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州日报报道,据美国财政部数据,美国国债总额已突破36万亿美元,债务问题严峻。在此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一些举动,似乎有着想让中国为美债困境“买单”的意图,而中方也不再克制,一系列行动让美国慌了神。
美国债务问题由来已久,且愈发严重。从数据来看,截至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超36万亿美元,占GDP比重攀升至124% 。2024财年,美国联邦政府支出6.75万亿美元,收入仅为4.9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高达1.83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到2029年,公众持有的美国国债与GDP之比预计将达到107%,超过1946年二战刚结束时创下的106%的纪录;到2035年,债务总额预计将达到52.1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18.5%。如此庞大的债务规模和不断增长的赤字,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沉重负担。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上台后,其一系列经济政策被认为是想转嫁美国债务压力,甚至有让中国买单的意味。他扬言要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此前还提到对进口自中国的所有商品加征10%的关税,甚至税额可达60%。从历史经验看,美国以往就常通过贸易手段,试图在经济上从其他国家获取利益以缓解自身财政困境。
特朗普政府的这些关税举措,一方面意图增加美国财政收入,因为美国政府每年仅偿还美债利息的支出就数额惊人,2024年这一支出达到了8820亿美元。另一方面,想通过贸易施压,迫使中国在经贸等领域作出更多让步,比如在美债问题上,期望中国加大对美国国债的购买力度,或者在相关贸易中给予美国财政优惠,以此改善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困境。
然而,中方在面对美国的种种不合理要求和举动时,不再选择沉默与克制。在美债持有方面,近年来中国总体呈减持趋势。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2024年全年,中国累计减持573亿美元,到12月单月减持96亿美元,持仓规模降至7590亿美元,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进入2025年1月,虽有18亿美元的增持,但这也是在2024年12月减持后的再次增持,且增持幅度相对较小。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减持美债,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一方面,美国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通胀风险、债务膨胀等问题突出,政治上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可预测性,都加大了持有美债的风险。另一方面,美国将中国视为“首要威胁”,发起贸易战、科技战,两国关系恶化,且美国政客多次放出拒绝偿还美债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为保障自身资产安全,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选择减持美债。
中国减持美债的行动,对美国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冲击。美国国债市场一直依赖海外投资者的支持,中国作为曾经的美债主要持有国之一,减持美债的举动影响了市场信心。若其他国家跟随中国步伐减持美债,美国国债市场将面临巨大挑战,美国政府通过发行新债筹集资金的难度也会加大,进而影响美国政府的财政运作和经济稳定。
特朗普(资料图)
除了在美债持有上的调整,在贸易领域,对于美国发起的不合理关税战,中国也予以坚决反击。面对美国的无端指责和关税施压,中方迅速采取反制措施,在与美方相关人员会谈结束24小时内,就发布了《实施〈反外国制裁法〉的规定》,这一举动让美国感受到了中方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也使得美国在经贸问题上的不合理诉求难以得逞。
当前美国债务问题愈发棘手,而特朗普政府试图转嫁债务压力的做法遭到了中方的有力回击。美国若想真正解决债务问题,不应寄希望于让其他国家为其买单,而应从自身经济结构调整、财政政策优化等方面入手。中方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保障金融安全的道路上,将继续坚定地采取合理措施,应对美国可能的各种不合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