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与刘邦不仅是同乡,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人,更是自幼交好。刘邦称帝建国后,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刘邦平定叛乱后,卢绾虽然功劳不够显赫,但刘邦还是册立其为燕王。然而,自幼交好的两人,最终却是反目成仇,这又是为什么呢?
燕王臧荼谋反被杀,刘邦册立卢绾为王臧荼本是战国末期燕国旧将,秦末天下大乱时,陈胜派武臣经略赵地,后武臣自立为王,在稳定赵地后,武臣又派韩广安抚燕地,结果韩广也占据燕地自立为王,臧荼于是便前去投奔,成为了韩广麾下将领。
“巨鹿之战”时,燕王韩广派臧荼率兵救赵,臧荼后率燕军随项羽西入关中,并被项羽分封为燕王,而韩广则被改封为辽东王。韩广对此极为不满,拒绝前往辽东,臧荼遂起兵攻杀韩广,吞并辽东。
后来,韩信平定齐地,在李左车的建议下派使者前往燕地,臧荼便又转投了刘邦。汉五年(前202年),刘邦称帝建国后,虽然保留了臧荼的封号和封地,但他这种频繁改换门庭,且公然攻杀旧主的做法,显然令人所不齿。后来,刘邦清剿那些没有投降的项羽旧部,臧荼心惊胆战之下起兵造反,但转瞬便被刘邦带兵剿灭。
燕王臧荼兵败被杀后,刘邦对于如何处置燕地却犯了难。由于燕地距离汉朝的统治中心太远,中间又隔着赵国、梁国等诸侯国,很难将其直接纳入中央朝廷的统治,只好重新分封一位诸侯王统辖其地,震慑当地贵族。
那么,又该封谁为王呢?刘邦在功臣中选来选去,最终选定了自幼与自己交好的卢绾。
卢绾与刘邦乃是同乡,两家不仅是世交,刘邦和卢绾更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自幼关系便极为亲密,不仅是从小玩到大的玩伴,而且卢绾从幼年时便始终以刘邦马首是瞻。
刘邦沛县起兵后,卢绾便始终跟随在刘邦身边,虽然战功不如曹参等人,但论宠信程度却首屈一指。刘邦称帝之后,其他人碍于君臣有别难以出入皇宫,唯独卢绾可以自由出入,刘邦对其的宠信可见一斑。
刘邦重新设立燕国,虽然是无奈之下的选择,但也不想这个诸侯国再脱离朝廷掌控,因而便想着凭借两人一直以来的亲密关系,使得燕国更加亲近中央朝廷。
此外,刘邦封卢绾为王,其实还有另外一层考虑,那就是论军功卢绾并不显著,他做诸侯王很难服众,而卢绾只要想坐稳诸侯王这个位置,就必须仰仗中央朝廷的权威,刘邦则可以借此对燕地实行间接掌控。
卢绾为自保养匪自重,失去信任两人最终反目虽然自燕王臧荼起兵反叛和韩王信投降匈奴后,西汉中央政权与地方诸侯之间的矛盾便开始不断加深,但由于卢绾与刘邦关系紧密,燕国始终对刘邦忠心耿耿,直到陈豨叛乱的爆发。
汉十年(前197年),赵相陈豨发动叛乱,由于当时陈豨独掌赵代两国精兵,这次叛乱规模空前,刘邦不得不再度亲自率兵出征北上,卢绾则奉命自东北攻打陈豨,此时的卢绾非但没有反叛之心,攻打叛军甚至还十分卖力,在得知陈豨向匈奴求援后,甚至派出使者张胜出使匈奴,希望断绝陈豨援兵。
然而,张胜出使匈奴之后,恰好遇到了当时在匈奴流亡的前燕王臧荼之子臧衍。臧衍对张胜说道,“陈豨如果被消灭了,那么下一个就轮到燕国了,您和您的主上马上也会成为别人的俎上鱼肉”,并劝说张胜应该养匪自重,只有如此才能保证燕国长存。张胜认为臧衍说的有理,于是暗中联络匈奴援助陈豨。
在发现张胜的诡异行为后,卢绾最初甚至还上书请求刘邦诛灭张胜全族,可见此时的卢绾仍然没有任何异心。然而,随着张胜返回燕地,向卢绾转述了臧衍的那套说法,卢绾内心这才泛起滔天波澜。
如果说燕王臧荼和韩王信乃是因为谋反被杀,那么淮阴侯韩信被吕后诱杀,赵王张敖被废,梁王彭越因不服调遣先废后杀,显然暴露出了中央政权与地方诸侯之间的巨大矛盾,卢绾为求自保,不得不慎重考虑张胜的建议。
虽说刘邦对卢绾宠信有加,但为了国家的稳定,谁敢保证刘邦不会对他卢绾下手。而当时代国、赵国皆名存实亡,燕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北方牵制陈豨叛军的最后诸侯力量,因此养匪自重,确实是一条极佳的自保计策。
想通了这一点,卢绾一面上书朝廷为张胜开脱,一方面派人联系陈豨,让陈豨率军逃窜至燕地附近,进而造成双方“连兵勿决”的假象。
后来,陈豨的降将把此事告诉了刘邦,刘邦起初也并不相信卢绾会造反,因此派人召见卢绾。然而,卢绾面对刘邦的召见又哪里敢去,只得称病推脱。刘邦这才有所怀疑,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彻查。
审食其与赵尧本想从卢绾府中下人着手调查,吓的卢绾连忙闭门谢客,并对手下亲信说刘邦和吕后想要除掉自己,却没想到这段话传到了刘邦耳中。之后,刘邦又从匈奴降将口中得知了卢绾反叛的确切消息,这才于汉十二年(前195年)二月派樊哙率兵攻打燕国,并下诏赦免燕国官民,即便是和卢绾一起叛逃者,只要愿意回归也都予以赦免。
卢绾眼见刘邦还念旧情,便想带家人入京请罪,然而最终等来的却是刘邦去世的消息,卢绾知道自己再也没有了解释的机会,这才带着家人和亲信逃亡匈奴,被匈奴封为胡庐王,最终于次年死于匈奴,终年63岁。
如上所述,卢绾的背叛源自于诸侯王与中央朝廷之间矛盾重重的大背景,再加上异姓诸侯的接连被杀被废,他这才有了自保之意。然而,一旦双方生了异心,便只会越走越远、裂痕越来越大,最终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局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