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澎湃新闻报道,自特朗普上台后,就多次对印度的关税政策表达不满,指责印度关税过高,致使美国产品在印度市场面临重重阻碍。以汽车进口为例,印度对进口汽车征收的关税高得惊人,价格低于4万美元的进口汽车需缴纳60%关税,超过该价格税率更是飙升至100%,算上其他费用,实际税率能达到110%。这使得像特斯拉这样的美国车企,长期难以在印度市场大展拳脚,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多次公开抱怨印度的高关税政策。
莫迪(资料图)
在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威胁下,印度经济承受着巨大压力。花旗研究分析师预估,在这种对等关税政策下,印度每年潜在损失约70亿美元。印度一直期望能通过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达成豁免部分关税的协议,印度总理莫迪2025年2月访美时,贸易和关税就是首要议程。当时印度业界满心期待,甚至主动降低了包括哈雷摩托车在内的一系列美国商品关税,希望以此换取美国的关税豁免。可现实却给了印度沉重一击,特朗普随后还是宣布自4月2日起对印度实施对等关税,这让印度的期望彻底落空。
面对如此困境,印度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外交和经济策略。印度意识到,过度依赖与美国的关系,在贸易上很容易被美国拿捏。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庞大的市场和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对印度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合作对象。近年来,中印之间虽然在边境问题上存在一些摩擦,但双方也都在积极通过对话和谈判来缓和局势。特别是2024年10月以来,两国在边境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为双边关系改善奠定了基础。印度也看到,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关税带来的经济冲击。
莫迪(资料图)
有消息传出,在印度代表团赴华参加第33次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会议之前,两国关于放宽经贸限制的谈判就已进行了一段时间,且有望在后续看到实质性成果。印度总理莫迪也一改往日强硬态度,明确表示印度不能和中国起冲突,必须通过对话建立稳定关系。这一系列迹象表明,印度在权衡利弊后,正尝试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希望借助中国的力量,减轻美国关税政策对自身经济的负面影响。
再把目光转向菲律宾。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于2025年3月19日表示,为了在“印太地区”抗衡中国,菲律宾及其盟友试图将印度、韩国纳入美澳日菲(SQUAD)“小分队”中。美澳日菲四国自去年起,就在南海所谓“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开展联合海上活动,菲律宾想借此进一步扩大阵营,增强对抗中国的力量。
然而,菲律宾的如意算盘恐怕难以打响。从印度方面来看,印度虽与中国在边境有分歧,但在外交、经济等领域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印度更倾向于通过自身的“东向行动”政策,在印太地区发挥作用,而不是加入一个明显针对中国的对抗性框架。印度深知,一旦加入这样的组织,必然会严重影响与中国的关系,进而冲击其经济发展和在地区事务中的平衡策略。所以,尽管菲律宾极力拉拢,印度加入SQUAD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莫迪(资料图)
对于韩国而言,其外交政策主要侧重于应对朝鲜半岛的安全挑战,与美国、日本等传统盟友保持紧密合作。同时,韩国在经济上与中国联系密切,中国是韩国重要的贸易伙伴。韩国不会轻易为了菲律宾的计划,加入一个可能引发地区冲突、对自身利益并无明显益处的对抗性组织。
综合来看,美国一系列激进的政策,尤其是贸易关税政策,正把印度推向一个艰难的境地,迫使印度重新调整外交和经济策略,寻求与中国改善关系。而菲律宾试图拉拢印度、韩国加入其对抗中国的阵营,也因印度和韩国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面临彻底泡汤的局面。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各国在制定政策时,都需综合权衡自身利益,一味追随美国的某些激进政策,未必能带来预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