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2%左右

大菲经济 2025-04-02 12:49:14

GDP:预计一季度同比增长5.2%左右

开年经济运行平稳,尽管外需有所放缓,但政策发力对内需形成提振。

从内需看,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4.0%,高于去年全年的3.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1%,高于去年全年的3.2%,实现良好开局。其中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均好于上年全年,仅制造业投资略低。

从外需看,1-2月,我国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2.3%,较去年全年的5.9%收窄,但前两个月贸易顺差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预计一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仍然形成支撑。

从核算指标看,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较去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活动指数同比增长5.6%,较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由于去年全年GDP增速为5.0%,这预示着前两个月增速仍有望保持在5%以上。

3月PMI显示经济继续保持扩张状态,但略弱于季节性。综合来看,预计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2%左右。

工业:预计3月同比增长6.1%左右

3月制造业PMI回升0.3个百分点至50.5%,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其中,3月生产指数回升0.1个百分点至52.6%,新订单指数回升0.7个百分点至51.8%,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0.4个百分点至49.0%,均弱于季节性因素和上月环比表现。

重点行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2.0%、52.3%和50.0%,比上月上升1.2、1.4和0.1个百分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政策继续发挥作用,但消费仍然较弱。

从高频指标来看,汽车轮胎半钢胎、高炉开工率均高于去年,显示乘用车和钢铁行业景气度较高;化工品中,甲醇、PX开工率高于去年,但PTA、涤纶长丝开工率低于去年。

综合来看,预计3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速小幅放缓,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预计同比增速由1-2月的5.9%回升至6.1%左右。

投资:预计1-3月累计同比增长4.0%左右

基建投资:预计由5.6%回落至5.5%左右。3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录得53.4%,环比上升但弱于季节性,其中的土木工程建筑业环比下降,显示基建投资扩张速度放缓。从先行指标看,建筑业回升幅度不算强劲,沥青装置开工率进入3月之后震荡回落,并未出现类似往年开工季的大幅回升。从资金来源看,3月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资金3275亿元,与上月的3261亿元基本持平。

制造业投资:预计由9.0%回落至8.8%左右。3月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为53.8%,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BCI企业投资前瞻指数为56.2%,较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外需回落和不确定性上升,导致制造业企业信心有所回落。但3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PMI回升明显,显示设备更新和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政策有望对相关产业形成提振。预计制造业投资增速由9.0%回落至8.8%左右。

房地产开发投资:预计降幅由-9.8%扩大至-10.0%。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降幅收窄,主要由于土地出让面积降幅收窄。从3月来看,100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下降40.4%,降幅明显扩大,但土地成交溢价率回升,主要由于一二线城市重新出现地王拉高了溢价率。3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面积同比增长1.3%,较1-2月的2.9%回落。高线城市和低线城市之间继续分化。总体来看,预计1-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或将扩大。

消费:预计3月增速由4.0%回落至3.5%左右

3月份,政策推动车市表现较好,但春节过后居民对于服务消费、耐消品的需求回落,叠加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连续三个月回升,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表现,消费市场整体恢复放缓。

从主要商品看,随着各地区以旧换新政策逐步发布,车市进入节后回暖周期,3月1日至23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比去年同期增长18%,比上月同期增长25%。

不过,房地产市场复苏比较波折,3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3%,较1-2月回落1.6个百分点,不利于居住类相关消费修复;随着春节效应消退,与居民消费相关的餐饮、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下调,石油及制品类消费增速会放缓。

外贸:预计3月出口同比3%,进口同比-0.5%,实现贸易顺差681亿美元。

港口数据显示出口边际走强。3月前三周,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较1、2月月均吞吐量环比增长7.4%,较去年同期增长3.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2.9%,同比增长10.4%。

3月4日,特朗普对华累计加征20%关税,港口数据却显示关税冲击有限,推测原因如下:一是历史数据表明,春节前置会压低1-2月出口,抬高3月出口;二是我国企业已启动“转口抢出口”的新模式,在对4月全球对等关税的担忧之下,企业倾向于通过东盟等中转国向美国出口,1、2月份东盟对美出口大增25.3%便是印证。

外需仍有一定韧性。3月韩国出口总额同比上升3.1%,较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我国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至49.0%,外需仍有韧性。

出口呈现以价换量特征。量价分离来看,1-2月出口增长主要由量带动,价格跌幅较大,2月份出口价格累计同比下滑3.9%。关税压力下,企业倾向于通过压价提高产品竞争力,美国进口商亦倾向于将关税成本转嫁至我国出口企业。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预计3月份出口2878亿美元,同比上涨3%;进口2197亿美元,同比下降-0.5%;实现贸易顺差681亿美元。

CPI:预计3月C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0.2%

食品价格环比小幅下行。受气温回升、需求减弱以及供给充足影响,3月猪肉价格微降。天气晴好增加短周期食品供给,且利于储运,导致蔬菜、鸡蛋等价格下行。整体看,预计3月食品价格环比小幅回落。

能源价格环比下降。3月国际原油价格先降后升,国内分别于3月5日和3月19日成品油价格下调。其他能源方面,3月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天然气价格微升。综合影响下,预计CPI能源价格分项将环比下行。

核心通胀环比下行。商品方面,手机、家电等耐用品受以旧换新及促销力度加大影响,预计价格环比下行。服务方面,节后电影、旅游等消费快速回落,叠加3月无法定节假日,文娱类服务价格将环比下行,进而导致服务价格走低。此外,3月全国大中城市租金环比持平;伴随供暖季结束、气温回升,水电燃料价格将小幅回落。

综合看,预计3月CPI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0.2%,较2月收窄0.5个百分点。

PPI:预计3月PPI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2.4%

从国际看,3月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下行。3月CRB商品价格指数均值较2月均值下降1.0%,除金属、工业原料价格指数均值分别环比上升5.1%、1.4%外,其余分项指标均环比回落。3月末原油期货结算价环比上升2.1%。焦煤价格受煤炭库存相对充裕、终端需求偏弱等影响而持续下跌;铁矿石价格受澳洲飓风影响解除、库存处于中高位等影响出现回落。

从国内看,多数工业品价格环比下行。南华工业品指数3月均值环比下降2.8%。其中,金属、黑色、能化指数月均分别环比下降0.3%、3.8%、4.4%。截至2月21日,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月度均值环比下降0.3%,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降。螺纹钢价格月均环比下跌2.9%,为终端需求恢复偏慢、焦炭等原燃料价格走弱、特朗普对钢加征关税所致。水泥价格月均环比上涨4.4%,与建筑施工季节性回暖和北方错峰生产有关。

3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8%和47.9%,均低于荣枯线,较上月分别下降1.0和0.6个百分点。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内需求偏弱的影响,国内工业品价格环比下行。

综合看,预计3月PPI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2.4%,降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汇率:预计4月人民币汇率将维持平稳双向波动格局

美元指数在3月初大幅下行后,3月中下旬以来围绕104呈较窄幅波动格局,10年期美债收益率保持在4.2-4.4%区间波动。近期美国经济出现降温迹象,特别是消费相关数据普遍低于预期,但通胀预期仍在走高,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出现反弹,市场担心特朗普一系列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失速而通胀却被重新推高。

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继续暂停降息,点阵图仍预计2025年降息50个基点,但具体的点阵分布显示本次与会者态度转鹰。总体来看,短期内美联储的政策信号对金融市场走势的影响有所弱化,近期市场主要关注点在于4月2日的对等关税,其具体执行情况以及后续相应国家是否会出台反制措施等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我国或也会受到美国对等关税的影响,可能对人民币汇率的平稳运行带来一定扰动。

国内方面,开年以来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比去年全年有所回升,显示经济运行仍在恢复向好的延长线上,但其中一些指标较去年12月增速有所回落,显示复苏基础仍有待稳固。

最新公布的PMI数据显示,制造业PMI、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全线上行,再度印证了我国经济运行平稳起步的良好势头,这为外汇市场的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尽管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对汇市带来一定的扰动,但在监管部门明确释放稳汇率信号且拥有较为丰富的汇率管理工具的情况下,料将能够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预计4月人民币汇率或仍将在7.2-7.3区间维持平稳双向波动格局。

外储:预计3月末外储下降100亿美元至32172亿美元。

全球资产价格整体下跌,对外储形成拖累。美国经济走弱迹象凸显,3月份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降1个基点至4.23%;德国军费扩张推升长期通胀,欧元区10年期公债收益率上升34个基点至2.81%;日本加息预期推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2个基点至1.50%。受经济指标走弱影响,3月份,美国标普500指数下跌5.8%;欧股下跌2.0%;日经指数下跌3.1%。

汇率对外储形成正向支撑。受欧元强劲影响,美元指数下跌3.1%,非美货币对美元大多升值。由于外储以美元计价,非美货币升值增加了经汇率折算后的外汇储备规模。综合考虑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影响,预计3月外汇储备较上月末下降100亿美元至32172亿美元。

5 阅读:3661
评论列表
  • 2025-04-02 19:57

    预计增长18%

  • 2025-04-03 13:04

    我们是做金属原材料的,今年从2月5号上班到现在,没一天闲过,天天累的要死订单根本做不完。比去年忙太多了。

大菲经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