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如何把易武茶炒起来的

慕慕茶 2024-03-08 02:15:41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喝普洱茶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普洱茶江湖,说起普洱茶江湖,一定绕不开易武!”

破旧的茶马古道依稀可见易武贡茶的兴衰荣辱。

易武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东北部,北连江城县东与老挝接壤,明清时期至解放初期归普思府(今普洱地区)管辖。 从明代起易武茶就受皇室青睐作为贡品进贡,在清代易武每年须进贡茶上百担。易武大规模种茶是从清朝初年开始的,改土归流让土司失去统治力,也大量失去了种茶的劳动力,为了完成进贡任务,招收大批石屏人迁入易武,在易武辟茶园,建茶号(庄)进行茶叶种植加工,到现在,易武镇、麻黑、落水洞的村民,大都说的是云南红河州石屏方言。大约在乾隆初年,易武人为了使茶叶更易于运输,便将散茶经过蒸压定型做成饼状。

1845年,普洱府为了方便贡茶的运输,用官银修了一条宽六尺长240公里的石板道,从易武一直铺到普洱,此道至今在易武及附近的茶山仍可看到。道路修通后,每年进六大茶山采茶的人达10多万,易武更是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易武建成 12条街道,住有居民近万人。

易武茶曾经绽放过历史的荣光,云南最大的茶号诞生地。

勐腊县象明磨者河永安桥

位于勐腊象明镇磨者河上的永安桥碑记描述了清道光年间的情景:“云南迤南之利,首在茶。” 由于茶叶产业的发展,茶商们在古六大茶山茶区内陆续开设了茶庄, 清光绪年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易武主要茶庄除了同庆号外,还有同兴号、乾利真宋聘号、福元昌、同昌号、同泰昌、迎春号、庆春号、守兴昌、车顺号、元泰丰、君利洋、中和祥、庆丰号等十四家。

由于刘葵光的苦心经营,同庆号在1900年以后逐步步入辉煌,并跻身于云南茶界之首,1915年之后,其实力和规模已经超过易武其他茶庄,成为云南最大的茶号,茶叶主销日本、韩国、南洋一带及我国港台地区,颇受好评。

易武普洱茶重启复兴之路,宜兴紫砂壶在台湾功不可没。

易武茶业的衰落始因抗日战争爆发,通往国外的商路被阻断,茶叶无法外销,致使产量大减、茶农撤走、茶号减少,再加上遇上时疫,更让当地茶商雪上加霜。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通过紫砂壶带动了普洱茶在台湾地区异常火热。

上世纪80年代,称为亚洲四小龙的中国台湾,经济发达,人民富足,台湾茶人除了对茶很讲究,对茶壶也非常在意,一把雅致精美的手工宜兴紫砂壶,成为很多台湾茶人梦寐以求的器具,狂热的需求,高额的利润(高达10倍),带火了香港—台湾海上走私通道。由于紫砂壶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船员为了塞满船舱,经常会带一些私货,普洱茶就是其中之一,会一同出售给台湾商人,刚开始普洱茶价格便宜,深受收入低的底层人物欢迎,茶店里走的是中低端路线,由于没有进入高端茶客视野,普洱茶登不了大雅之堂,当地人称“臭浦茶”,从名字也看得出,台湾茶人一开始并不喜欢这个味道。

一段时间后,去买壶的人经常被茶老板告知:“你不喝这个茶也可以,这个茶主要是用来养壶的。你看这汤色多浓稠,很耐泡,一斤茶可以顶10斤乌龙茶,省钱,泡出来的茶水用去浇花,茶渣当肥料……你买一把壶,我送你几片茶。”就这样连哄带骗的方式打开了台湾高端茶叶市场,很多常年喝高山乌龙的茶人,肠胃受不了,抱着尝试的心态开始接触普洱茶,没想到慢慢发现的普洱茶美妙所在,逐渐开始追求号级茶、印级茶,普洱茶的价格也随之一路高涨。特别是一些号级茶,诸如“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等用料基本都来自易武,更是台湾茶人对易武茶另眼相看、倍加青睐。

台湾人追根溯源开辟易武茶的复兴之路。

台湾茶联会前会长吕礼臻

1993年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普洱召开,全世界茶友人聚集到一起,台湾茶人也第一次来到梦寐以求的地方。1994年8月22日,台湾茶联会前会长吕礼臻带着几个工作人员来到云南,找一个叫“易武”的地方。

“什么是易武?”

“易武是一个地名。”

“我没听过。”

地陪的反应让吕礼臻很意外。吕礼臻回忆,觉得好笑,可当时,地陪更觉得惊奇,这么小的地方,台湾人又是怎么知道的?现在但凡喝普洱茶的人,没有不知道易武的,这里出产的普洱七子茶饼极富盛名。吕礼臻没有想到的,当时他对茶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一心想要改变易武茶叶生产落后状况的举动,掀起了之后多年的普洱茶价格大战。

在吕礼臻亲自指导和监制下。1995年用易武野放大树茶为原料的“真淳雅号”开始生产,因为采摘时大小树混在一起,很多鲜叶都被退了,只有十多公斤成品带到台湾,因为是实验品,工艺无法保证,也没有流传。直到1996年工艺成熟了、鲜叶采摘也过关了,一共做了3吨,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易武地区最大规模的大树料普洱茶,1997年又做了3吨,总共6吨茶。就是这6吨茶,成为了易武茶复兴时代的先锋,也为普洱茶界易武茶树立标杆式的口感,从此引领普洱茶行业纵深发展。

96真淳雅号

不管是吕礼臻“96真淳雅号”、邓时海“云海圆茶”还是大名鼎鼎的“99绿大树”,对易武普洱茶的崛起和名声大震,都跟台湾茶人有着千万缕的关系,而且从90年代中期到00年初,台湾茶人也有着绝对的普洱茶话语权。

99绿大树

20多年前易武普洱茶江湖最大的明星产品“99易昌号”。

99易昌号

90年代末期,随着台湾普洱茶市的崩盘,易武茶再次陷入无人问津的田地。这时一个20岁出头,大渡岗茶厂的下海职工,邹寿元和陈世怀(大渡岗茶厂销售科长)有了在易武开厂的打算。陈世怀曾多次去香港推销大渡岗绿茶,与当地茶商相知后,发现绿茶根本卖不动,有茶商说过去的号级茶都是易武的料子,你去做来试试。就这样,1999年,在破旧的易武茶厂里,用一台压茶机、一台沱茶机、两口烧水蒸茶的锅,做了近50吨“99易昌号”,因为都没有做普洱茶经验,一边学习一边生产,甚至压茶布袋都是自己做的,技术不熟练,导致压茶饼面大小不一,有松有紧,克重也没有统一,有的沱茶沱心都是歪的,厚薄也不一致。

可就是这一批实验品茶,成为了今天山头古树茶的鼻祖。为什么可以肯定是古树?因为那个年代散放的古树茶,收价要比台地茶低很多,当时有个龙生茶厂需要绿茶原料,要求原料必须是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符合这个标准的只有台地茶,据邹寿元回忆当年收易武古树茶毛料就是5到6元一公斤,而台地茶收价10元以上,阴差阳错、机缘巧合,铸就这传奇的“99易昌号”,现在随便找一片都在万元以上。

写到最后:百年来,普洱江湖风云变幻。可以说,易武的兴衰荣辱一直紧紧与古六大茶山血脉相连着。那些散落在易武镇各处、兴盛一时的老字号茶庄,几乎占尽了整个普洱茶的荣光,成为了这段普洱茶风云历史的缔造者和见证者。如今易武普洱茶已经走向复兴,易武普洱随着滚滚的历史车轮,走过了人事的变迁,市场上仅流通极少数的老字号圆茶,那些老字号仅有少部分由后人重新擦亮了招牌。易武茶山也恢复往日的辉煌,铜箐河、百花潭、曼秀、茶王树、刮风寨等后起之秀成为现代茶人追求的高货。

普洱茶江湖上,易武不出,谁与争锋!

0 阅读:0

慕慕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