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混合喂养」到纯母乳喂养,这份追奶详细攻略帮你成功上岸!

晴空万李无云 2025-03-25 11:29:10

嗨!我是柏离,新手妈妈一枚。坚持提升自我,与宝宝共成长。关注我,一起修炼,成为更好的妈妈,遇见更棒的自己!

宝宝出生后,我一直采用的混合喂养,想着这样既能让宝宝享受到母乳中的免疫保护,也能让我更加灵活,减轻独自哺乳的压力。

但是到宝宝27天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小家伙开始抗拒奶粉,每次奶瓶一靠近就扭头躲避,46天后就完全不吃奶粉了。

尤其是有次我发烧不舒服,她宁愿饿一下午吭吭唧唧的,也不吃奶粉。看着她抗拒的模样,心疼极了,因此坚定了我纯母乳喂养的决心。

1、为什么很多混合喂养的宝宝,后面都不吃奶粉了?

01.味觉觉醒:很多宝宝满月后就能尝出母乳和奶粉的细微差别,母乳中的天然乳糖更清甜。奶粉的味道相对较浓,可能有一些腥味或其他特殊气味。

02.吸吮混淆 :宝宝习惯了母乳亲喂的吸吮节奏和ru头触感后,会觉得奶嘴的形状、质地、出奶方式等不适应,从而抗拒奶粉喂养。

03.安全感需求:母乳亲喂时,宝宝与妈妈亲密接触,能感受到妈妈的体温、气味和心跳声,会让宝宝更依恋。

追奶逆袭上岸详细攻略【生活习惯篇】

☑️1.按需喂养,夜间不偷懒,增加宝宝的吮吸次数是关键。

只要宝宝有吃奶的意愿,就给她吸吮,通过频繁的吮吸刺激乳腺分泌更多乳汁。即使在夜里,我也强忍着困倦,及时回应宝宝的需求。凌晨1-5点是催乳素分泌高峰期,是白天的3倍哦!

☑️2.皮肤接触,低成本追奶神器。

每天和宝宝“袋鼠抱”1小时,(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让宝宝只穿尿布贴妈妈胸口),刺激宝宝本能寻乳,也能促进催产素分泌,奶阵来得更快。

☑️3.不够吃,可以用“乳旁加奶器”救急。

若是确实还不够吃,娃嗷嗷哭,亲喂时可以加个“乳旁加奶器”,通过细软管同步补奶,宝宝边吸还能边刺激泌乳。

☑️4.追奶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

一开始,乳汁分泌量并不理想,我也曾焦虑过。我通过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缓解压力,让自己保持愉悦的状态。因为情绪波动也会影响乳汁分泌。

【饮食篇】: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自身和宝宝的需求。

☑️1.母乳中水的含量约为88%,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每次吸奶或者喂奶 前/后 分别喝200ml温开水(50℃左右),小口喝是关键,喝猛了只会过肾。

☑️2.追奶不用狂喝大油汤,吃对是关键!

早餐粥为主:苹果小米粥/苹果糯米粥/黑米粥/八宝粥/牛奶燕麦+鸡蛋/面包/蔬菜煎饼

补气血五红汤:(5红皮花生+5红豆+2红枣+1枸杞+1红糖)

王牌保元汤:(猪脚+牛肉+鲫鱼,一起炖汤),喝2~3顿就会有明显效果,亲测有效!

多喝黑鱼汤:高铁高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泌乳。还含有特殊物质,能加速细胞分裂和组织修复,适合术后人群和哺乳期妈妈。

日常9款清淡下奶汤,营养简单,追奶不胖

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水分,换着花样多喝以上各种汤类,这些汤不仅营养丰富,还能促进乳汁分泌。❌

3、饮食注意事项-

-避免刺激性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生冷、过咸的食物。这些可能会影响乳汁质量,导致宝宝不适。

-不吃回奶食物:避开韭菜、花椒、薄荷、苦瓜、马齿苋、麦芽等。

-避免含有咖啡、酒精的食品:咖啡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影响乳汁分泌;酒精会进入乳汁,影响宝宝健康,同时也可能对乳汁分泌产生抑制作用。

- 注意食物过敏:如果产妇或宝宝有食物过敏史,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用相关的过敏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

3、给正在追奶的你: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正在追奶的妈妈们,你们并不孤单,追奶虽然辛苦,但请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1. 别被“奶量少”绑架:宝宝吸到的奶量比吸奶器多30%,判断宝宝是否吃饱,关键看尿量。

实际上,宝宝的吸吮方式能让他们比吸奶器多吸出30%的奶 。只要宝宝每天能有6片以上沉甸甸的尿不湿,那就说明母乳充足,宝宝吃得饱饱的✔️,不用过度焦虑奶量。

2.允许自己慢慢来

追奶是一场持久战,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像我,就花了45天时间努力追奶,从最初的艰难到后来实现纯母乳喂养。

在这个过程中,心情、饮食、休息都很重要,保持良好心态,坚持正确方法,你也能实现目标。

3.母乳喂养,最终都会达到供需平衡的状态。

一开始母乳分泌可能不规律,要么感觉太多,要么怕不够。

但随着宝宝成长,宝宝的需求和妈妈的乳汁分泌会慢慢磨合,达到供需平衡,妈妈们不用过于担心奶量不稳定的问题 。

希望分享的这份攻略,能帮到正在追奶或者即将追奶的伟大妈妈们!

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追奶妙招吗?欢迎评论区分享畅聊哦!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下次见!

倘若这篇文章对你有益,点赞、分享+关注哦

0 阅读:24

晴空万李无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