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举办,引起我们好奇地关心,文革期间的小学课本里如何表现体育题材的文化主题。
下面,这篇名叫《决赛》的故事,就比较典型地代表了那个时代对金牌与比赛的态度。这篇文章,最早刊登在上海版《红小兵》杂志1970年第21期上,作者署名:陈锡山。
。
全文如下:
决 赛
育红小学的运动会正在热烈而紧张地进行着,一百米决赛快要开始啦!
“砰!”发令枪一响,六名红小兵像箭一样地沿着跑道向前冲去。跑道周围的同学们一股劲地喊“加油”,为运动员鼓劲。不一会儿,大家的眼光都落到跑在最前面的两位运动员身上。那个穿红球衫的是五(二)班的洪小强,穿蓝球衫的是五(三)班的王志坚。他们都是短跑能手。你看,两个人在中间的两条跑道上,你追我赶,越跑越快,就像飞的一样。
离终点只有二十米了,小强和志坚肩并肩地向前飞跑,谁也不能肯定哪个先,哪个后。突然“吚”的一声,小强因为冲力太大,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同学们正要上前去扶,只见旁边跑道上的王志坚猛地刹住脚步,一个急转身奔过来,伸手来扶小强。小强急得直摇手,说:“你快跑!这会影响你们班的比赛成绩!”王志坚亲切地说:“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说着,就小心地把小强扶了起来。小强非常感动,心想:毛主席号召我们发扬勇敢战斗的作风。我也要向王志坚学习,坚决照毛主席指示办事!想到这里,他高声对志坚说:“我只擦伤了点皮肤,算不了什么。我们继续前进!”
这时,另外四个运动员早已跑到了终点。在笔直的跑道上,洪小强和王志坚又肩并肩地继续向前飞跑。运动场上突然爆发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当他俩冲过终点线时,运动会广播站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在刚才的决赛中,王志坚和洪小强两位红小兵,用实际行动,彻底批判了‘锦
标主义’和名利思想!我们大家都要学习他们这种无产阶级的好思想、好风格……”
听完广播,大家再一次为这场高风格的“决赛”,激动地鼓起掌来!
之后,这篇故事,收入了由《红小兵报》社编的《故事团的故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3月版)一书。
1973年,这篇课文被北京市小学课本收入第五册。
1973年12月出版的上海市小学课本,也对这篇课本敞开绿灯,收入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本中,与北京小学课本第五册都是投放在同一年级。
能被北京市与上海市的小学课本同时命中,应该说《决赛》这篇课文在基本素质上还是可圈可点的。
这篇课文,仔细地看一下,从叙事上来说,确实有其长处。大致有三:
一是场景性。此文虽然很短,但始终不忘对特殊的比赛场景的描述,也就是对“空间”的描述,这种描述贯穿全文始终,从而凸显出大场景下的个体行动抉择。
作为引导学生作文的范文来说,“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中的后两个要素,都是关于空间的要求,此文可以让小学生切实感受到空间对于情节发展的掌控作用。
二是动作性。该文写了一场比赛,自然少不了对人物的动作性的描述,这也是叙事写作的基本要求,从文中可以看出,人物的动作性是随时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地发生变化,这里有比赛中的意外,有意外中的帮扶,有最终的超越决赛的互动行为,可以说,每一个动作性都折射出了人物的内心,这样动作性的强化效果,就是推进着情节的发展,令这一篇短文,在非常短促的叙述时间内,不断发生着情节的逆转与递进。
三是互动性。这种互动就是环境场景与主体人物之间的互动,人物在前台的表现,该文通过对场景的回应,来揭示了人物行动背后的动机所在,也将全文的主题体现出来,而作者一直退居在幕后,并没有跳出来图解主题,只是借助于环境场景的背景声,来揭秘着文本意欲传递的深层内涵,增加了叙述的客观性,使一篇带着作者主观意图的文章,具有了更具有感染力的可信性。
这种企图与动机,都是作者暗中赋予文章而生成出来了应达到的效果。因为任何文字输出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影响人心与传达内心的目的。你必须让文字吻合自己的这种写作企求。
这篇文章的作者陈锡山,我们可以在《红小兵》杂志上看到他的多篇作品。
在上海版《红小兵》杂志1974年第2期上刊登了他的另一篇小故事《试航》,也是描写的是小学生生活,选取的场景,是学生从事科技实验活动。作者署名为:陈锡山,李广道。
陈锡山的个人信息,非常奇怪,我们没有查到任何一点有参考价值的讯息。这也反映了儿童文学作者的地位问题,他们的作品可能选入教材,供人诵读,但并没有人愿意去介入到作者的个人身份中去,找寻写作秘诀,仿佛一篇文章可以脱离掉作者的个人存在,而独立生存,笑傲世间。
但这篇文章的合作者李广道,我们却可以查到他的一些工作信息情况,他是上海浦东的一所小学的老师,也曾经调到浦东教育局。
1971年第5期《红小兵》上刊登的李广道作品
从他与陈锡山的合作情况来看,可以看出,陈锡山也是上海的一位老师,不然两个人不可能会合作写作儿童故事。
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陈锡山的投稿作品,送给了李广道进行了修改,之后便署上了两个人的姓名,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因此,《决赛》的作者陈锡山大体可以看成是上海人。
但陈锡山后来就消隐在芸芸众生之中,并没有看到他有什么更多的作品。
教辅材料中的课文分析
但是,他毕竟以一篇很有底蕴的作品被选入多本教材中,受他的文章的潜移默化影响的学子相信也不在少数,虽然我们无从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与履历,但是他曾经以他的文章哺育了众多的学子,而我们遵循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训条,也应该对他的创作表示应有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