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几个判断

大菲经济 2024-05-01 05:34:04

文 丨 温彬 王静文

一、服务业:弱于季节性

4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较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疫前同期平均环比回落0.4%个百分点。4月服务业表现弱于季节性。

从分项指数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至46.5%,降至年内最低水平;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至57.4%,降至2023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不过,从业人员指数回升0.6个百分点至47.4%,升至去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从行业看,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商务活动指数高于临界点,较上月增加3个,服务业景气面有所扩大。其中,铁路运输、道路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业务总量增长较快。同时,资本市场服务、房地产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低位运行,景气水平偏弱。

从佐证指标看,清明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出游花费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达到疫情以来最高水平,客单价恢复率达到101.1%,首超疫前同期,清明假期票房火热,成为最火热清明档。但在假期时点过后,消费恢复率出现回落。如4月四大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规模较上月小幅回落,国内航班执行率与票房规模也出现环比下滑,且弱于往年同期。

二、建筑业:基建好于房地产

2024年4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而疫前同期平均环比下滑0.2个百分点。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3.7%,比上月上升3.9个百分点,带动建筑业好于季节性。

从分项指数看,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至45.3%;业务活动预期指数较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至56.1%,但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至46.1%。

基建方面,4月沥青装置开工率较上月回落,且低于2021年和2023年同期,与2022年同期大体持平。4月城投债净融资额为-1051亿元,专项债(新增+再融资)规模约为972亿元,均为年内最低水平。不过,去年四季度新发行的万亿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

房地产方面,4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12.6%,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环比下降43.8%,两项指标同比降幅仍超过40%,居民购房意愿与房企拿地意愿均未好转,房地产市场仍在震荡寻底,政策效果尚未显现。

三、制造业:外需强韧,生产加速

4月制造业PMI为50.4%,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而疫前同期平均环比下滑0.2个百分点,整体表现略弱于季节性。

五大分项指数一升一平三降。其中,生产指数为52.9%,较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与上月持平;新订单指数为51.1%,较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0.4%,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0%,较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4月制造业动能指标(制造业新订单-产成品库存)降至3.8%,低于上月的4.1%,增长动能略有回落。具体来看,4月制造业运行表现出四个方面特征:

一是需求端扩张放缓,但外需韧性仍在。4月新订单指数下降1.9个百分点至51.1%,环比大幅弱于季节性(疫前同期平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0.7个百分点至50.6%,环比略弱于季节性(疫前同期平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外需韧性强于内需。

从佐证指标看,韩国4月前20天出口同比增长11.1%,越南4月出口同比增长12.4%,均保持在两位数水平,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连续4周回升,4月财新PMI中的新出口订单达到近3年半以来新高,均显示外需仍在持续改善。

二是生产端加速扩张。4月生产指数回升0.7个百分点至52.9%,环比表现强于季节性(疫前同期平均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外需保持较强韧性,以及出厂价格回暖,带动生产超季节性改善。

从高频指标来看,4月汽车半钢胎开工率回升至2014年年底以来最高水平,但全钢胎开工率小幅回落,高炉开工率回升至年内最高水平,但甲醇、PTA、PX等化工产品开工率环比回落。

三是企业补库存意愿有所改善。4月原材料库存指数持平于48.1%,产成品库存指数回落1.6个点至47.3%,去年9月以来原材料库存表现首次好于产成品库存。4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回落0.4个百分点至55.2%,而疫前同期平均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信心总体稳定。

四是中小企业景气度好于大企业。4月大型企业PMI回落0.8个百分点至50.3%;中型企业PMI回升0.1个百分点至50.7%;小型企业PMI持平于50.3%。中小企业景气度好于大型企业,主要源于外需拉动作用更强。

四、价格:购进价格强于出厂价格

4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回升3.5个百分点至54.0%,出厂价格回升1.7个百分点至49.1%。上下游价格仍分处50%临界线两侧,且差距继续扩大,对企业盈利形成压力。

从国际来看,4月以来,CRB指数整体上行,月度均值较上月上涨4.9%,连续第4个月上涨,且涨幅最大。其中铜价迭创新高,目前已突破10000美元大关,铝价也稳居2500美元之上,显示需求端有较强支撑。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月度均值环比上涨5.2%,涨幅达到年内最高水平,月初一度突破90美元/桶,需求端的支撑和中东局势震荡带来的供给扰动均有贡献。

从国内来看,南华工业品指数已创历史新高,4月均值环比上涨3.2%。其中能化指数月均环比上涨2.4%,金属指数月均环比上涨3.8%,均为年内最大涨幅。螺纹钢和水泥结束了此前连续3个月的下跌,呈触底反弹迹象,但绝对水平仍然偏低,平板玻璃价格则仍在下跌。截至4月24日,商务部按周公布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月度均值环比上涨0.03%,结束了此前连续5个月的环比下跌局面。

基于PMI指标和高频数据判断,预计4月PPI环比上升,同比降幅为-2.3%,较上月的-2.8%降幅收窄。不过,原材料涨幅更大,会增加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压力。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原材料成本高的企业占比为46.0%,比上月上升4.2个百分点。

五、政策:重在贯彻落实

从4月PMI指标来看,受消费放缓、房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经济景气度出现回落,但外需强韧和基建托底,使经济仍处于复苏区间。外需的拉动作用集中表现在制造业生产加速、中小企业景气度较高以及出厂价格回升等。

近期,包括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在内的多家外资机构纷纷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这种情况下,预计政策继续加码的可能性不大,着力点仍将放在现有措施的落实落细上。

财政政策方面,去年底增发的1万亿国债资金已全部下达地方,并要求于6月底前使用完毕,二季度超长期特别国债二季度将启动发行,新增专项债发行重心或将延至下半年。财政部表示将加强中央和地方资金、存量和增量资金统筹,与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整体效能。此外,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方面,财政部表示将“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二季度宽松加码可能性不大,除了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之外,降息空间一定程度上受到商业银行利差收窄以及美国降息时点延后的双重掣肘,降准则需配合政府债券发行时点适时推动。政策着力点继续放在“精准有效”上,尽快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扩大使用,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引导信贷均衡投放等。

扩内需方面,继续围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已久换新展开。近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央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召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工作推进会,相关配套政策正在逐渐完善。

改革开放方面,4•26国常会要求着眼发展大局,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用力,务必抓出成效。近日美国财政部长、国务卿、德国总理等相继访华,形成多项共识,政策继续把稳外资、稳外贸作为重要发力点,这将有助于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房地产方面,副总理在郑州调研时强调,应重点关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流动性状况,抓紧解决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实的堵点卡点,这对于缓解房企融资难题、解决流动性问题将产生关键的稳定作用。地方政府继续因城施策支持购房需求,目前除四大一线城市和杭州(新房)、天津、西安等核心区仍维持限购外,其他城市都已放开限购,南京重推“买房送户口”,浙江丽水允许个人或独立建房等。近期已有外资机构转向看多房地产市场,地产股已触底反弹。

4月底政治局会议召开在即,预计会有更细致的政策指引出台,总体而言,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最艰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经济增速会继续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

0 阅读:0

大菲经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