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抗战时期我军的称呼,“八路军”这个番号到底从何而来?

紫语嫣然 2023-03-18 17:44:37

对于“八路军”这个称呼,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也很清楚这是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称呼。不过,要说到“八路军”这个番号的由来,恐怕就很少有人能够说的清楚了。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我党军队是如何从红军演变为“八路军”的。

“第八路军”本为粤军番号,“两广事变”后被撤销

“路军”也称“路”,原本是作战时的临时编组的战役、战术指挥层次,一般在战后即取消。不过,由于国民党军队派系众多,“编遣会议”引发了内战,没能完成整编工作,结果“路军”便被作为一级作战指挥层次保留了下来,相当于军或略大于军。

1926年7月,为了推动广东革命势力向北发展,终结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实现全国统一,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当时,负责留守后方的李济深虽然也派出了两个师和叶挺独立团参加北伐,但其在广东仍有相当的留守部队。

“宁汉合流”后,蒋介石于1928年1月重回总司令职位,之后开始着手解决军阀割据问题,并在2月份的“徐州会议”上将国民革命军编为四个集团军,分别由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率领,之后继续进行北伐,张作霖败退关外后被日本人炸死,随着张学良于同年末宣布易帜,北伐以胜利告终。

实际上,在奉军于1928年6月败退关外后,蒋介石便就已经开始着手削弱冯、阎、桂各派势力,他以减少军费负担、从事经济建设为借口,在同年8月的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上便作出了对全国军队进行“编遣”的决定。

1929年1月,经过数月准备后,国民编遣会议在南京召开,蒋介石有意通过“编遣”将军权收归中央,同时削弱地方军的编制,而扩大自己的实力。当然,冯、阎等人也不是傻子,他们看出了蒋介石的目的,结果就此引发了蒋唐战争、蒋冯战争、蒋桂战争、中原大战等内战。

陈济棠

在一系列内战期间,蒋介石逐渐对全国地方军队进行整编,其中以李济深部的粤军被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因总指挥李济深被囚禁,陈济棠出任总指挥。此后,陈济棠以广东为根基割据一方,后来又赶走省长陈铭枢,成了广东的南大王。

1936年,蒋介石决定趁着胡汉民去世的机会,解决两广割据问题,陈济棠则联合李宗仁、白崇禧发动“两广事变”举兵反蒋,失败之后其部队被蒋介石吞并,“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番号随即被撤销。

“西安事变”后内战缓解,“淞沪会战”后两党达成合作

1931年,“9·18”事变后面对日军侵华,出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长期围攻红军根据地。即便是后来日军不断扩大侵华规模,但蒋介石却始终没有放弃对红军的围剿。

1935年秋,红军经过长征后抵达陕北,而为了彻底剿灭我党军队,蒋介石于9月20日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并调东北军进入陕西和甘肃剿共。

同年11月,日本推动“华北自治”,我党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根据共产国际会议精神,将反蒋抗日方针改变为“逼蒋抗日”。

迫于内外压力,蒋介石虽然也决定调整内外政策,表示要保持领土主权的完整,并下令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国防建设,并改善与苏联的关系,但却仍然坚持要剿灭红军。甚至在“两广事变”后,将准备用来征讨两广的中央师北调,与剿共不利的东北军换防。

与此同时,负责在前线剿共的张学良,却与红军停战对峙,就抗战事宜进行磋商,并于1936年9月签订《抗日救国协定》。

1936年10月22日,鉴于张学良的态度,蒋介石由南京飞抵西安督战,严令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两人大吵一架。此后数日,两人围绕抗日还是进剿多次发生争执。

12月2日,张学良飞抵洛阳会见蒋介石,以部下不稳、难以支撑为由,请蒋介石前往训话。4日,蒋介石再度前往西安。

7日,张学良前往清华池再度苦谏,仍被拒绝。

10日,蒋介石正式通过发动第六次“围剿”计划,决定于12日宣布动员令。

11日晚,蒋介石邀请张学良、杨虎城和蒋鼎文、陈诚、朱绍良等参加晚宴,宣读了任命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等换将的任命书,正式决定由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剿共。

同日夜,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

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前往清华池抓住蒋介石,并扣留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人,随后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西安事变”后,在各方的斡旋下,蒋介石最终对张学良当面承诺放弃内战,国共双方经过多轮磋商后,也于12月24日初步达成了停止内战、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协议。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于12月26日回到南京,但旋即便将张学良扣押,杨虎城也于次年1月被撤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我党于次日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号召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15日,我党又提出《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宣布红军愿意皆受改编。

8月,“淞沪会战”爆发,由于日军直接威胁到了国民党统治腹地,蒋介石急欲调红军开赴前线,两党第二次合作的谈判这才取得重大突破,并最终在南京国防会议期间,达成了最后的合作协议。

从“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到“第十八集团军”

“淞沪会战”爆发后,双方最终达成了将在陕甘地区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在国民党统治区若干城市设立八路军办事处和出版《新华日报》等一系列合作协议。

实际上,蒋介石之所以选择“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个番号给红军,也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那就是希望红军也像李济深、陈济棠那样,能够为他所控制,为他所用。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原本“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番号分别是第五十九师、第六十二师、第六十三师,但在对红军进行改编时,却将曾经原本隶属于东北军的一一五师、第一二零师和第一二九师三个番号给了红军。

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当初蒋介石有意调东北军参与围剿红军,等于变相在削弱东北军的力量,而这三个师在战斗中却是损兵折将、屡战屡败。后来,东北军被缩编,原本的17个步兵师被整编为了10个,其中115、120、129师都因此被撤销番号。于是,在对红军进行改编时,何应钦便又将这三个番号给了红军。

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因抗战需要,决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统一改称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

虽然当时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还不到一个月时间,但由于这次改编影响太大,且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接受,因此除了在对外交往和发布作战命令时自称称第十八集团军之外,绝大多数场合仍以“八路军”自称,就连日军也很少提到第十八集团军这个番号。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