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肿瘤复发、转移的好帮手
在临床上,恶性肿瘤患者经过系统的抗肿瘤治疗以后,相关的临床症状、体征可以获得明显的缓解,甚至是完全消失。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治疗不是到此就结束了,可以马放南山高枕无忧了。临床上,对于这部分患者,还是需要在专业医生、康复指导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持续治疗。与之同时,还要强调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保证常规的饮食均衡状态,尤其是对于部分生活习惯的培养,精神状态的关注上尤为注意,如不抽烟、少喝酒、经常参与运动和体育锻炼,加强自身免疫力提高的训练,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于这些措施的实施,都是减少肿瘤复发、转移风险的重要因素。
运动与体育锻炼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是促进肿瘤患者身体康复,减少肿瘤复发、转移发生风险的重要手段。对肿瘤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运动指导,尤其是临床治愈后的体育运动,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太极、舞蹈等劳逸结合、动静结合的运动。可以很好的改善肿瘤患者的身体、体质状态,通过运用、掌握最佳的运动负荷量,坚持实施有氧锻炼,可以很好的促进患者全身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抗病能力,调节和改善胰岛素、葡萄糖代谢,改善体脂变化和代谢失调,调节脂代谢,性激素水平,降低全身炎症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和调节肿瘤的微环境等,这些措施均可以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发生风险。
治疗已病的同时还有监控未病的发展
肿瘤患者在临床随诊的过程中,所谓的关注点还真的是很多,这其中,不只是包括对恶性肿瘤疾病的关注,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的则是那些在临床上具有进一步发生风险的疾病。在这其中,尤其需要关注那些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发生,或者是与肿瘤发生、发展直接相关的部分慢性疾病、癌前病变病等。毕竟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肿瘤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实施了较长时间的抗肿瘤治疗,会较大程度的影响、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患者身体局部,或者是全身的疾病防控能力,此时给予必要的、积极有效的观察、干预和治疗都是具有意义的。
在疾病的观察过程中,还需要关注那些与肿瘤发生直接相关的一些疾病,或者是在肿瘤原发病灶、转移灶周边,是否具有新的肿物、结节、破溃、皮肤损害等情况,以及是否有区别于以往改变的新的临床症状,如疼痛、瘙痒、皮疹等情况。对于那些在随诊的过程中出现了全身性变化,如逐渐加重的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贫血等表现的,则需要在临床上给予他们足够的重视。