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赵孟頫真迹,小学里的萧山遗宝|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碑

文博谈文化 2024-07-22 01:12:46

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碑亭

今人多以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为楷书四大家,此四家的楷书作品,历来为人称颂。若有一方碑刻,由其中一人书写,则无疑堪称瑰宝。

杭州萧山的湘师实验小学内,有一方由赵孟頫书写的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颇为珍贵,但知道的人却不多。接下来,便随我一起去看看这块藏在小学校园里的遗宝吧——

文中图片除拓片外均为本文作者现场拍摄

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碑阳

遗碑何来?

元大德二年(1298),主政萧山的几位官员开始筹划重建孔庙大成殿。说来也怪,这大成殿六年前刚翻修过,当时还换了梁柱,怎么几年工夫就得重建了呢?

原来,六年前的重修工程,为了赶工期,在选择梁柱的原料时特别草率,结果选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堪忧。大殿修成才六年,便已摇摇欲坠,成了危房——现在就连大修都无济于事,只能想办法拆掉重建了!

于是,县里几位官员开始四处奔走,筹措经费,终于在大德三年(1299)农历四月,开工重建孔庙大成殿。五个月后,大殿落成,万众欢欣。

碑阳,碑额

大殿的落成,对萧山来说可是件大事,于是,县里专门请来几位文化界的名流,于当年十月立下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以为纪念。

此碑阴、阳两面皆有内容。碑阳文字由张伯淳(1242-1302)撰、赵孟頫(1254-1322)书、贾仁(?-1331尚在世)篆额;碑阴文字由胡长孺(1240-1314)撰、鲜于枢(1246-1302)书。

碑阳,撰、书、篆额之人题名

碑阳的内容,由张伯淳撰写,先是记述了大殿重建的经过,随后笔锋一转,借重建大殿申劝学之意。其言曰,读书学习需稳扎稳打,绝不能像几年前那样,为求工程进度而囫囵吞枣地糊弄其事,唯有像这次重建大殿一样,坚实牢固,才是为学之道。

碑阳,细节

碑阴作为碑阳的补充,除了叙述重建之事外,还将参与此次重建的人员名单,以出资(输材)情况为序,一一列出,以为表彰。

此碑内容完整保留到了今天,也让我们有幸见到,当年到底有哪些士绅慷慨解囊,促成了这次大成殿的重建。

碑阴

此碑为青石质,距今已有725年历史,如今碑首、蚨座久已不存,唯碑身基本完好。当年的萧山县学(孔庙),后成为湘湖师范学校,今天则为湘师实验小学之校园。

此碑在萧山文化教育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于1984年5月确立为萧山县文保单位。1987年从原址移至校园西南角,并在其上建“赵碑亭”加以保护。2009年4月,此碑又升格为杭州市文保单位。

碑亭

当然,此碑之所以珍贵,历史价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碑阳的书写者——赵孟頫。

赵孟頫及朋友与碑刻

赵孟頫(1254-1322),本为赵宋皇族后裔。南宋被元攻灭后,赵孟頫因其特殊的身份,与出众的才华,游走于庙堂与江湖之间,但无论在官还是在野,始终怀有一种矛盾的心理。赵孟頫的楷书,被后人奉为至宝,但同样是楷书名家,赵孟頫的评价,却总是不及为国捐躯的颜真卿。

当然,仅就艺术而言,赵孟頫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画作如《鹊华秋色图》,书作如《吴兴赋》等,皆传世之神品。萧山县学,得享如此人物的墨宝,自然是无上的荣耀。

碑阳,赵孟頫书法

大德三年(1299)秋,萧山县学大殿落成,此时的赵孟頫、鲜于枢等人正在杭州,萧山(当时属绍兴)、杭州一江之隔,再加上参与此事者本就与赵孟頫、鲜于枢等有私交,因此,邀请二人挥毫之事,便水到渠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碑虽因赵孟頫而闻名,但别忘了,当时鲜于枢与赵孟頫既是好友,又是文化界的两座高峰,此碑集赵孟頫与鲜于枢的书法于一身,可谓是“双剑合璧”,至为难得。

碑阴,鲜于枢书法

不过可惜的是,一方面,此碑在刊刻的过程中,可能因工匠技艺的欠缺,赵孟頫书法的一些细节并未完整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存世的赵孟頫书法作品不少,故此碑至今没有如赵孟頫那样名满天下。

赵孟頫一生,孜孜以求的,或许是成为一名真正的隐士,但却始终无法超然物外。而由其书写的这一方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历经七百多年,仍低调而坚挺地伫立在校园里,或许是赵孟頫所乐于见到的吧!

位于湖州德清的赵孟頫墓

附: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

前翰林直学、奉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张伯淳撰

前集贤直学士、奉议大夫、太原路汾州知州赵孟頫书

朝列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贾仁篆额

县有学,学有大成殿,凡皆然,不特萧山也。萧山为邑,西瞰钱塘,东接千岩万壑之秀。宋绍兴间,建学文笔峰前,拓址恢规,自昔为诸邑最。弦诵声日相闻,名公钜卿,彬彬辈出。

皇元混一以来,士由学者咸给复,部使者往往能以宣明勉励为己任,以故饬弊植僵,视前弗替。当至元壬辰岁,廉访副使东平王公俣,既宏辟郡学,行有余力,重建斯学。时教谕山阴王酉焱,亦能营治如家,不日而成,当有纪其事者。惟殿之成欲速,不皇择木,曽未十稔,腐弗克支。

大徳戊戌,县尉大名王振麟伯、教谕天台陈处久徳可、四明陈适文卿,首议撤而新之,既而尹燕山王琛君寳来上,慨然谓宜,主簿太原王泰亨仲通与达鲁花赤可马刺丁咸是其议。顾力有不逮,会是秋副使拜降公、签司事王公焕循行至邑,奠谒已,诸君阖辞进曰:“殿不称学,不亟图之,将压焉。戾止藻芹,顾瞻若是,为士者,独无内愧乎?”二使者作而曰:“是余心也,若所言,犂然有当。”谋既佥同,于是邑令提其纲,尉相其役,教谕倾廪以经其始,诸生莫不输材荐力。起己亥岁夏四月,至秋八月告成,易腐木而坚,改旧观而新。民不知役,士无异论,奂然翼然,过者骇目洞心,于乎盛哉!

窃谓士君子之于学,患不固耳。思必精,辨必明,行必力,然后见诸日用而不悖。犹之农,卤莽灭裂而种,其报亦将卤莽灭裂。向使当时工善,度材官不计速效,殿虽历千载犹一日也。

钦惟制诏娄颁,崇尚孔子之道,有地治者,罔敢行其胸臆以壅皇泽,士何幸!然士所学何事?如徒切切然求以复其身,而其所以自立则惟苟且是务,殆与前所谓腐木者,奚以异?可不惧哉!

徳可于伯淳为中表,道其修建颠末为详;惟麟伯儒而通,见义有勇,故于是役宣力靡不至;文卿名家子,敏而好修心,惟身任蚤夜弗少懈。令佐皆知所本,故能底于成。然则岂偶然哉?衿佩来游,知其成之不易,而责效之不可以速。则在我者,必将求为可久之道。是岂施于缮修一事而已!

邑之官若士谓伯淳曾职太史氏,言或可信,后求文以垂不朽,因述所见闻云然,尚相与勉旃。德可昔尝有位于朝,介特可称云。

大德三年十月 日记

(本文作者据原碑及拓片整理,并标点分段)

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拓片。图源:名城杭州。

文物信息

【名称】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

【地址】杭州市萧山区湘师实验小学内

【保护级别】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立碑时间】元大德三年(1299)

【建议参观时长】1小时

【贴士】此碑位于校园内,校园对外开放时间可通过“浙里办”App(或支付宝“浙里办”小程序)查询。

远眺碑亭(照片右侧树下为碑亭)

全文完

参考资料

王松富《<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的研究》

方爱龙《元·赵孟頫等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碑》

《赵孟頫书萧山县学重建大成殿记》(浙江人美版)

0 阅读:0

文博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