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上校写文赞美越南少年,进入教材二十余年,那么炮弹谁打的?

文学私秘 2024-07-29 12:59:43

一位网友发私信,询问语文课本里的课文问题。

其私信如下:

——您好!请问您对1996年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有了解吗?从内容来看,应该是美越战争期间的故事,不过不知道发生在北越还是南越。作者好像叫约翰·考,应该是个美国人,不过没查到更多资料。——

笔者查了一下,《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最早出现在人教版的教材,是在1996年4月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8册》中。

到了2003年12月,人教社更换教材,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篇课文出现在《语文:三年级下》中。

之后,这篇课文一直在教材中,大致到2016年左右,仍然能够看到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影子。

这样,《她是我的朋友》在我们的教材中存在了20余年。

这篇课文,我们目前能查到的,是从2002年开始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八册》中开始标明作者为:考·约翰。

先停下对作者身份的确认,我们来看一看课文最早发表在中文刊物的时间。

我们查找了一下,《她是我的朋友》最早发表的时间是在《辽宁青年》1992年第10期中。当时发表的标题叫:《再没有比这更伟大的爱》。后来,当我们找到原文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标题,正是原文最初发表时的标题。

从《辽宁青年》的目录来看,该文发表在“译文天地”栏目中,作者署名为:孙光辉、滕洪涛。显然是这篇文章的中文译者。

之后,收入各种版本中的这篇文章,大多都是孙光辉、滕洪涛的这个译本。课文也是根据这个译本作删节处理的。

当然,还有其它的译本。下面,我们会参照其它的译本,追查一下,究竟哪一方发的炮弹,炸伤炸死了文章中的相关人员,从而直接导致越南少年流血流泪。

笔者本来以为,这样的文章,非常适合《读者》(原《读者文摘》)的胃口,应该立竿见影地出现在《读者》上。

但出乎意料,《读者》1992、1993年度,并没有选入这篇文章。

倒是《青年文摘》慧眼识珠,很快在1992年第9期上选入了这篇文章,不过标题被换成了《她是我的朋友》。

而文本内容,与《辽宁青年》上刊登的译文如出一辙。只是《青年文摘》没有标明原文作者姓名,也没有注明译文出处,有一点太不厚道了。

《她是我的朋友》此文一出,立刻像臭豆腐扔进了油锅,沸反盈天,奇货可居,据笔者粗略统计,大约有二、三十本鸡汤、励志类的书籍,把此文收入囊中。

比如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6年10月出版的《心灵鸡汤》就原封不动地收入了此文,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的编著者,用了一个非常洋气却难以查考的“杰克、马克”作为笔名。

再看看封底对此书的推荐语,称此书为“四十年来美国故事的精心结集”,可以看出,此书走的宣传路线,就是假托洋人,拼凑一些不知来历的译文,来进行实际上后来被指斥为“毒鸡汤”的美文调制。

无独有偶,1997年5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女儿书》的编撰者,又炮制了一个女性的洋名:莉莎·珍妮·雪儿,与“杰克、马克”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本书里,也收入了《她是我的朋友》。

孙光辉等翻译的这个版本的译文如下(括号里部分是教材中修改后的课文):

我在越南时听说了这个故事。

(课文: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删掉了故事的发生地点:越南)。

不知是什么军事目的,几发迫击炮弹突然落在一个小村庄里一所由传教士创办的孤儿院里。传教士和一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一个小姑娘,大约八岁。

(课文: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伤,其中有个小姑娘。——什么战争?是谁打的炮弹?疑云重重,这种不交代前因后果的虚置背景,是文章的大忌,只能使人越读越糊涂。)

村里人立刻向邻近的小镇要求紧急医护救援,这个小镇和美军有通讯联系。终于,美国海军的一名医生和护士带着救护用品乘着吉普车赶到了。

(课文: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了。——原文是特别提到的美国海军医生与护士,在课文里被删掉了。再次淡化了原文的直指越南战争的时代背景。)

经过察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她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输血迫在眉睫,但得有一个与她血型相同的献血者。经过迅速验血表明,两名美国人都不具有她的血型,但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

(课文: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原文的“两名美国人”换成了“医生和护士”,再次淡化了故事发生地的背景,同时,也可以看出,“两个美国人”救治病人是不遗余力的,只是他们不具备救人的客观条件:血型相同。)

医生用掺和着英语的越语,护士讲着仅相当于高中水平的法语,加上临时编出的大量手势,他们竭力想让他们幼小而惊恐的听众知道,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他们询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课文: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课文里的美军大兵的军医变成了“女军医”,这个改动,大概是为了突出军医的温柔色彩吧。而这样一改,就让越南少年的恐怖原因不能成立了。更为关键的是,原文里强调了美军军医与越南孤儿语言交流不通,难以解释输血的动机与后果,这也是越南少年误会“抽血夺命”而恐怖失色的原因。)

他们的要求只得到了一阵沉默,每个人都睁大眼睛迷惑地望着他们。过了一会儿,一只小手缓慢而且颤抖地举了起来,但忽然又放了下去,然后又一次举起来。

(课文: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小孩为什么时候会颤抖?只有明白面前的军医是美军军医,而炮弹又是美军空袭之后落下来的,才能理解小孩为什么这么恐怖。课文里显然没有这样的情境再现了。)

“噢,谢谢你。”护士用法语说。“你叫什么名字?”

(课文:“噢,谢谢你。”医生说,“你叫什么名字?”——原文护士用法语问询,因为越南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当地人能听懂一点法语,现在换成了医生,略去了法语的问话,使得医生与小孩的交流之间一直有一种戒备的情境被删除了。)

“恒。”

(课文:“阮恒。”——加了一个越南人最常见的姓“阮”。)

叫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了草垫上,他的胳膊被酒精擦拭以后,一根针扎进了他的血管。输血过程中,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课文: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这种描写,渲染了小男孩犹如待宰的羔羊的可怜状况,为什么他会如此?实际上反映了小男孩对世界的不信任,因为他刚刚看到炮弹飞来,周边一片死伤,而现在面前的军医,正隶属于那些放炮弹的外国人,他能不惊慌失措吗?)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脸。

(课文: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课文没有改变,但是只有在原文的特定情境下,才能理解他为什么如此“啜泣”、“颤抖”。)

“疼吗,恒?”医生问道。恒摇摇头,但一会儿之后,他又开始鸣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他是否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课文:“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课文沿袭了原文的描述,绘声绘色地再次细腻地表现越南男孩的这种溢于言表、无法自控的恐怖感,简直像是被放在“731”的手术台上。)

但现在,他那不时的啜泣已成为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的眼睛紧紧闭着,用牙咬着他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课文: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这种描写,在略去了越战的大背景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的。)

医疗队感到很担心,觉得显然有点不对头。就在此刻,一名越南护士赶来援助。她看到这位小男孩痛苦的样子,用极快的越语向他询问,听完他的回答,护士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顷刻之后,他停止了哭泣,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那位越南护士。护士向他点了点头,一种消除了顾虑与痛苦的释然表情立刻浮现在他的脸上。

(课文: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课文删节较多,变成了是医生直接问明白了小男孩为什么害怕。而原文我们可以看到,是一个越南护士通过与小男孩交流,才释清了小男孩的恐怖心理。可以看出,小男孩恐惧的是美军的全副武装的军医。)

越南护士轻声对两位美国人说:“他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误会了你们的意思。他认为你们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这个小姑娘,以便她活下来。”

(课文: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好让她活下来。”——课文删除了越南护士角色,正是越南护士翻译了小男孩的恐怖原因,才使两个美国人知道了小男孩为什么会误会他们。原文里可以看出,小男孩对美军军医是有“误会”的,而为什么会“误会”,正是这两个军医所在军队带来的死亡。)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海军护士问。

(课文:“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课文里进一步淡化美国海军的存在。)

这位越南护士转过身问这个小男孩:“你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

小男孩只回答道:“她是我的朋友。”

(课文:医生转过身向那个小男孩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她是我的朋友。”——越南护士让位给匿名的美军军医。而在原文的语境里,美军军医问小男孩,估计小男孩也吓得不敢吱一声。)

我想,没有人奉献的爱比这更伟大的了——他为了一个朋友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

(课文:删去了此节。)

对比收入教材的课文,可以看到,原文中提到了“在越南发生的战争”,主角中救死扶伤的美国人,是美国军医与一个美国护士。小男孩是在交流不通的情况下,误会了两个美国人对他上下其手地针管伺候,是索要他的性命。

小男孩的恐怖正是因为面前的两个陌生的美国人。而一个越南护士的存在,舒缓了小男孩与美国军医之间的紧张与对立,才让小男孩说出那句感人肺腑的话。

整个故事里,看似是赞扬了小男孩勇于献身、献血救下他的同是孤儿的朋友,但是,小男孩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的那种献祭式的恐怖感,则来自于他对当前场景的陌生感,以及对面前的美国大兵在取血过程中,给他带来的“噬血”的联想,这才是他的恐怖原因。

现在课文里,删节了两个美国军医的身份,而且把军医写成了“女医生”,原文里越南男孩面对的恐怖源头,便大大削弱,而移植原文中小男孩的那种深入骨髓的恐怖感,便觉得古怪而莫名其妙。

因此,只有复原原文的特有时间、地点、人物这三个要素,才能明白越南男孩的那种献一个血都像是九死一生的渲染性描写,究竟是出于怎么样的“真实的恐怖”积淀。

那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

我们在中文选本里寻找答案,发现竟然有五个不同的作者署名:

1、美国的戴维·安克坚科。

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版《精美散文第3卷:生活之味》中就署着这个作者名。

2、美国的克里斯汀·范·桑特。

南方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的《新感悟人生:方法之门》中在此文中署上了这个作者名。

3、霍恩敦·乔伊。

在远方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心灵鸡汤:友情像春天一样》一书中作者如此标明。

4、约翰·曼苏尔

在南方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的《双语阅读·美丽英文:高中卷第4辑》中标明作者如此。

5、 考·约翰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 4月出版的《爱与爱过,隔了一个曾经》中署作此名,人教版教科书中,也称作者为此人。

各执一词的作者,究竟哪一个是真正的撰写人?这个作者的身份是什么?

我们到网上搜索一下,看到结果如下:

——1987 年 2 月 13 日,美国空军第 45 太空联队的报纸《导弹》刊登了约翰·曼苏尔上校的这篇简短且显然真实的故事:

迫击炮弹落在越南小村庄的一个传教士团体经营的孤儿院。传教士和一两个孩子被直接杀害,还有几个孩子受伤,包括一个大约八岁的女孩。——

显然,这篇文章的真正作者是约翰·曼苏尔,首发在1987 年 2 月 13 日美国空军第 45 太空联队的报纸《导弹》上。

可以看出,这是一份军方报纸,一个美军上校,应该参加过越南战争,写了这么一篇鸡汤文,虽然文章歌颂了越南男孩的勇于献身、拯救同伴的精神,但是,在整个文本中,我们看到的却是美军在救死扶伤,小男孩的那份勇敢,是通过美军迫切救人这个前提才得以立足起来的。

这篇文章,进入中国课本之后,作了很大程度的删节,原文里能够成立的背景与心理交代都被架空了。

所以,这个课文在没有原文与作者背景的加持下,会让人狐疑重重,感到怪怪的。

不是没有中国的老师,对此课文提出质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出版、由王晓春编著的《语文课如何是好》一书就对该课文提出了质疑,击中了课文的先天不足与软肋所在:

——课文解读

我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让孩子输血,应该是禁止的;即使战争时期情况特殊,医生也绝对应该向孩子说明什么是输血,输血对人有什么影响等等,否则就是失职。课文中医生的做法,实际上是给阮恒以不必要的巨大精神折磨,这是很不人道的。我不相信医生会这样疏忽。

退一步说,即使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这个故事也不适合做教材。

这会给孩子的思想造成混乱。有位网友说:“总觉得文本的价值取向有问题。”这位网友很敏锐。总而言之,此文不适宜教学。——

这位老师对课文感到难以理解,称医生应该向孩子说明输血的利弊,称“不相信医生会这样疏忽”,但是,出现这样的困惑的原因,是课文里删掉了原文的美军医生的身份,他与越南孩子言语不通,加上孩子刚刚受到飞来横祸的打击,更是对外来的军队产生骨子里的恐怖,这才是课文里的男孩畏首畏尾、献一次血都吓得魂飞魄散的情境得以成立的原因。

那么,现在我们来关注下,炸死炸伤孩子的炮弹,究竟是来自于哪里?

这时候,各种译本之间,便开始各说各话,互相打架了。

在《辽宁青年》首发的译本里,并没有对炮弹的来历指名道姓:“不知是什么军事目的,几发迫击炮弹突然落在一个小村庄里一所由传教士创办的孤儿院里。”

这句话里,看不出炮弹来自于何处。

但是在有的译本中,直接声称是“美军突袭”造成了恐怖后果。

哈尔滨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的《感恩是一种收获》里,就称是美军空袭干的好事。文中写首:“一次,美军实施突袭计划,在越南的一个小村庄里,由传教士创办的孤儿院被炮弹击中。”

那么,究竟原文是如何说的?

好在这篇课本,也曾收入到中英文对照的书中。我们来找一下原文究竟如何写的。

我们在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 2009年出版的《中国学生双语阅读精品:生活的启示》一书中看看真相。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原文描写炮弹的段落里,是如何交代这死亡天使来自于何处。

其原文如下:

Whatever their planned target, the mortar rounds landed inan orphanage run by a missionary.

该书里,对这一段重要的坦白炮弹来源的段落译为:“一次,美军实施突袭计划,在越南的一个小村庄里,由传教士创办的孤儿院被炮弹击中。”(同上面我们引用的版本)。

应该说,原文里并没有提到是美国人空袭,文中“their”所代表的“他们的”,究竟是谁,并没有交代清楚。但美军的可能性很大。文章的作者,应该是为了“显者讳”的心理考虑,模糊了重要的矛盾起因。我们课文来源的原文只是跷蹊地直译成:“不知是什么军事目的,几发迫击炮弹突然落在一个小村庄里一所由传教士创办的孤儿院里。”这个译本里,少了对“他们的”这个界定词的一穷究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的中英文对照的《英语床头灯:难忘友情》将同样的这句英文,解读出是美军开炮导致了灾难。

我们看看这个版本的译文:

——“一次,美军的迫击炮击中了坐落在一个越南小村庄里的一所由传教团体创办的孤儿院。很多传教士和一两个孤儿在炮击中丧命,还有好几个孩子受伤了,其中包括一个8岁的小女孩儿。——

沿用此说的,还有几个译本。如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出版的《友情无间》中。

实事求是地讲,把需要输血的导火线归罪于美国人狂轰滥炸与胡乱开炮,在原文中并没有此意。但是,除了美军如此伤及无辜,又有何人所为?

在原文中提到了轰炸孤儿院的不可思议,认为这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计划”,显然,用“计划”一词,就作者的美国军人身份来说,明显指向的是他所在的军队。不然的话,如果是越南人所为,作者一定会在这里添油加醋,大加抨击,而不会像现在这样犹抱琵琶,半遮半掩。

有意思的是,有的版本,竟然把这个故事放在了抗战时期,把滥杀无辜的账,算在日军的头上。如2003年出版的《童话作文向导》里,就改成了这样的设定:

还有一些鸡汤文,不愿触及太复杂的历史事实,在改写时,无一例外地都是删节原文里的美国军医与护士的存在,连轰炸是怎么造成的,也是模糊了事。这种版本,主要是在《中国学生道理故事全集:影响青少年一生的道理故事》(中国商业出版社,2005年版)、《学会关心:小公民道德教育读本》(福建教育出版社 , 2005年版)、《让你感动一生的114个真情故事》(中国戏剧出版社 , 2006年版)、《中国亲子教育道理故事全集》(2007年版)这一类通俗浅显的宣讲读本中,可以看出,其目的,也是尽量让孩子回避对战争恐怖的感受,免得孩子在感人的故事面前,还要遭受残酷真实的刺激与打击。

从美军上校的一篇越战回忆小文,曲曲弯弯地流入到我们的文摘报刊上,然后成为鸡汤文,出现在形形色色的餐谱上,还流入学生的预制餐中,这一切,关键的原因,还是这篇文章肯定了越南小男孩的勇敢与牺牲精神,这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的体现。

不过,如果我们对造成小男孩惊弓之鸟一般的恐怖心理熟视无睹,无视其深层背景与原因,那么,这个文章的全部价值便是营养不全的。

好文章应该放在真实的情境下才能理解。美军上校传布了战争的荒唐,凸显了战争铁蹄下人性的光辉,这才是这篇文章的真正用意吧。

17 阅读:1263
评论列表
  • 2024-08-02 17:34

    从历史来看,文人,在忠诚方面从来就不可靠!为了个人名利瞎编乱造,颠倒黑白,指鹿为马都是文人的常规操作!至于社会责任,对国家民族的忠诚,那是他们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跟文人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 2024-07-30 15:26

    殖人太多,太孝顺了,远程养殖业无敌啊

  • 2024-07-30 15:15

    这是一篇非常好的考证文[点赞]

  • 2024-08-01 14:52

    余华的活着里,也有关于儿童输血的描述。

    冷血追命 回复:
    他本来就不是什么好鸟🐤
    海参 回复: 冷血追命
    这咋还喷上余华了[横脸笑]。
  • 2024-07-30 16:38

    越南人自己打的,

  • 2024-08-14 16:28

    有些事情不能回头看,当时越南和我们是敌人,美国是朋友。再说北越炸南越很奇怪吗?

  • 2024-08-27 10:45

    炮弹何处来,炮弹天上来。一来好几个,炸死一大片。

  • 2024-08-01 21:10

    我好像也看过这篇文章……

  • 2024-08-03 07:25

    这种恐袭式的“冷炮”,正是北越游击队的作战方式。[得瑟]

  • 2024-08-13 17:33

    这样教科书一大堆问题。

  • 3154 1
    2024-08-13 17:12

    记得很清楚教材有这个,但是当时谁会想这么多呢。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