!”

张佩兰得到吴母的信任,可她也是没有子女,这让她自己也很在意这件事,多次试着劝吴佩孚再纳一房妾,以延续香火。

吴佩孚始终没有答应,对张佩兰说:“咱们的日子这样就够了,再添人,只会更乱。”

张佩兰听了,只能把话咽回去,表面上装作不在意,心里却失落不已。

在吴家生活了很多年,张佩兰始终扮演着“贤妾”的角色,虽然没有子女,对吴佩孚尽心尽力,家里的大小事务都亲自过问,帮他打理得井井有条。

吴佩孚对她也算有情有义,在外面从不让人,轻视张佩兰的地位。

家庭生活的挑战

吴佩孚是北洋军阀中少见的清廉人物,他的家庭生活,却完全是一团乱麻。

军旅生涯中,有无数的挑战要面对,回到家里,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让他疲惫不堪。

张佩兰和李氏的矛盾,是家庭问题的核心。

李氏对张佩兰始终怀有敌意,张佩兰小心谨慎,总免不了被波及。

家里的气氛变得压抑,三个人常常各怀心事。

吴佩孚有时候试着调和关系,每次都无功而返,也想过干脆离家在外,这样眼不见心不烦。

可作为一个传统男人,对家庭仍然有一份责任感,始终没有彻底撇下这一摊子。

李氏去世之后,张佩兰在吴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她心里明白,吴佩孚对她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爱情。

张佩兰独守空房多年,常常对着灯火发呆,有时候,会忍不住想:如果当初没有进这个家,自己是不是会有更好的归宿?

吴佩孚后来在一次闲谈中说:“家里的事,比战场上的事更难对付,战场上敌人是明的,家里却是暗的,根本不知道怎么应对”,这句话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无奈。

这段家庭风波,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平息,留在吴佩孚心中的疲惫,始终无法消散。

他的一生,纵然在外名声显赫,回到家中却始终找不到一丝平静。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